道橋高職本科文獻檢索課程教學與實踐
時間:2022-04-24 15:46:36
導語:道橋高職本科文獻檢索課程教學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道橋高職本科文獻檢索課程以“項目+實操”為導向開展教學實踐,在內容設置、具體實施、考核方式、教學團隊等方面進行合理優化調整,使學生在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方面的技能得以有效提升。
[關鍵詞]高職本科;文獻檢索;項目實操
一、引言
隨著教育部2021年《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的發布,高職本科人才培養的全面推行已勢在必行。傳統的高職人才培養以三年制、五年一貫制等專科為主,本科層次的培養大多處于試點、試行階段。浙江省四年制高職(本科)試點培養始于2015年,由獲批試點四年制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聯合培養,生源從中職學校相關專業大類里通過單考單招的形式選拔優秀學生進入試點高職院校學習,四年學習合格后獲得合作本科院校畢業證與學士學位證書。根據教育部2020年《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要求對本科畢業論文進行抽檢,四年制高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高、求知欲強,但他們高中階段知識基礎相對普高生薄弱些,學習資料收集、畢業論文(設計)撰寫等能力需要加強,通過文獻檢索類課程提升學生此方面的能力,為順利畢業及日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科技文獻檢索課程授課現狀
我校四年制高職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試點專業既是全省16個試點專業之一,又是道橋類唯一的試點專業,自2016年起聯合了本科院校每年共同培養2個班級50名學生。道橋高職本科科技文獻檢索課程屬于專業拓展課,一般在大一第一學期授課。經過近幾年的教學,發現本課程存在以下問題:
(一)授課模式
傳統的文獻檢索課主要局限于教師課堂教學,一般以理論授課為主,而課程性質大多定位于選修、考查、拓展類,因此課時不多。由于課程的知識內容較多,目前的課程僅有16學時,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好放棄部分知識點,偏重于講而忽視了學生的學。而本課程實際上是一門技能型課程,對實踐操作要求較高,既要理解文獻檢索的基本理論,又要掌握各類文獻的檢索方法,并能開展中英文檢索,學會論文撰寫的一些基本方法,傳統授課模式很難完成上述教學能力要求。
(二)學生方面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這門課程偏重于文獻檢索理論學習,與專業內容相關性不強,學習目的性不明確,缺少公路工程文獻檢索在課程中的應用,也沒有認識到本課程學習的必要性。由于生源為中職生,在英語方面的知識有些欠缺,在外文文獻方面的檢索面臨較多困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課堂實踐操作時間不足,對于工程文獻檢索的興趣不夠,造成課程學習效果總體欠佳。
(三)教師方面
文獻檢索課程授課教師主要來自圖書館員,在文獻檢索理論與實踐方面經驗豐富,但缺少公路工程專業學科背景,因此在授課時理論聯系公路工程應用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形成道橋專業課程教師教學參與,造成本課程偏重于理論傳授而工程應用知識不足的現狀。
(四)課程考核方面
本課程傳統的考核方法采用平時表現30%+試卷筆試70%,由于學生上課時實踐練習較少,平時表現成績以考勤、紀律、作業為主,而筆試則以卷面成績體現,沒有充分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對學習效果起不到有效檢驗的目的。
針對課程存在的上述問題,采用課堂學習項目化[1]與課程實踐操作[2]相結合的“項目+實操”教學方法,通過課程內容設置調整、教學具體實施、課程考核方式優化、教學團隊重組等措施開展教學實踐,使學生在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的科技文獻檢索認知方面掌握一定的知識[3],為將來參加工作打好基礎。
(一)課程內容設置調整
在課程內容方面[4],考慮本課程只有16學時的前提下,將傳統的理論知識進行精簡,以適合道橋工程文獻應用為導向,合理提高學生實操課時比例,將16個學時8次授課內容調整為8個學習項目與相應的現場實操,取消傳統的1次課程期終考核,融項目學習與現場實操于一體,即每次課均要完成一個學習項目任務,同步提交實操成果,詳見表1。這8個項目都要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學校內網完成課程教學,故教學場所最好安排在電腦房,便于課程教學實操。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公路工程科技文獻檢索的專業檢索能力,熟悉常用科技文獻檢索工具的使用,能檢索相關中英文專業文獻資料,具備科技論文的基本書寫能力。
(二)教學具體實施
根據課程所設的8個項目+實操安排,合理進行教學實施。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與合作能力,按3~5人為單位分組,每組推選一名學生作為組長,在實踐過程中,既注重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要培養全組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的項目1“圖書館與信息素養”是學習基本知識后,由各組選定某個專業方向,使用圖書館的文獻管理系統進行館藏資源的檢索,通過簡單檢索、組合檢索、題名檢索、作者檢索、分類引導檢索等方式查詢所需的紙質文獻并得到索取號,通過索取號完成在圖書館書架上借閱圖書、期刊等紙質文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親自體驗利用圖書館的過程,達到學習的目的。在項目2文獻信息源部分,學習文獻信息源與其各種基本形式,了解特點,通過自建的電子交通特色資源與紙質交通特藏資料查閱,更好地理解文獻信息的載體形態、出版形態和結構層次,由各組選定道橋工程某一專業方向,梳理出如何獲取交通類圖書、期刊、科技報告、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等各種出版形態的文獻,以及如何辨別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從項目3開始重點開展數字資源的檢索,項目3與項目4主要借助數據庫來檢索文獻,通過道橋工程文獻檢索實操,由淺入深地掌握數據庫使用的各種方法,學會按不同的需要選擇數據庫,并設置不同的檢索條件,檢索到所需的工程文獻。以中國知網CNKI為例,知網數據庫包含了許多全文數據庫,包括中國期刊、碩士博士論文、重要會議論文集、重要報紙等,指導學生進入數據庫,根據需求選擇“跨庫檢索”或“單庫檢索”,它們分別都提供快速檢索、高級檢索、專業檢索、一框式檢索等。分2次實操來檢索不同難度的交通運輸與土木工程等學科下的道路、橋梁、隧道建設等文獻,從而實現快速高效查閱到各類專業文獻資料的目標,在此過程中,將抽象的布爾邏輯檢索、截詞檢索等檢索技術變成實用而易理解的知識,便于學生掌握使用。對于道橋專業的學生來說,掌握專業領域專利文獻、標準文獻等特種文獻的檢索尤為重要,需要著重教授并進行實操。在知網等數據庫平臺還提供了各類知識平臺,如知網研學、中國優秀大學生畢業論文共享平臺、大數據平臺、協同研究平臺、在線教學服務平臺、科研項目申報信息庫等,這些知識平臺由數據庫逐步拓展開發的,是傳統數據庫文獻檢索基礎上的有效補充,項目5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自主檢索感興趣的道橋工程相關知識內容,如察看與自身學科相近的優秀大學生畢業論文,學習他人的寫作方式等。英文文獻檢索能力是學生較為薄弱的,受限于英文水平的高低,在英文文獻檢索方面明顯吃力,這時就要將項目6與項目7結合起來學習。網絡信息是屬于開放式信息來源,常用的有百度搜索、搜狗搜索等,需要學生掌握這些搜索引擎的應用技巧,在英文檢索時,學生可以使用免費的互聯網在線翻譯功能進行中英互譯,再借助一些語言工具書,對重點詞語進行專業性修正后,實現英文文獻檢索。學生使用百度搜索等查找道橋工程資料時,按教師要求對搜索到的信息資料進行篩選使用,從而獲取有用的文獻資料。項目8道橋工程科技論文書寫綜合應用是本課程的一個綜合運用項目,需要將前面的7個項目實操中掌握的各項技能融匯使用,從而完成道橋工程科技論文的格式示例書寫。要求學生初擬一個虛擬的論文標題,對標題進行檢索文獻,參照文獻格式初步確定論文大綱,按中英文摘要、關鍵詞、內容章節設置、中英文參考文獻形成論文骨架,初步掌握大學生畢業論文的書寫要求,這為將來寫好畢業論文做好鋪墊。
(三)課程考核方式合理優化
課程的考核方式以8個項目實操成果為重點,取消試卷筆試考核,根據分組學習與實操應用的特點,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合理調整,突出技能實操能力考核,注重理論聯系實踐的應用技能。形成個人、小組、教師的三級互動考核方式,成績考核比例分配中,個人自評占比為20%,小組評價占比為30%,教師評價占比為50%,8個項目的滿分值除項目8為30分以外,其余項目均為10分,總分值為100,考核方式與成績比例見表2,在這張計算表中,每位學生的個人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項目成績的總分與各部分得分一目了然,最后計算出的合計成績由各部分綜合得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完成每個項目成績分數考核后,定期公布項目成績,便于學生自查成績。以這種更為合理的三級考核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充分體現了實操在項目中的重要作用,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為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檢索技能情況,便于在實踐中動態調整教學實施策略。
(四)教學團隊重組
針對目前以圖書館員為主的課程授課,教師缺少道橋專業學科知識的問題,應組合成立課程教學團隊,組建由圖書館員與道橋專業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在這個團隊中,授課教師仍以圖書館員為核心,專業教師為輔,同時將圖書館員列入道橋高職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小組中,按課程授課需要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一方面可使圖書館員了解畢業班學生在畢業論文書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又可由專業教師歸納提出論文書寫時常見問題,從而使文獻檢索課程教學時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此外,圖書館員跟隨道橋專業教師一起指導畢業論文過程中,也可以補充自身的道橋專業知識,有利于文獻檢索課教學。
四、結語
通過科技文獻檢索課程“項目+實操”教學實踐,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對成績量化更加準確合理,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文獻檢索與論文書寫技能得以有效提升。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探索與完善,持續提升本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德云,李大莉,任艷霞,等.文獻檢索課項目化教學法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8,31(2).
[2]董丹.生物專業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課程教學改革[J].輕工科技,2020,36(9).
[3]周鑫.文獻檢索課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間接效應[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7,26(4).
[4]趙益維,杜延慶,霍黎.“文獻檢索”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2020(4).
作者:俞小蕓 單位: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微課在計算機教學的運用意義
- 下一篇: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