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意識及發揮作用問題思考

時間:2022-10-19 03:12:00

導語:黨員意識及發揮作用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意識及發揮作用問題思考

非公有制企業業主黨員,顧名思義是指企業法人代表是中共黨員。他們是社會中的一個特殊階層,是共產黨員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目前我區共有各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6189多家,從業人員4.9萬人,業主黨員1534人,占24.8%。其中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24家,業主黨員8人,占33.3%。加強對企業主黨員黨的教育引導,做好這部分企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對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有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我們通過工作實踐和調查發現,企業主黨員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自身的黨員意識日漸淡薄的傾向。探討并認真研究解決企業主黨員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對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特別是強化企業黨的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非公有制企業業主黨員黨員意識淡薄和發揮作用不夠的具體表現

當前,有的非公有制企業業主黨員的黨員意識淡化,在政治思想、組織紀律、生活作風等方面與黨員先進性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其主要表現在:

一是理想信念退化。有的“四信”(指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念、社會主義信心和對共產黨的信任)動搖,極個別的企業黨員業主甚至完全喪失了共產黨人應有的理想信念。當前,在一些企業主黨員中奉行著這么幾句話:“共產主義是遠的,馬克思主義是空的,科學技術是硬的,黃金鈔票是實的。作為企業老板要不想遠的,丟掉空的,掌握硬的,大撈實的?!边@幾句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數企業主黨員的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

二是黨的組織觀念有所淡化。有的企業主黨員組織關系不主動轉,黨費不主動交,對支部活動缺乏熱情,對在企業中開展黨的活動,持消極態度,不情愿,不支持,擔心黨組織活動會影響生產,害怕活動多了員工不好管。絕大多數企業主黨員把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簡單理解為企業文化活動,常以紀念“七·一”黨的生日、“十·一”國慶節日活動代替基層黨建工作,不能在新的形勢下,結合實際,創新思路,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的作用。我們通過調查、查閱企業的記錄,發現堅持經常性開展黨的活動的只有8家,制度比較健全的只有12家,這充分說明業主黨員組織觀念淡化,對企業黨組織建設重視不夠。

三是黨員的先鋒作用弱化。有的企業主黨員只追求企業局部和眼前利益,不顧全大局,只滿足于按章納稅,做一些扶貧濟困的慈善公益事業;有的甚至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謀取暴利,背離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真正對發揮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缺乏熱情和積極性;有的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黨員標準,不注意改造世界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觀念發生了偏差,迷失方向,受不正確利益觀的誘導,甚至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謀取非法利益。

四是在作風問題上出現蛻化。有的企業主黨員不講政治、不講原則,大搞封建迷信活動,將自己與普通群眾看齊;個別的企業主黨員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社會活動中,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做出一些違紀違規和違反社會公德的事情,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

二、非公有制企業業主黨員的黨員意識淡薄和作用發揮不夠的原因

非公有制企業業主黨員的黨員意識淡薄表現較多,造成問題出現的原因也是復雜的,既有體制建設上的因素,也有工作方式方法不適應的因素;既有企業主黨員主觀上的因素,也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因素,具體地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黨的建設未能及時有效地覆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造成企業主黨員管理上邊緣化。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是我們黨建設的較薄弱環節,很多非公有制企業,是黨的建設的空白點,對企業主黨員的教育管理邊緣化。目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的主管部門不明確、缺少責任主體。在這種情況下,非公有制企業要么沒有及時建立黨的組織,要么黨組織的工作無人過問,企業主黨員和職工黨員長時間不能與組織正常聯系、長期不參加正常的組織生活的現象比較普遍,企業主黨員的黨員意識淡化。

第二,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適應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造成企業主黨員認識上模糊化。非公有制企業與國有企業產權性質的區別,決定開展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必須要與國有企業黨建的做法不同,不能像管理國有經濟那樣,直接管理和監督非公有制經濟的資產權和人事權,而是應該將更大的精力用于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各種服務,通過服務來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通過服務贏得非公有制企業業主的贊同與認可。非公有制企業就黨建工作抓工作多,沒有正確把握這部分企業組織黨建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定位不準確、要求過高,增加了企業主黨員的心理負擔,使部分企業主黨員對黨的作用認識比較模糊,甚至認為在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的工作就是擺形式,唱高調,“空”對“空”,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第三,市場競爭壓力與社會環境影響造成非公有制企業主黨員言行上實用化。很多企業主黨員談到,現在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生存壓力很大,機會稍縱即逝。受過去計劃經濟時期黨組織在企業所處地位的影響,非公有制企業主黨員對企業黨組織的作用有過多的擔心。一是擔心黨組織活動過多,加重經濟負擔,占用企業更多的時間,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二是擔心黨組織的存在和活動,特別是過多的對企業的參與監督,會削弱自己的權力,影響企業的決策以及自主權的正常行使。三是擔心黨員職工過于依靠黨組織,遇到一些情況和問題形成對立面,影響企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部分黨員在成為非公有制企業主之后,由過去對黨組織的依靠,變為與黨組織產生一定的距離感,甚至敬而遠之。

第四,放松自我改造和降低黨員標準造成部分非公有制企業主黨員搞特殊化?,F實生活中,有的企業主黨員長期不注意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的學習,黨性鍛煉、黨性修養也隨之放松,喪失了辨別和抵御錯誤思想的能力;有的理想信念喪失,對科學社會理論持懷疑態度,對共產主義能否實現失去信心。并且隨著我國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也多樣化,受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少數企業主黨員認為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與他人無關,自己已經為國家創造了財富,創造了就業機會,黨和國家應該對自己特殊對待。在思想上、生活上、作風上不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進而滋生一些追求享受、向往奢侈的思想,淡化了黨的宗旨意識。

三、增強非公有制企業業主黨員的黨員意識和發揮有效作用的幾點思考

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非公有制企業業主黨員的黨員意識,促進其發揮有效作用,對于保證非公有制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第一,以強化“四個意識”為側重點,在教育引導上下功夫。強化非公有制企業黨員業主的黨員意識應該把牢固共產主義信念作為“固本培源”基礎工作來抓。要結合非公有制企業特點和實際,堅持按照“靈活、創新、實用”的原則,圍繞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中心,創新學習內容和方法,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員業主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理論的學習教育,加強共產主義理想和黨的宗旨觀念教育,加強黨的組織原則和黨的紀律教育,加強黨的現行方針、政策教育以及黨的基本知識和共產黨員標準教育。重點在增強“四個意識”上做文章、下功夫。一要增強業主黨員的感恩意識。要讓業主黨員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個人的成就既是自己奮斗的結果,更是來自于黨的正確領導和國家的政策支持,來自于黨和政府創造的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只有業主黨員有了這種感恩意識,才能增強對黨的忠誠,才能主動向黨組織靠攏,才能在發揮企業黨員作用中增強“執行力”。二要增強業主黨員的標準意識。有了清醒的黨員標準意識,才能在立身立事做人上自覺按照先進分子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三要增強業主黨員自覺的組織意識。有了清醒的組織意識,才能具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時時處處自覺維護黨的形象,才能具有很強的組織紀律觀念,自覺遵守黨的各項規章制度,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四要增強業主黨員的表率意識。有了清醒的黨員表率意識,才能時時牢記作為執政黨黨員肩負的歷史使命,增強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開拓創新,努力為建設和諧社會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才能在生產、工作、學習和一切社會活動中,通過自己的領導,影響和帶動周圍的群眾,共同實現黨的綱領和路線。

第二,以支持和促進企業發展為結合點,在實現黨的意志和業主利益的統一上下功夫。在生產經營中要把黨組織的工作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把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點作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重點,把促進企業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作為黨的工作的出發點,為企業生產經營獻計獻策,寓黨建工作于企業生產經營之中,多開展有利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活動,使非公有制企業主黨員切實感受到在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對企業的好處,切實消除他們對企業黨建工作的疑慮和抵觸,促使其自覺地接受并大力支持企業黨建工作。一是上級黨組織要經常召開非公有制企業組織黨的工作座談會,通過橫向對比,使廣大業主們看到在企業建立黨組織后,有利于開展業務往來、有利于溝通關系、有利于加強內部管理、有利于擴大企業知名度,使企業主感到黨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和所帶來的巨大效益,增強建立黨組織的迫切性。二是企業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團結、引導、監督、服務作用。這既符合黨組織自身的利益,又符合非公有制企業企業主的利益,同時也符合廣大企業員工的利益。就非公有制企業主黨員來說,企業黨組織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形成感召力,影響和帶動企業職工共同為企業發展盡心盡力。同時,黨組織積極主動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支持企業發展,這樣,黨組織既開展了工作,發揮了政治核心作用,也成為了企業主的知心朋友。就企業員工來說,在企業職工眼里企業黨組織成為職工切身利益的代表者和保護者,進而受到企業員工的歡迎。

第三,以支持和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為著力點,在構建和諧企業上下功夫。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上發揮黨組織的優勢作用,建立健康向上、有益團結的企業文化,幫助提高非公有制企業文化建設的層次。要善于借助企業文化活動的載體,寓教于樂,拓寬工作渠道,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等群團組織的職能作用。在活動內容上,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這一中心,把握生產經營的特點和職工思想中的困惑開展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引導其有序健康發展,共同打造和諧企業,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凝聚力和企業的競爭力。

第四,以體現企業主黨員的先進性為根本點,在發揮業主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上下功夫。一是要鼓勵業主黨員破除“小富即安、小富即滿”的思想,樹立“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理念,努力不懈地發展壯大自己的企業,為發展國民經濟,為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作出應有的貢獻。企業得到不斷的發展壯大,就會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就會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業主黨員的先進性就體現得越充分。二是要促使業主黨員帶頭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依法照章納稅。業主黨員要按照《黨章》要求,充分體現自身先進性,帶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主張變成個人自覺的經營行為,遵紀守法,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要加強道德自律,提高個人修養,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也追求誠信最大化,誠實守信,文明經商,注重企業的信譽、社會形象、商品品牌和企業文化等無形資產的積累,取得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三是要強化業主黨員保障員工合法權益意識。企業主黨員要努力改善員工的生產生活條件,保證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勞動安全,及時足額發放工資,并使員工的收入隨企業發展不斷提高;要維護員工的權益,按照相關法律的要求,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要切實關心員工的生活,豐富企業文化,及時慰問傷病職工,幫扶困難職工,使員工在企業里同樣能感受到黨的溫暖,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四是要鼓勵非公有制企業主黨員熱心公益事業,把愛心獻給社會。非公有制企業的業主黨員要熱心公益事業,在企業發展的同時,熱心扶貧救災,捐資助學,敬老助殘,興辦慈善事業,向社會奉獻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