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魯迅中學紅旗團委申報材料

時間:2022-05-17 09:47:00

導語:海南魯迅中學紅旗團委申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海南魯迅中學紅旗團委申報材料

自2005年我擔任海南魯迅中學團委書記以來,身感責任重大,工作一年多以來,在團市委、團省委的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我立足崗位,以海南魯迅中學的實際教學教育工作出發,圍繞學校工作中心獨立開展創新工作,在校內外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創建情況:

1、目標導航:

為發揚團員、青年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我校一直把優化青年教師隊伍、培養團員團干作為一項主要任務來抓。經我校黨政團討論決定,由學校校長助理主抓此事,委派學校團委書記擔任學習先鋒,將語文綜合教研組作為創建共青團號工作的火車頭,以點帶面,大力開展活動,發揚熱愛學習,,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的精神。使青年、團員真正成為其他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榜樣,全面發揮團員青年的重要作用,推進素質教育。

2、計劃先行:

為了使創建工作有序發展,我們在年初制訂了學期工作計劃,在計劃中明確提出了把學生素質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文明守紀,團結友愛,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勤奮好學,刻苦努力任務,爭做全面發展的新人的明確任務。先后制訂了創建共青團組織機構、規章制度,工作計劃和措施。并抓緊兩大突破口的工作,一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的層層推進,一是團員意識的不斷增強,讓學生認識團組織,了解團組織,熱愛團組織。我校團青比例比較大,從建校以來,雖然我校團員人數在不斷增加,但仍數很少,團青比例只有63.5%,離目標依舊很遠。要壯大我們的團員隊伍,不光是數量上去,重要的是學生的素質有沒有跟上,所以,培養學生的品行習慣,是基礎,是關鍵;學生有了良好的品行習慣,才可能向先進團體靠攏。再來就是增強團員意識,擴大團知識的普及,強調團的重要性。只有從最根本的來抓,才有可能讓實際的工作做好。

二、主要事跡

1•迅速組建校學生、少先大隊并發動組織全校學生配合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

學生會、少先大隊干部參與校內值勤工作。定期組織學生會干部與少先隊干部開會學習,對學生進行德育道德教育,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綜合能力,又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作出了學生自己的一份貢獻。

2•校團委“堅持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積極開展各項團隊活動

三亞市第十五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的組織協調工作。本屆運動會選在我校舉行,既是我校的榮幸,也是極好的一次展示我校師生精神面貌的機會,校團委積極組織本校團員學生及學生會同學參加本次運動會各項工作,如儀仗隊、青年志愿者、清衛對等,整個運動會工作圓滿完成,得到市領導、校領導的好評;組織學校的大型晚會,如慶國慶晚會,元旦晚會、六一晚會。配合學校創建“安全文明生態”學校的工作,檢查督察各班各宿舍的安全、衛生、紀律,多次發動學生清理校園的衛生,為迎接省市各級領導的檢查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今年12月份印尼等南亞國家遭受特大海嘯襲擊,造成大量人民傷亡及物資損失,數十萬人無家可歸,面對嚴峻災情,我校師生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主義精神,為災區捐贈人民幣10545.50元,為全人類抗擊自然災害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團委也出色地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獻愛心”活動。

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教育是學校共青團工作的一項根本性支柱。以開展紀念五•四學習“五•四運動”為主題的愛國思想教育活動、新團員在魯迅塑像下入團宣誓儀式;愛國主義教育軍事夏令營活動、人與自然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全國演講比賽等,以了解“西沙海戰”戰斗故事為主題的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活動,讓學生回顧革命歷史,繼承革命傳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成立了“魯迅之聲”廣播站,內容豐富,有“早安魯中”、“半點新聞”、“快樂校園”等節目,既讓學生了解國內外新聞事件,又使學生身心愉悅;同時把學生來稿與量化結合在一起,既增加學生來稿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在文學修養方面得到鍛煉。團委還組織教師、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各項比,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海南省新課程改革教學成果作品展,我校教師、學生均取得二、三等獎的好成績;在市教育局和市國稅局舉辦的“我心中的稅收”演講比賽中我校高一學生吳倩和小學四年級學生張貝兒分別取得二、三等獎的好成績。在第七屆三亞市中小學校園文化藝術節比賽中,我校在音樂和美術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時高一學生,團委副書記學生會主席陳海婷代表三亞市民辦學校參加了海南省學生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并作為代表團團長一職,為學校爭得很大榮譽。2005年11月25日,海南魯迅中學黨支部組織團委、學生會及部分優秀團員到三亞市孤兒院慰問孤兒。參加本次活動的黨員教師5人,學生16人,自籌資金600百余元,并購買水果、兒童讀物、營養品和小玩具等慰問品。通過這次活動,參與者都受到了一次生動的教育,返校后,大家都有很多的感受,并把這些感受寫了下來,還利用校刊把這些文章刊登出來,讓更多的同學來從中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