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救助預案
時間:2022-05-31 04:44:00
導語:自然災害救助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制定目的
為健全全鄉救災工作的管理機制,提高快速反應和緊急救助的能力,推進救災工作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確保鄉政府和有關部門在我鄉發生重大、特大突發性自然災害時高效、快速、有序地做好抗災、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減輕或避免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二、工作原則
1、統一領導、部門配合
鄉政府統一領導全鄉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工作,參與救災應急工作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劃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同行動、密切配合。
2、以人為本、減少災害
及時地幫助受災群眾解決衣、食、住、醫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困難,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危害。
3、自救為主、救濟為輔
依靠群眾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公益性社會團體的作用,大力開展自救互助和社會捐助,政府重點救濟災區無自助能力、自救能力弱和遭受重災的群眾。
三、基本情況
全鄉共有7個行政村,自然村24個,農村住戶有1400戶,人口有5500人,房屋有1500多棟,大多是磚木結構,全鄉耕地面積716畝,主要以山地為主,種植以水稻為主,還有菊花、玉米等。全鄉有五保戶51戶,低保戶254戶,享受低保人數658人,優撫對象31人。**小學一所,村小2所,總共學生數200多人。,轄內有一條河流經過。
四、適用范圍
l、適用的災害種類
本鄉境內發生的洪澇災害、干旱、暴雪(雨)、雷電、大風、冰雹、霜凍、寒潮、低溫、高溫等氣象災害,地震等地質災害、農業生物災害以及其他異常自然現象造成的災害。
2、適用的工作范圍
自然災害發生前的預報警告,自然災害將要發生或自然災害突發時受威脅和受災人員轉移后的臨時安置和管理,災害發生后對受災人員衣、食、住、醫等方面基本生活的救助,災后的生產恢復,倒塌房屋重建,因災損壞的水利、交通工程和學校校舍、衛生院等公共設施的修復以及其他相關工作。
五、啟動條件
①一次自然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本預案。
A、因災緊急轉移安置群眾3000人以上:
B、因災飲水困難人口1000人以上;
C、因災倒塌房屋2000間以上。
②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③鄉政府決定的其他事項
3、組織指揮機構及職責
①人員組成
鄉政府設立救災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全鄉的救災應急工作,鄉生產救災工作指揮部由鄉政府分管救災的副鄉長任總指揮,鄉政府辦公室主任任副指揮,鄉民政辦主任、農業綜合服務站負責人,鄉衛生院院長,鄉中心學校校長,派出所干警、財政所長、鄉國土資源所所長,交管站站長,農村經濟與統計服務站站長,信用社主任。
②主要職責
A、組織指揮協調全鄉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工作;
B、研究決定重大、特別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意見;
C、貫徹落實省、市、縣對我鄉重大、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應急處置的指示;
D、向縣報告我鄉重大、特別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情況;
E、承擔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⑧各成員單位職責
A鄉黨政辦公室:負責協調對外(上)聯絡接待工作和其他重要工作事宜。
B、鄉民政辦:統籌協調全鄉救災工作,提出救災資金、物資安排方案,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救災專項資金,并對救災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鄉政府提出自然災害處置的工作建議和意見,做好災情的預測、預報、核查、評估、上報工作,指導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安排和因災倒房恢復重建工作,指導協調救災捐贈工作,承擔鄉生產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工作。
C、農業綜合服務站:負責洪水預報和旱情監測預報、指導防汛、抗旱、搶險工作,指導督促災區修復水毀工程,參與洪、旱災情的核查、評估工作。負責農作物病蟲害和動物疾病防治工作,落實災區補種、改種農作物所需的種子,指揮災區生產自救,恢復農業生產。
D、鄉衛生院:負責組織衛生防疫和醫療救治。幫助指導災區開展救災防疫、防病工作,負責指導受災地區開展生活飲用衛生水、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的食品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和衛生知識宣傳工作,根據需要及時組織向災區支持應急藥品。
E、鄉財政所:負責編制鄉級財政自然災害救濟事業費預算,負責籌集和及時下撥救災資金,加強救災資金的監督管理。
F、派出所:負責指導災區治安防范,加強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協助組織災區群眾的緊急轉移工作,負責維護重要目標和要害部位的安全,維護災區交通秩序,保證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G、鄉國土資源所:組織調查、收集整理統計有關災害數據,會同鄉民政辦核查、評估災情,提出災后重建總體設想及治理措施建議。
I、鄉中心學校:負責組織各學校開展生產自救工作,會同鄉民政辦做好教育災情的核實工作,及時幫助受災學校恢復正常教學,維護教學秩序,做好因災毀壞校舍的恢復重建工作。
J、鄉農業統計站:負責協助查實、核災工作。
六、應急響應
1、啟動條俐::根據一次災害造成損失情況,確定不同級響應。
2、啟動程序:生產救災指揮部在接到災情報告后第一時間向鄉主要負責同志提出不同級的響應建議,由鄉主要負責同志決定啟動哪級響應。
3、應急響應:無論采取哪級應急響應都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逐級上報、認真核實、調查指導、制定方案,申請上級支持。
4、響應終止:災情和救災工作穩定后由鄉生產救災指揮部提出建議,鄉負責同志終止響應。
七、應急保障
l、資金保障:鄉財政所每年將自然災害救濟事業費列入財政預算,并根據財力增長、物價上漲、農民生活水平實際狀況逐步提高受災群眾的救助標準,救災預算資金不足時,主要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救助,必要時向上級申請救災物款。
2、隊伍保障
加強民政救災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其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建立健全與公安、消防、衛生等專業救援隊伍的聯動機制。
3、安置場所保障
對轄區內可能因自然災害需轉移安置的人口數量進行預測,并對安置場所作出規劃,可以采取投親靠友、騰公房等方式,安置人口較多時,可以搭建臨時簡易庵棚,必要時,向省、市、縣申請撥給救災帳篷。
八、災后救助及恢復重建
1、災后生活救助
受自然災害影響,冬令春荒期問部分受災群眾出現口糧短缺等生活困難時,鄉民政辦在全面核查災情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受災群眾生活安排方案,并組織實施,同時向上級申請自然災害救濟補助經費用予解決災民的吃飯、穿衣、蓋被等基本生活困難,災民的救助全部實行《災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必要時開展社會捐贈,對口支援,緊急采購等方式解決災民的過冬衣被。
2、群眾因災倒房恢復重建
①制定方案:災情穩定后,鄉政府立即組織災情核實,建立因災倒房臺帳,為組織實施重建工作準備基礎數據,根據全鄉災情,制定受災群眾倒房恢復重建的目標、政策和工作方案,向上二級申請并安排建房補貼補助資金,幫助災區受災群眾恢復重建因災倒房,鄉政府負責制定本轄區群眾因災倒房重建方案,并組織實施。
②工作原則:群眾因災倒房恢復重建工作,由鄉生產救災指揮部統籌指導,倒房重建采取自建、援建和幫助相結合的方式,以受災戶自建為主,建房資金通過政府救濟、以工代賑、政策優惠、社會互助、鄰里幫工幫料、自行借款等多種途徑籌集,住房規劃、設計和建設,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安全適用。
3、因災毀壞基礎設施的修復
中心學校、衛生院以及水利、交通部門認真核查受災損失情況,及時逐級上報,爭取上級資金進行修復重建工作。
九、預案的管理和更新
1、鄉生產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民政辦)負責管理本預案,收集預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提出修訂和更新意見,報鄉政府審定后及時修訂和更新。
2、木預案由鄉民政辦會同鄉黨政辦負責解釋
3、本預案自之日起生效。
- 上一篇:環保局科學發展觀思想匯報(市)
- 下一篇:思想品德課教學審美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