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資產監管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7 04:53: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扶貧資產監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扶貧資產監管

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和監督工作方案

為切實加強和規范扶貧資產管理,持續發揮扶貧資產效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鄉村振興局省委農辦省財政廳關于加強扶貧資產后續管理和監督實施意見的通知》(政辦函〔2021〕39號)和《省扶貧項目資產確權登記和資產移交工作指南(試行)》的通知(鄉振局發〔2021〕44號)精神,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任務要求,堅持依法依規、突出幫扶特性,堅持權責明晰、實施分類管理,堅持群眾參與、確保公開透明,扶貧項目資產由縣政府負責統籌,按權屬落實各相關行業部門、鄉鎮后續管理責任,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扶貧項目資產運行管理機制,防范資產流失損失和閑置浪費,實現項目資產穩定良性運轉,確保扶貧項目資產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現鄉村振興中持續發揮作用。

二、重點任務及時限

(一)摸清扶貧項目資產底數。8月31日前完成。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由各鄉鎮、各相關行業部門再次對2013年-2020年全縣圍繞“縣摘帽、村退出、戶脫貧”方向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財政涉農整合資金、易地扶貧搬遷資金、行業扶貧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投入形成的扶貧項目資產,根據扶貧項目資金投入渠道進行全面摸底,按照經營性、公益性和到戶類資產3種類型,分別建立縣級扶貧項目資產臺賬、行業部門分類臺賬和鄉村明細臺賬。

經營性資產:主要為具有經營性質的產業就業類項目固定資產及權益性資產,主要包括建設的農林牧產業基地、生產加工設施、旅游服務設施、電商服務設施、經營性基礎設施、光伏電站和股權債券類資產等。

查看全文

扶貧資產管理工作方案

為切實抓好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工作,持續發揮扶貧項目資產帶貧減貧作用,帶動建檔立卡農戶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根據《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扶領辦通〔2021)3號)、《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及資產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委辦字〔2021)7號)及《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市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總書記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堅持精準方略,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框架下,按照現有資產管理制度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要求,結合扶貧開發“目標、任務、資金、責權”落實到縣的實際,以明晰扶貧資產產權歸屬、確保扶貧資產安全為目的,以強化扶貧資產監管、實現扶貧資產保值增值為重點,以規范扶貧資產經營運行、明確資產權益分配為導向,建立健全扶貧項目資產的長效運行管理機制,確保公益性資產持續發揮作用、經營性資產不流失。

二、工作目標

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使用各級財政資金、地方政府債券資金、世界銀行貸款扶貧項目資金、東西部協作、社會捐贈等投入形成的扶貧項目資產,全面摸清資產底數,科學界定產權歸屬,分類管理,合理納入村集體資產管理體系或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明確扶貧項目資產的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處置權、監督權等,有效解決扶貧項目資產“屬于誰、誰來管、如何管”和扶貧項目資產收益“屬于誰、誰來分、如何分”等問題,防止扶貧項目資產閑置和損失浪費,確保扶貧項目資產穩定良性運轉。

三、基本原則

查看全文

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扶貧項目資產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強和規范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工作,進一步確保資產保值增值,發揮長期帶貧益貧效益,有效銜接推進鄉村振興,保障扶貧項目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落實書記在市調研時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始終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立足鄉村振興新形勢、新要求,全面梳理盤點我縣十八大以來投入各類資金形成的扶貧資產,扎實推動扶貧資產提質增效,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目標任務

全面摸的十八大以來扶貧資產底數,對扶貧資產所有權一次確權到位,并納入國有資產及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體系,明確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分配權、處置權、監督權等,提高資產收益,實現保值增值;解決扶貧資產底數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扶貧資產運行不高效、資產損失甚至流失等問題;建立健全產權明晰、權責明確、主體具體、運營高效、管理規范、操作精準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確保資產不流失、權益不懸空、監管不斷線,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三、基本原則

查看全文

扶貧開發局階段性工作總結

一、工作成效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學習貫徹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在全省乃至全國先行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路徑,啟動實施“1334”脫貧攻堅行動。2018年,高質量退出貧困縣序列。截至2020年底,全縣6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建檔立卡的30129戶78561人全部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9.07%下降至0,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二、主要做法

(一)盡銳出戰,堅決扛起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突出領導力量、專職力量、村級力量“三力聚合”,推動高質量脫貧的責任落實的工作路徑。一是強化領導力量。建立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雙組長制”,縣四大班子成員每人包保1個鄉鎮和1個村。認真開展五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行動。完善指揮推進體系,建立“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及“三小一大”扶貧例會模式,將每周扶貧例會下沉到鄉鎮召開。二是強化專職力量。出臺加強鄉鎮扶貧工作站建設意見。2017年以來,全縣新招錄的273名公務員主動充實到縣鄉扶貧一線,226名扶貧一線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建立健全“1+4+4”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機制,專司脫貧攻堅監督執紀,縱深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三是強化鎮村力量。壓實幫扶責任。突出“選、用、管、服”,扎實做好駐村幫扶工作。省市縣共109家單位對所有行政村實現包保全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11272名包保干部對全縣貧困戶實現包保全覆蓋。2020年,選派3名優秀干部到相對薄弱的鄉鎮掛任脫貧攻堅副書記。在保持原幫扶人不變的基礎上,安排457名科級干部包保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壓實村級責任。從返鄉的大中專畢業生中,公開選拔276名村級后備干部充實到脫貧攻堅最前沿。將283名村級計生專干轉為村級扶貧專干,配齊1822名村扶貧小組長。

(二)聚焦精準,切實推動各項政策精準落地落實。一是突出精準、精細、精致“三精”標準,夯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堅持疑點數據“一周兩通報”,做到不漏一項一條、不落一村一戶,堅決杜絕“兩該兩不該”問題。建立“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排查“直通車”機制,制定問題排查清單,按照“村摸排、鎮匯總、縣審核、部門落實”原則,確保戶下突出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

二是突出住房、教育、醫療“三大保障”,強化高質量脫貧的保障。2014年以來,累計投入2.06億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299戶。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通過建立“1+2+5”部門聯動機制,目前,541戶2000人的3年任務已全部完成。教育扶貧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辦理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39390人次28068.4萬元,實現了應助盡助。嚴格執行“351”“180”綜合醫保政策,鞏固完善“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貧困人口免費享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到了應簽盡簽。出臺困難家庭重病重殘精準防貧商業化保險和“兩癌”保險實施方案,對貧困人口、邊緣戶因患重大疾病,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后自付費用仍較高,按照家庭經濟狀況分A、B、C、D四類實行分類救助。攻堅期內總投資2.86億元,自來水入戶20.03萬戶,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全面達標。

查看全文

規范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實施方案

為核實全縣扶貧項目資產底數,明確扶貧資產管理責任,有序推進扶貧資產清查摸底、確權登記、運營管護等工作,保障扶貧資產長期穩定發揮效益,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梳理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扶貧資金形成的資產,進一步發揮扶貧資產效益,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確保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將十八大以來扶貧資金形成的資產所有權一次性確權到位,納入國有資產及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體系。進一步明確經營權、收益權、監督權、處置權等,提高資產收益,實現保值增值。

(三)基本原則。堅持群眾受益原則,引導貧困戶參與扶貧資產確權、管理、監督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針對不同資產類型,采取相應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做到科學管理;堅持安全高效原則,加強監管,防范資產閑置、流失、損失、浪費等;堅持公開透明原則,扶貧資產確權、運營、后續管理及收益分配等,實行全過程公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二、加強組織領導

查看全文

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做到動態化監測管理扶貧對象,常態化加強貧困村后續管理,不斷提升貧困群眾素質,不斷深化政策保障,不斷強化幫扶責任,確保群眾不發生致貧返貧。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意見》的通知(冀辦〔2019〕47號),市委、市政府《關于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落實意見》以及精準扶貧脫貧防貧辦公室《關于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實施方案》,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縣決策部署,堅決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精準落實政策措施,不斷強化工作保障,聚焦貧困地區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松勁,轉變作風不懈怠,確保做到“四不摘”,鞏固擴大脫貧成果,建立健全防貧長效機制,夯實鄉村振興和長遠發展基礎。

二、全面提升脫貧質量,夯實脫貧防貧堅實基礎

(一)以“兩不愁三保障”+飲水為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

1.扎實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夯實鎮村管理責任,采取鄉鎮政府與學校雙負責制。配合教育部門建立完善從幼兒園到大學各階段資助政策體系,嚴格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對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采取隨班就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一對一”學習幫扶等方式,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厭學輟學學生接受義務教育。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跟蹤監測機制,實施清單制度和臺賬管理,把轄區內與外出務工家長一起生活的孩子,納入監管范圍,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

查看全文

財政局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匯報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我區以積極探索農村經濟發展新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切入點,財政資金主導的資產收益扶貧項目,思路是著力補齊發展短板、夯實基層基礎、構建為農服務體系、密切與農民、貧困戶利益聯結、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具體工作在資金匹配項目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現將2020年1-6月資產收益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強化領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成立資產收益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組織、調度、協調全區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確保工作開展按時間節點快速推進。

二是制定方案。先后印發了《區財政支農資金支持資產收益扶貧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做好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的通知》、《資產收益扶貧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區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實施細則》,為開展資產收益扶貧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加強項目調度。立足各貧困村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交通區位、人力資源等情況,緊貼市場需求,從實際出發,選取光伏項目,構建科學合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和促進貧困戶增收、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農村產業升級、農戶收入增加、集體經濟發展、基層組織加強的共贏局面。

四是強化監督管理。通過扶貧動態監控系統對項目進行實時監管,系統要求每季度填寫資產收益扶貧的報表;根據《區財政局區扶貧開發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的通知》,區供銷社每月報送《光伏資產收益項目績效運行監控表》。

查看全文

脫貧地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工作要點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做好脫貧地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暨產業扶貧成果意義重大。根據省、市有關文件及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現制定我市2021年脫貧地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工作要點如下:

一、指導思想

2021年全市脫貧地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工作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決策部署,按照“四個不摘”要求,深入實施脫貧地區“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提升園區(基地)建設水平、增強主體帶動能力、完善幫扶機制、提高項目實施效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

到2021年底,全市脫貧地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到戶項目覆蓋率穩定在80%以上(基數為具備特色產業發展條件、需要鞏固產業脫貧成果的脫貧戶);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達到5萬元以上的園區(基地)占比達到20%以上;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關系的帶動主體數量明顯增加,帶動脫貧戶12000戶以上;16個脫貧村發展“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產值達到村農業總產值30%以上;“三品一標”數量增加10%以上。

三、工作措施

查看全文

區財政局半年工作總結

2020年,區財政局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大力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為防控疫情和穩定經濟運行提供堅實的財力基礎和保障。現將區財政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及下半年工作安排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加強調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1.加強財政收入調度。抓好組織收入工作,建立綜合治稅管理機制,加強與稅務的溝通聯系,加強重點建設項目、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稅源監控。上半年財政總收入完成39074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54.9%,下降1.9%。

2.加強財政支出調度。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從嚴安排“三公”經費預算,將更多的資金用于促進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全區上半年公共預算支出完成66185萬元,增長1%。全區一般性支出壓減5%,“三公”經費下降5.5%。

(二)政策引領,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查看全文

供銷社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

按照縣委辦公室《關于報送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的通知》精神,現將我們供銷社過去五年工作總結及未來五年工作計劃、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打算等情況報上。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包保工作

1、研究落實發展庭院經濟

引導和幫助貧困戶謀劃好、種植好庭院經濟,積極配合村采取政策宣傳、技術指導、幫忙種植等工作開展,全村建檔立卡戶全覆蓋實施覆膜綠豆種植項目。

2、積極參加“十大專項行動”,提升群眾認可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