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養殖范文
時間:2023-03-16 05:31: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牛養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普及科學知識
1.1改早配為適齡配
前些年早配現象嚴重,母牛不足歲,甚至10月齡就配種,1 歲多產犢,既影響母牛正常生長發育,又不利于犢牛成長。經過傳授母牛生長發育規律知識,在母牛1.5周歲配種,母牛產后個體大,犢牛生長快[1]。
1.2改母牛一般喂給為妊后期補料
母牛懷孕5個月后,胎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營養多,應及時增喂玉米等,以使母牛產后膘情好,乳汁多,產后提早配種,犢牛生長好。
1.3改早出欄為適期出欄
犢牛由出生到1.5歲,此階段生長快,以后生長減慢,6月齡過早出欄不經濟,歲半出欄效益最佳。
1.4改犢牛隨便采食料草為早期補料
改以往帶犢養育方式為早期斷奶,以利于犢牛早期生長發育,當犢牛產后2周開始訓練采食干草,生后3周訓練料,以后逐漸吃青料到拌草喂,至斷奶犢牛完全適應以拌草料為主的飼喂方式,以促使犢牛均衡生長[2,3]。
2開展黃牛改良
蒙山縣把牛品改列入“三文明”目標責任制,作為工作業績考核內容。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擠資金支持牛品改工作。各鄉鎮都有2~3個配種點和配種員,利用夏洛來、西門塔爾凍精粒改良黃牛,2007年以來改良黃牛1 350頭,取得明顯效果。為提高配種率,有如下做法:一是解決良種不足的問題。目前用于本交的優良公牛嚴重不足,用于生產凍精的種公牛品質不高,要加強選種選育。二是解決人工配種受胎率低的問題。把現有的配種站點建成“托牛配種站點”,讓擬配種母牛留下,便于配種員觀察適時配種時間進行配種。重點免費培訓農民掌握人工授精方法。三是實行本交與人工授精相結合。規模養殖場(戶)配送給種公牛或免費培訓授精員。四是注意做好產科疾病防治工作。產后或配種前陰道和子宮要進行沖洗消炎以防治疾病。
3廣開飼草資源
養牛每天需要大量飼草,尤其在冬季,飼草短缺較為突出。為此,養牛場要廣開飼草資源,以解決飼草短制問題,一是自己種牧草。各牛場都種栽桂牧一號,由于牧草灌溉沼液、沼渣,肥水足,每天產牧草量大[4]。全縣種植桂牧一號逾133萬hm2。二是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全縣各木薯加工廠、酒精廠、糖廠等每天提供大量廉價的下腳料,還有周圍農戶大量的玉米稈、甘蔗葉、甘蔗尾。為了充分利用作物秸稈養牛,采取經國家、地方、農戶三配的辦法,用于建青貯、氨化兩用水泥池300個,新購切草機10臺,廣泛組織發動,部門密切配合、送技術上門、嚴把質量關,2009年全縣青貯飼料6萬t,秸稈氨化在一部分鄉鎮推廣,不但節省了大量精料,解決了飼草不足問題,而且提高了飼料營養價值,改善了牛的膘情。
4拓展黃牛養殖思路
一是培育“養殖+加工+流通”產業體系,適度規模養殖和雜交改良雙推進,實現量和質的飛躍。根據牛源分布、飲料資源、群眾養牛習慣、生產加工基礎等條件,扶持牛產業區域發展。二是產業布局。蒙山縣交通較發達,飼草料充足的地方,都可發展黃牛養殖。三是肉牛發展模式。倡導“整村推進分戶適度規模養殖”發展模式。每戶根據年可收集的飼草、秸稈量和農副產品量測算,一般養殖基礎母牛以5~10頭為宜。資金和飼草充足可適當增加養殖量。受飼草料供應制約,不提倡規模化養殖模式。
5加強疫病防治
2007年以來各鄉鎮都有零散突發病,蒙山縣畜牧獸醫站及時派專員會同鄉鎮技干進行調查、寫專題報告,并采集病料送有關部門進行化驗,同時對現有牛提出隔離、控制買賣流動,對病牛進行對癥治療,加強飼養管理,基本控制了疫病蔓延。平時加強常發、重大動物疫病進行免疫,減少疫病發生。
盡管蒙山縣牛欄率逐年有所提高,但還沒有達到應有高度。特別是全縣養牛呈滑坡趨勢,表現在牛數量減少,產肉率不高,其原因:一是養牛利潤不高,農民養牛積極性不高;二是養牛橫向比價低,尤其是部分農民有商品意識,善算經濟帳,養牛不如經營其他。針對上述問題,徹底扭轉牛只下降局面,關鍵在于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戶養牛收入,調動農戶養牛的主動性,全方位地推廣科學養牛技術,不斷提高母牛“三率”和育肥牛的生長速度,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模經營;增加對養牛生產的投入,以效益推動養牛的發展。
6參考文獻
[1] 磨考詩,李秀良,吳亮,等.抓好牛品改 促奶業發展[J].廣西畜牧獸醫,2009,26(2):78.
[2] 龍家槳.推廣種植牧草發展草食動物的可行性調研[J].廣西畜牧獸醫,2008,24(6):333-335.
篇2
摘要:
為加強對牛磺熊去氧膽酸原料藥和制劑產品的質量控制,合成了可能存在的兩個有關物質:牛磺鵝去氧膽酸和牛磺石膽酸,結構經1HNMR和MS確證,并通過高效液相色譜儀建立了牛磺熊去氧膽酸有關物質的分析方法,可為化學藥的仿制研究及其原料藥與制劑的質量控制提供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
牛磺熊去氧膽酸;有關物質;合成;結構確證
牛磺熊去氧膽酸(Tauroursodeoxycholicacid)(1),化學名為2-{[(3,5)-3,7-二羥基-24-氧代膽甾烷-24-基]氨基}乙烷磺酸二水合物,結構式如下所示。由意大利貝思迪大藥廠(BruschettiniS.R.I.)研制,1991年首次在意大利上市,2007年以商品名滔羅特(Taurolite)獲準在中國銷售,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膽囊膽固醇結石、原發硬化性膽管炎、原發膽汁性肝硬化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卓超等[1,2]報道,牛磺熊去氧膽酸的合成均以熊去氧膽酸為原料來進行。中國藥典(2015版)對熊去氧膽酸質量規定中,要求控制鵝去氧膽酸、石膽酸的含量。在制備牛磺熊去氧膽酸過程中,原料熊去氧膽酸中若含有鵝去氧膽酸和石膽酸,會生成對應的牛磺鵝去氧膽酸和牛磺石膽酸。為了對牛磺熊去氧膽酸原料藥及制劑進行質量控制,需要制備與其有關物質作為對照品。Venturoni等[3]以鵝去氧膽酸為原料,使用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氫喹啉(EEDQ)作為縮合試劑來合成牛磺鵝去氧膽酸鈉,產率93%。鄧勇等[4]使用2,2'-二硫二吡啶、2,2'-二硫二苯并噻唑或胱胺類化合物合成活性硫酯,再用牛磺酸胺解制備牛磺鵝去氧膽酸和牛磺石膽酸,產率為76%~85%。上述方法或存在試劑價格昂貴(如EEDQ),或存在二硫化試劑的使用易造成后處理繁瑣且產品收率及純度很難提高等問題。本研究參考文獻[5-9]對合成方法進行改進,以鵝去氧膽酸(1)為原料,在三乙胺作用下與氯甲酸異丁酯反應形成混酐,后在堿性條件下與牛磺酸反應形成牛磺鵝去氧膽酸鈉,用鹽酸酸化后制得牛磺鵝去氧膽酸(有關物質A),重結晶后收率為92%。參照牛磺鵝去氧膽酸的合成,以石膽酸(2)為原料制得了牛磺石膽酸(有關物質B),收率93%,合成路線如下所示。并建立了一種用于有關物質純度檢測的HPLC分析方法,經檢測有關物質A和B的純度均在98.5%以上。
1實驗部分
1.1主要儀器與試劑Mercury400型核磁共振儀(美國Varian公司);電噴霧三重四級質譜儀(美國Waters公司);TektronixX-4型熔點儀(溫度計未經校正,北京泰克儀器有限公司);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魯道夫I型旋光儀(美國魯道夫公司)。牛磺熊去氧膽酸對照品(編號110846-200506,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1.2合成方法
1.2.1牛磺鵝去氧膽酸的合成于100mL圓底燒瓶中加入10.0g(25.5mmol)鵝去氧膽酸和60mL丙酮,攪拌溶解后冰水浴降溫至0℃,然后加入3.1g(30.6mmol)三乙胺,控制內溫0~5℃,滴加3.85g(28.1mmol)氯甲酸異丁酯。滴加完畢,室溫攪拌,TLC檢測反應至結束,抽濾,得鵝去氧膽酸活性酸酐濾液待用。將1.3g(30.5mmol)氫氧化鈉溶解在30mL水中,加入3.19g(25.5mmol)牛磺酸,繼續攪拌30min后,將其滴加到上述鵝去氧膽酸活性酸酐的濾液中,室溫反應5h。反應畢,減壓蒸除丙酮。瓶內剩余物,用5%鹽酸調至pH3~4,乙酸乙酯萃取(30mL×3)。水相攪拌下緩慢加入5mL濃鹽酸酸化,20℃下攪拌16h,抽濾,濾餅50℃減壓干燥,得牛磺鵝去氧膽酸粗品(約12.5g),收率98%。
1.2.2牛磺石膽酸的合成以5.0g(13.3mmol)石膽酸和1.6g(16.0mmol)三乙胺、2.0g(14.6mmol)氯甲酸異丁酯、1.62g(13.3mmol)牛磺酸為原料,按照有關物質A的制備方法制,得6.0g白色固體,總收率93%,純度98.7%(HPLC),m.p.212~214℃,[α]20D=+27.5°(c=1.0,EtOH)[文獻[3]值:m.p.210~212℃,[α]20D=+27.9°(c=1.0,EtOH)]。1HNMR(DMSO-d6,400MHz),δ:0.68(s,3H);0.91(s,3H);0.98(d,3H,J=4.2Hz);0.99~1.12(m,2H);1.20~1.60(m,15H);1.61~1.71(m,4H);1.81~1.86(m,2H);1.93~1.96(m,2H);2.07~2.18(m,2H);2.28~2.35(m,1H);3.05(t,2H,J=7.2Hz);3.45(m,1H);3.55(t,2H,J=7.2Hz)。ESI-MS,m/z(%):484.3[M+H]+。
1.3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牛磺熊去氧膽酸、牛磺鵝去氧膽酸和牛磺石膽酸,用流動相分別配制成0.5mg/mL供試液。混合液為分別取上述3個供試液等體積混合而成。色譜柱:WelchromC18柱(4.6mm×250mm,5μm);流動相:V(0.05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V(甲醇)=30∶70;檢測波長:202nm;流速:1mL/min;柱溫:30℃;進樣量:5μL。
1.3.1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利用上述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對牛磺熊去氧膽酸對照品、牛磺鵝去氧膽酸、牛磺石膽酸及混合樣進行液相色譜分析,檢測結果如圖1、2所示。由圖1、2可以看出,該分析方法用來作為牛磺熊去氧膽酸有關物質的檢測方法可靠性高,3者混合樣品分離效果好,可為牛磺熊去氧膽酸的仿制研究及其原料藥與制劑的質量控制提供依據和參考。
2結果與討論
2.1縮合劑的選擇對反應收率的影響保持其他實驗條件不變,分別使用氯甲酸乙酯、氯甲酸正丙酯、氯甲酸正丁酯、氯甲酸異丁酯作縮合劑,研究了不同縮合劑對反應收率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當縮合劑選用氯甲酸乙酯、氯甲酸正丙酯和氯甲酸正丁酯時,由于其活性較高,底物分子中醇羥基可能與之反應生成副產物,導致總反應收率偏低;當選用氯甲酸異丁酯作為縮合劑時,其反應活性較低,能高選擇性地發生反應,重結晶后總收率高達92%以上。
2.2物料物質的量比對反應收率的影響為考查形成活性酸酐過程中氯甲酸異丁酯用量對收率的影響,固定原料鵝去氧膽酸10.0g(25.5mmol)、三乙胺3.1g(30.6mmol)、60mL丙酮,改變氯甲酸異丁酯的投料量,實驗結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氯甲酸異丁酯與鵝去氧膽酸物質的量比的增大,收率明顯增大,當n(原料)∶n(氯甲酸異丁酯)≥1∶1.2時,收率降低。故選用鵝去氧膽酸與氯甲酸異丁酯的物質的量比為1∶1.1。
2.3溶劑種類對反應收率的影響保持其他實驗條件不變,本實驗分別選用二氧六環、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作為溶劑,研究了不同溶劑對產物收率的影響,結果如表3所示。采用二氧六環作為反應溶劑時,從TLC結果可知生成活性酸酐的純度較差,進而導致反應收率較低;選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為反應溶劑,總反應收率較高,但后處理過程中需蒸出高沸點的N,N-二甲基甲酰胺;選用丙酮作為反應溶劑時,生成活性酸酐純度高,經胺解轉化為產物收率高達92%以上,同時其沸點低,易蒸餾出來循環使用。
2.4溫度的影響保持其他實驗條件不變,本實驗研究了不同反應溫度對產物收率的影響。從表4可以看出,當反應溫度維持在10℃時,活性酸酐的胺解進行較慢,可能有部分活性酸酐在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重新變為原料,而無法生成產物;反應溫度在30℃時,胺解反應進行順利,收率較高;反應溫度在50℃時,反應收率較低,可能的原因是溫度較高、活性酸酐水解加快,不利于產物的形成。因此選擇30℃作為最佳反應溫度。
3結論
本研究分別以鵝去氧膽酸與石膽酸為原料,選用氯甲酸異丁酯作為縮合劑,經過兩步反應以高產率制得有關物質牛磺鵝去氧膽酸和牛磺石膽酸,并建立了相關液相分析方法,可應用于牛磺熊去氧膽酸的仿制研究及其原料藥與制劑的質量控制中。
參考文獻:
[1]卓超,馮煒,吳達俊.牛磺熊去氧膽酸的合成研究[J].合成化學,2002,10(5):444-446.
[2]王海龍,吳成龍,鄧勇.牛磺熊去氧膽酸的合成[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9,40(2):88-89.
[3]VENTURONIF,GIOIELLOA,SARDELLAR,etal.Con-tinuousflowsynthesisandscale-upofglycine-andtau-rine-conjugatedbilesalts[J].Org.Biomol.Chem.,2012,10:4109-4115.
[4]鄧勇,王海龍,沈怡.用于制備膽酸偶聯物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中國專利,101503454[P].2009-08-12.
[5]鄧勇,沈怡,王海龍.膽酸類偶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中國專利,101798332[P].2010-08-11.
[6]ANELLIPL,LATTUADAL,LORUSSOV,etal.Conju-gatesofgadoliniumcomplexestobileacidsashepatocyte-directedcontrastagentsfo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J.Med.Chem.,2004,47(14):3629-3641.
[7]黃凌,張和平,秦和平.一種牛磺酸熊去氧膽酸水合物的制備方法:中國專利,102558268[P].2012-07-11.
[8]ROBERTOA,VITTORLOR.Processforthepreparationoftaurocholicacids:EP,0629634[P].1994-12-21.
篇3
【摘 要】目的:探討牛黃解毒片聯合西藥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ROU)的療效。方法:將我院門診ROU患者70例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36例,給予口服維生索B、維生素C片、甘露聚糖肽等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牛黃解毒片治療。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78%,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關鍵詞】:牛黃解毒片;西藥;復發性口腔潰瘍
【中圖分類號】R78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8517(2009)03(上)-0092-02
復發性口腔潰瘍(ROU)是口腔黏膜病的一種表現形式。其病因和發病機理至今尚未明確,也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目前.ROU的治療方法一般可分為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 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們采用牛黃解毒片治療ROU.療效滿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門診患者,共70例,均符合全國統編教材《口腔黏膜病學》[1]擬定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齡18~67歲,平均(40.25±3.20)歲;單發口腔潰瘍11例。多發口腔潰瘍23例。對照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齡19~66歲,平均(41.10±3.50)歲;單發口腔潰瘍14例。多發口腔潰瘍22例。臨床表現:可單發或多發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主要癥狀為口腔及舌頭上一處或多處潰皮,表面覆有黃白色的膜,融合后的潰瘍面較大,周圍充血明顯,局部灼熱疼痛.嚴重者可伴有淋巴結腫大。排除患其他確診的口腔黏膜病者及較嚴重的系統性疾病者,不遵醫囑用藥或試驗過程記錄不完整而影響藥效判斷者,有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免疫增強劑者,治療3天內用過其他消炎藥的患者。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情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均口服牛黃解毒片(北京同仁堂生產),每次1片。每日2次連服10 d停10 d,20 d為1療程,同時口服西藥和對照組相同。對照組口服維生素B:10 mg/次,3次/日,維生素C片0.2g/次,3次/日,甘露聚糖肽10mg/次,3次/日,連服20天。兩組均將維生素B2、西米替丁調成糊狀外涂于潰瘍面上2-3次/日。兩組均跟蹤隨訪1年。
1.3 療效評價標準[2]:全身治療療效評價標準:痊愈,ROU終止復發1年以上;顯效,IIN1;有效:IIN0或10N1;無效:IONO(II:總間歇時間延長:I0:總間歇時間無改變;N1:總潰瘍數減少;NO:總潰瘍數無改變)。局部治療療效評價標準:顯效:D1P1;有效:D1P0或DOP1;無效:DOP0(D1:平均潰瘍期縮短;DO:平均潰瘍期無改變;P1:疼痛指數減少;P0:疼痛指數無改變)。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或總有效率=顯效十有效。
1.4 統計學分析 進行成組樣本t檢驗及x2檢驗等統計分析。
2 結果
見表1,2。
兩組均無明顯的治療不良反應出現,未影響治療過程。
3 討論
ROU系口腔黏膜病變疾病.好發于20~45歲間的女性,男女之比約為2:3。多發生于口腔黏膜無角化或角化較差的區域,可周期性復發,有明顯的灼痛感。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4型:①輕型:好發于唇、舌、頰、腭等角化較差的口腔黏膜區,初起為小紅點,伴灼熱不適感,逐漸擴大為直徑2~3mm的淺潰瘍,上覆淡黃色假膜,潰瘍周圍充血呈紅暈狀;②口炎型:形態似輕型,潰瘍數多達l0個以上,散在分布.有淋巴結腫大、發熱等全身癥狀;③重型:潰瘍常為單個,可擴大為大而深的“彈坑”狀,周圍充血,基底微硬至結節狀,直徑達1~2cm,全身癥狀明顯,3~4個月愈合,可留疤痕或缺損;④白塞綜合征:口腔表現同輕型或口炎型,皮膚可有結節紅斑、針刺膿皰和丘疹等損害,生殖器和潰瘍,[結膜潰瘍、炎癥,還伴關節炎、脈管炎等發癥,病程遷延。但間歇期較長。ROU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多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為多因素所致,如可能與a一溶血性L型鏈球菌感染、消化系統疾病、精神因素、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低下[3]以及缺鐵、鋅、葉酸、維生素B12等物質有關,該病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局部治療常用免疫抑制劑(如地塞米松)、抗菌藥或消化系統藥,全身治療多采用免疫增強劑(如左旋咪唑)或適量補充維生素C、微量元素鋅等,但治療效果不盡人意。
本研究顯示.牛黃解毒片聯合西藥治療ROU,全身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療效明顯優于單純西醫對照組;局部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 ,同樣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牛黃解毒片聯合西藥治療ROU療效確切,該結果與國內趙守德[4]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該療效與牛黃解毒片等的藥理作用特點密切相關,牛黃解毒片是中醫滋陰補腎的代表方劑,由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組成,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用于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癥。牛黃解毒片不但能滋陰補腎。還有調節自身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維生素B1是體內黃酶類輔基的組成部分,具有促進生長、參與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維持口腔黏膜正常功能的作用;甘露聚糖肽具有顯著的免疫活性,能直接作用于中樞及外周免疫器官,增強抗體的免疫機能[5];外用涂劑中的西米替丁能明顯提高T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增強T細胞的功能,通過H2受體干擾組胺效應,促進某些效應T細胞的活性、巨噬細胞抑制因子的產生,抗原刺激的淋巴細胞增殖反應以及粒細胞顆粒的釋放,降低細胞的CAMP水平,從而促進潰瘍面的愈合,并有止痛的作用。所以牛黃解毒片配合口服維生素類藥物、甘露聚糖肽及外用西米替丁涂劑能共同起到調節機體免疫力。防止繼發感染,減輕疼痛,促進潰瘍愈合的療效。
參考文獻
[1]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50.
[2]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復發性阿弗它潰瘍療效評價試行標準[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1,17(3):209.
[3]郭錫久,阮興朝,蘇德永.復發性口瘡免疫、微量元素的危險度分析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0,16(1):49.
[4]趙守德.中西醫結合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65例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2007.22(12):71.
篇4
關鍵詞:恩施市;肉牛產業;發展;思考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1-0059-02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國土面積3 972 km2,總人口80萬。恩施市境內牧草資源豐富,適合發展草食畜牧業,特別是發展肉牛產業的理想之地。
1 恩施市肉牛產業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畜牧業給予重點傾斜政策,恩施市各級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興牧富民戰略,把發展壯大畜牧業作為發展鄉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擴大養殖規模,調整畜牧產業內部結構,努力提高養殖效益,使得全市肉牛養殖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2014年,恩施市肉牛出欄45 408頭,年末存欄105 088頭,牛肉產量6 984 t,實現肉牛產值54 489.6萬元,占畜牧業總產值的20.42%。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發展年出欄肉牛1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199戶,其中年出欄100頭以上的52戶,年出欄500頭以上的1戶;發展肉牛“165”模式養殖戶162戶。全市肉牛品種改良體系逐步形成,黃牛在牛群結構中比重最大,目前肉牛主要品種是以恩施黃牛母本與西門塔爾、安格斯等外來優良品種父本進行雜交改良的雜交牛。
2 恩施市肉牛產業發展的優勢與潛力
2.1 牧草資源豐富
全市現有可利用天然草場面積16萬hm2,其中萬畝以上的成片草場40片約7.8萬hm2。已累計改良天然草場0.7萬hm2,人工種草0.41萬hm2,其牧草資源總量337萬t,加上全市可利用農作物秸稈約25萬t,理論載畜量可達35.56萬個黃牛單位。現草食家畜飼養量僅10萬個黃牛單位,其載畜潛力和發展空間很大。
2.2 品種優良
恩施黃牛是恩施市地方良種和寶貴的畜產資源,是山區人民經過長期培養馴化和生物體演變,形成的獨特的優良地方品種。其主要特性體現在適應性強、耐粗飼、易管理、繁殖力強、肉品質好等。全市肉牛生產打造恩施黃牛特色品牌,以本地黃牛建立繁殖體系,有計劃地引進西門塔爾、安格斯、夏洛來等優良品種進行雜交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肉牛加工體系完善
恩施市有較完善的草食畜牧業加工流通體系。湖北思樂集團主要從事畜禽定點屠宰和肉食品加工經營。公司占地面積約7.3 hm2,現有員工424人,轄三個屠宰加工分廠。公司現已具備年屠宰生豬60萬頭、肉牛2萬頭、山羊10萬只,年加工肉制品5 000 t的生產能力。集團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銷售網絡,且擁有大中型專用冷藏配送車輛20多臺,已在恩施州及周邊縣市開設專賣店26家,鄉鎮銷售點50余個。集團公司生產的產品暢銷武漢、長沙、南昌、成都等全國十余個大中城市。恩施山寨皮革有限公司年加工皮革100萬張,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恩施山地黃牛板皮質地柔韌,光滑耐磨,是皮革生產加工的優質材料,為恩施市草食畜牧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4 地方政府高度重視
恩施市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恩施黃牛的產業發展,盛家壩鄉、板橋鎮等肉牛產業發展重點鄉鎮每年也從鄉級財政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出臺優惠政策等激勵措施。一是大戶獎勵政策。對養殖達一定規模及欄圈改造符合標準的農戶實行現金獎勵。二是貸款貼息。對農戶貸款用于人工種草、標準化欄圈、青貯窖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購買種公牛、能繁母牛等進行財政貼息。三是配種補貼。對肉牛品種改良每成功輸配一胎補貼60元。四是用地用材優先。對肉牛養殖場用地指標和用材指標優先審批,滿足養殖戶的需要。
3 恩施市肉牛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缺乏龍頭企業牽頭
恩施市缺少草食畜牧業龍頭企業,現有肉牛養殖龍頭企業發展緩慢,廣大農村養牛多為初級產品,增值率不高,養牛處于微利或者無利狀態,肉牛養殖為農戶增收不明顯。
3.2 沒有標準化、規模化肉牛生產示范
恩施市草食畜牧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規模養殖步子邁得不大,沒有很好的肉牛化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的典范和帶動作用,肉牛飼養規模小而散,產業化程度低,養殖水平較低,同時為草食畜牧產業科技系列化服務跟不上需要。目前,肉牛飼養以小規模、分散型的農戶飼養為主,由于飼養分散,產業化組織程度低,肉牛銷售僅僅依靠集貿市場簡單周轉,使肉牛養殖的效益沒能得到很好體現。
3.3 沒有國家項目支掌,地方無力對草食畜牧產業化建設增加投入
恩施市對草食畜牧業投入嚴重不足,廣大農村養畜戶發展草食畜牧業資金欠缺,養殖規模無法擴大,整體效益很難提高,要想通過發展草食畜牧業擺脫困境還需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扶持,加大對草食畜牧業發展資金的投入。
4 發展思路、措施與建議
主要是依托市場,依靠科技,全力打造“恩施黃牛”優勢資源特色品牌,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模式,堅持走“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循環”的現代畜牧業發展路子,為實現畜牧業持續增效、農民穩定增收作出積極貢獻。
4.1 改良恩施黃牛品種,打造本地優勢資源特色產品,提高肉牛養殖經濟效益
恩施黃牛具有耐粗飼、性情溫馴、繁殖力強、肉質優良、適應山區放牧飼養的優良特性。但是個體偏小,產肉量偏低,近幾年來數量有所減少,質量也有所下降。因此,今后恩施市應抓好飼養管理,及時淘汰劣質公牛,杜絕野交亂配,逐步提高本品種優良特征和特性。要著力研究提高恩施黃牛產肉性能的措施,有目的地引入西門塔爾、安格斯等兼用牛種進行雜交改良,打造出本地優勢資源特色產品,提高養牛業的經濟效益。
4.2 以肉牛生產開發公司為龍頭,發展規模養殖大戶,建立肉牛養殖基地村
恩施市要以恩施山地牛業公司、恩施市翔盛牧業有限公司和宏恩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等肉牛養殖企業為典范,在板橋鎮、盛家壩鄉和三岔鄉建立現代化集中育肥場和肉牛養殖基地村,發展肉牛標準規模養殖大戶。全市發揮政策主導作用,解決恩施黃牛養殖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堅持走“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發展模式。積極爭取和落實恩施黃牛養殖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改善涉及鄉鎮養殖業必須的基礎條件,利用國家西部開發政策、少數民族地區民族政策、新農村扶貧開發政策,積極給予政策及資金支持,確保肉牛養殖育肥場和養殖基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以改善。
4.3 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建立肉牛產業從良種繁育、標準化育肥到屠宰加工、餐飲連鎖的一條龍產業鏈經營模式
一是肉牛養殖開發公司要認真實施恩施黃牛品種選優方案,適時進行業務技術培訓,對基地、農戶進行技術輔導,確保肉牛養殖業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二是整合資源、多方投資,把恩施黃牛養殖及屠宰加工項目做大做強。采取國家、地方、部門、個人一起上的方式,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一部分農民開展肉牛養殖,以點帶面,全面推開,確保恩施黃牛養殖業步入產業化發展的健康軌道。三是強化安全管理。公司要建立健全恩施黃牛養殖及深加工全過程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責任制,安全責任追究制。強化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制度,切實做好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建立健全恩施黃牛飼養與深加工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禁因養殖破壞生態環境,以及深加工污染生態環境的事故發生。
篇5
“振奮人心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搞好百億斤肉類工程,繼續實施畜牧業發展3年攻堅。這是完全符合我省省情的。我們在發展延邊黃牛產業中,要響應政府號召,大顯身手,做出一番大事業,帶領農民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在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龍井市智新鎮合成利村黨支部書記李玉宗興奮地向記者表示。
李玉宗說,延邊黃牛是我國五大地方良種牛之一,被國家列入品種資源保護名錄,是延邊人民辛勤培育出的寶貴品種資源財富,是具有鮮明地域特點和朝鮮族特色的高檔肉牛品種。延邊黃牛以其優良的品種特征和優質的肉品特性,在國內外市場具有相當高的聲譽和品牌效應。延邊畜牧工作者歷經27年的努力,實現了在保持延邊黃牛優良品種特性的基礎上,產肉性能明顯提高。培育成功的“延邊黃牛”高檔肉牛新品種,于2008年2月被農業部命名為高檔肉牛新品種。
龍井素有“延邊黃牛之鄉”的美譽。近年來,龍井市委、市政府始終把黃牛產業作為畜牧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把延邊黃牛列為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振興農村經濟的戰略措施抓好落實。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了重點傾斜,大力扶持養牛專業村專業戶,鼓勵全市各階層發展黃牛養殖業,促進了養牛業的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市共投入牧業建設資金3000多萬元,在全市建設5個延邊黃牛養殖小區,發展延邊黃牛規模養殖戶1000多戶。截至2009年年末,全市延邊黃牛數已達到8.7萬頭,黃牛專業戶已達到1700多戶。投資7000萬元的全州最大牛肉加工基地――福清真牛肉加工廠也落戶龍井市,該項目已竣工投入生產,達到年屠宰加工10萬頭肉牛的生產能力。擬投資2000萬元建設的牛肉熟食加工項目,正在積極建設當中。同時,延邊州延邊黃牛保種基地也建立在龍井市的白金鄉、三合鎮,為發展延邊黃牛產業提供了豐富、優質的種源支持,為今后龍井市大力開展延邊黃牛產業擴能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玉宗表示,我們要緊緊抓住國家全面啟動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充分利用各方面條件,把延邊黃牛產業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隨著產業的提升,也必將進一步促進飼料、制革、獸藥、屠宰加工、食品加工、生物制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邊疆地區的繁榮穩定,加快實現“興邊富民奔小康”的目標。
篇6
適合農村養殖的項目推薦
1、水產養殖
在農村都有大大小小的池塘,可以利用這些池塘進行水產養殖,比如青魚、黑魚、羅非魚等經濟魚類,它們市場需求量大,市場價格穩定,是不錯的小型養殖。另外也可養殖黃鱔、泥鰍之類的,它們的養殖利潤也極高,同時養殖成本較低。此外,還有養殖稻田小龍蝦,也是個不錯的項目。
2、肉鴿養殖
鴿子肉不僅口感鮮嫩,而且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又高,食用可以有效補充人體營養需求,是高級滋補佳品,民間有“一鴿勝九雞”的美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肉類需求增大,市場上一只一斤重的白羽肉鴿價格在55元左右,除去一只成本24元,養的多的話,利潤還是可觀的。
3、養魚或者垂釣
如果你村里有閑置的魚塘,那么趕緊的承包下來吧,2-3畝的魚塘,一年也不過1000元撐死了,實際上更低。把魚塘承包過來以后,那么可以養殖一些大眾化的魚類,比如鯉魚、草魚、青魚或者桂魚等,無論養殖什么品種的魚,請一定要環保的養殖,最好是野生的養殖。現在大家都喜歡吃野生的,速成長大的魚不僅美味,最重要的是對人的身體還有害處,要想做一個成功的養殖者,那么一定要從內心替他人考慮。
4、肉驢養殖
驢的養殖歷史比較悠久,養驢是傳統的養殖。驢肉一直都有天上龍肉底下驢肉的美稱,因此,驢肉的市場開發價值巨大,而且驢皮還可以熬制阿膠,驢肉是藥食兩用的材料,開發前景可觀。
5、養殖香豬
香豬體型嬌小,成年豬平均體重不足50公斤,通常以純天然野生可食性植物及果實為主食,營養價值高,而且肉質鮮美,有‘人參豬’之稱,實為民間美食一絕。香豬美味可口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作為一道性價比非常高的食材備受人們喜愛,市場需求量特別大,而且經濟回報率高、市場前景好。普通豬一般飼養4個月就能出欄,香豬一般要飼養10個月才能出欄,因此香豬營養價值高,而且肉質鮮美,“身價”是普通豬肉的4至5倍。
6、黃牛養殖
黃牛肉價格在市場上售價是比較貴的能賣到50-80元一斤,黃牛肉售價高主要是因為黃牛肉質比較細嫩,肌肉一般呈現為棕紅色或暗紅色。具有溫補脾胃,益氣養血,強壯筋骨,消腫利水等功效,深受許多人的喜愛。
7、養殖獺兔
獺兔市場已紅火了兩年,獺兔市場已向優質優價方向發展。一般獺兔皮每張20~30元,而優質獺兔皮每張售價可高達50元,且銷路順暢。所以,只要獺兔皮質量過關,就能保證市場的銷路。
8、梅花鹿養殖
篇7
2000年,**看到周圍的村民一家家富了起來,再看看自己家并不寬裕的生活狀況,心里像吞了一枚青果,感覺苦澀澀的,既消沉,也委屈,更不甘心。她正當年富力強之時,怎能就此平平靜靜、安安穩穩地做一個無所事事的閑人呢?
**開始著手收集市場信息,觀察行業動態。面對周邊市場對牛肉的大量需求現狀,經過認真的考察和分析,她審時度勢,決定發展肉牛養殖業。
創業是艱難的,也是艱辛的。**的肉牛養殖場創辦伊始,因為丈夫**還要照顧家里的耕地,所以肉牛養殖的工作便全部落在了**一人身上。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為牛添飼料,清掃牛舍,深夜還要再起來到牛棚轉一圈,觀察牛的生長情況、健康狀況等,如發現異常,及時診斷治療,不敢有半點的疏忽。雖然她每天累得雙腿象灌了鉛,可**絲毫沒有放松對技術的學習。她買了很多黃牛養殖方面的書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閑時間一本本的啃,使自己從一點不會到掌握了黃牛的適應期、增肉期、催肥期等。通過邊學習、邊實踐,最終全面掌握了全套養牛技術,使她養的黃牛從入欄到出欄,從沒有染上過各種疾病,從未出現過死亡現象。因**采用科學方法飼養,所以她養的牛個個膘肥體壯,客商紛紛上門收購,她家的育肥牛遠銷到寶清、**等地,養牛使**走上了一條致富路。
幾年來,通過**的辛勤耕耘和勞作,她家的養殖場已有存欄黃牛30多頭,擁有200多平方米的牛舍,2004年僅養牛一項的收入就達到了1.5萬元。
**富了,但她對前來參觀學習和取經的婦女群眾從不隱瞞成功的經驗和養牛技術。幾年來,她先后扶持和幫助了很多本村和鄰村的養殖戶。
篇8
農業文明的顯著特征是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代表的“生產經濟”逐漸取代以采獵業為代表的“攫取經濟”。我國新石器時代中、后期,隨著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采集經濟、狩獵經濟和漁獵經濟在社會經濟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小,生產經濟逐漸占據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采集經濟、狩獵經濟以及漁獵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的有益補充。
二、 我國石器時代養殖業與烹飪飲食保健文化
中國石器時代養殖業與農作物的栽培幾乎是同步進行的。
1.石器時代我國養殖業區系劃分
中國養殖業區系劃分在新新石器時代基本完成。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南、甘肅青海以東地區適合農耕,以糧食生產為中心的多種經營,種植棉麻、染料、蔬果、油料,采集捕撈,栽桑養豬。長城以北的蒙新高原,地廣人稀。匈奴、鮮卑、突厥、女真、蒙古等等游牧、半游牧民族,他們擁有龐大的畜群,牲畜數動輒以萬、十萬以至百萬計,在茫茫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食畜肉、飲乳漿、喝馬奶酒。畜群以羊為主體,其次是馬、騾、駱駝等[1]。
2.中國石器時代養殖業烹飪原料種類繁多且以豬為主
中國新時期中、后主要文化遺址與養殖動物。距今10000年的河北南莊頭遺址文化遺存至少有九種動物的遺骸:雞鶴、狼、狗、豬、馬鹿、麋鹿等,其中豬和狗可能是家畜[2]。距今約9000年的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第二鈣華板下層的家豬,出土了幾十個個體的豬骨,以成年豬最多[3]。仰韶文化的年代大約為距今6100年至4400年,社會經濟以農業為主,飼養動物主要是狗和豬。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780年,誤差在145年。農業和家畜飼養業比仰韶文化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廟底溝遺址26個第二期文化的灰坑出土的家畜骨骼的數量,遠遠超過該遺址168個仰韶文化灰坑中家畜骨骼的數量。家畜種類也有增加,豬、狗、牛、羊都時常見的家畜[4]。河姆渡遺址出土一件7000年前的陶豬,在亞洲野豬與現代家豬形態之間。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了5000年前的陶豬?k,形態與家豬無異。距今4000年左右的澗溝遺址一個灰坑中即有21個個體的豬頭骨,多數有恒齒[5]。黃牛飼養在中國北方居多,水牛飼養在中國南方居多,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黃牛、水牛在中國南北方均有飼養。河北磁山遺址出土發黃牛的骨骼,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了牛的牙齒,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了7000年前16個水牛頭骨,江蘇吳江梅堰遺址出土了7個6000年前的水牛頭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山東大汶口遺址、王因遺址、河北邯鄲澗溝村遺址、陜西長安客省莊遺址都出土過水牛骨骼。羊的飼養遺跡,北方遺址比南方遺址多。最早發現飼養羊的遺址是浙江河姆渡遺址,該遺址出土了形態跟家羊無異的陶羊。裴李崗遺址出土一件陶羊頭,臨潼姜寨遺址出土過一件陶塑器蓋把紐,呈羊頭狀,西安半坡出土有羊骨骼,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南北各文化遺址出土的羊骨骼較多。雞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江西萬年縣仙人洞遺址出土原雞骨骼,西安半坡出土原雞屬的骨骼,河北磁山遺址、裴李崗遺址、山東滕縣北辛遺址有家雞骨骼出土。狗的飼養,河北武安磁山遺址、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西安半坡遺址都出土過狗的骨骼。山東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陶狗?k,最具特色的莫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了一系列飼養動物的陶塑形象,如陶豬、陶羊、陶狗、陶馬等等[6],特別是陶豬的形態,其中一件采用園雕的陶豬,形態引人注目:又園又肥,跟中國現在年畫中豬的形態幾乎一模一樣。
新石器時代中、后期幾乎每個文化遺址都有飼養動物豬的信息,豬在中國石器時代養殖業烹飪原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3.養殖類烹飪原料與飲食保健文化
養殖類烹飪原料是中國人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優質蛋白是生命活動最基礎的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養殖類烹飪原料是中國人的健康之本。
三、 中國石器版平衡膳食結構的建立
現代營養學的靈魂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物質基礎是各種烹飪原料。多種多樣的烹飪原料經過合理搭配、科學烹飪是人體健康的基石。中國石器時代農業文明時期烹飪原料的構成,將現代營養學平衡膳食的精髓體現得淋漓盡致。
1.中國石器版平衡膳食結構建立的時間
中國石器版平衡膳食建立的時間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中、后期,該時期農業經濟已經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該時期烹飪原料的特點是各類型原料應有盡有,跟當今中國的烹飪原料相差無幾。
2.中國石器版平衡膳食結構的具體內容
根據我國新石器時代中、后期社會的經濟形態,該時期的烹飪原料分為:采集類烹飪原料、漁獵類烹飪原料、狩獵類烹飪原料、果蔬雜糧類烹飪原料、干制窖藏類烹飪原料、釀造類烹飪原料、養殖類烹飪原料。
篇9
市地方畜禽品種資源豐富,全市擁有黃牛、青山羊、小尾寒羊、麻鴨、大蒲蓮豬、汶上蘆花雞、百日雞、百子鵝、裘皮羊九大地方畜禽良種,其中黃牛、青山羊、小尾寒羊、大蒲蓮豬4個畜種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其余5個品種列入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意見》、《省畜牧業振興規劃》和省局一系列重要部署要求,以建設現代特色畜牧大市為奮斗目標,堅持保護開發地方良種、走特色化路子,畜牧業在保持數量穩步增長的同時,優質、高效、特色產業取得了較大突破,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步伐。2010年,畜牧業產值達到182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30%。工作中,我們主要堅持“四個原則”,做好“四篇文章”。
一、堅持科學發展原則,在可持續戰略上做文章
根據我市實際,為了合理配置我市畜牧業資源,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市委、市政府將地方畜禽良種的保護開發提升到經濟、科學、文化和歷史的高度,把開拓優勢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全面建設現代特色畜牧大市作為重要發展戰略,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戰略轉型的實施意見》、《關于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六大重點工程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措施。市政府出臺下發了《市特色畜牧大市建設實施方案》。科學規劃了全市畜牧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奮斗目標:即以保護和開發九大地方畜禽良種為依托,發展“三區一帶”,培植“十大品牌”,建設現代特色畜牧大市。“三區”即以西部縣市區為重點的牛羊產業區;以中部縣市區為重點的家禽產業區;以東部縣市區為重點的生豬產業區。“一帶”即以沿湖縣市區為重點的蛋鴨產業帶。“十大品牌”即培植黃牛、優質生豬、青山羊、小尾寒羊、肉鴨、麻鴨、汶上蘆花雞、百日雞、百子鵝、裘皮羊十大品牌。
二、堅持多渠道投入原則,在保護和開發地方良種上做文章
一是加強政策扶持和研發投入。為保護優良地方品種,防止種群滅絕和基因滅失,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優質高效畜牧產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市長分別對畜禽良種保護作出批示,要求各級財政加大資金投入,市縣兩級安排的畜牧扶持資金重點向地方良種保護、選育和技術推廣方面傾斜。市畜牧獸醫局分別致函畜禽良種所在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要求縣市區安排專項資金,加大保護開發力度。去年,市財政拿出430萬元用于九大地方畜禽良種的保護選育和開發利用,今年也列入了市級財政預算,最近,市政府又著手起草大力發展黃牛的補貼規定。2008年以來,全市已投入地方良種保護和開發資金6000多萬元。縣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存欄200頭以上的黃牛、400只以上的青山羊養殖基地每處縣財政分別獎勵30萬元、20萬元;對存欄基礎母畜,每年每頭(只)分別補助500元、100元。地方良種保護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投資、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是實施良種保護選育工程。制訂實施了《市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加快保種場和保護區建設。按照“一個畜禽品種、一個主導場家、一套育種方案、一批聯合單位、一套運行機制”的模式,明確了每個畜禽良種保護利用的目標原則、形式方法、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市縣兩級畜牧獸醫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保種場指導開展品種提純和良種選育。目前,全市建立了11處地方畜禽保種場,并在汶上蘆花雞保種場周圍組建了4處保護區。同時,投資40余萬元,在南陽湖農場統一建立了集保種、旅游觀光于一體的九大良種擴繁群。全市地方良種保存總量達到70萬頭(只),其中母群數量達到40萬頭(只)。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畜禽良種基因得以保存,為今后開發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是加快產業化、區域化發展步伐。堅持保護和開發分類區別的原則,對種群規模大、市場開發前景較好的畜種,加快實施產業化開發利用,不斷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市政府召開了全市肉牛產業發展現場會,啟動了優質黃牛肉用新品系選育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以黃牛為受體應用胚胎移植技術繁育高產奶牛項目正在實施。列入國家863計劃的“體細胞克隆牛和轉基因體細胞克隆牛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已克隆牛和轉基因克隆牛90余頭,部分成果已進入應用試驗和產業開發階段。10月17日,市政府又和中科院簽訂了協議,李寧院士團隊利用黃牛體細胞,通過基因敲除等高科技手段,培育“雙肌”高產優質肉牛新品種,在實施高產優質肉牛產業化開發項目。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與日本肉牛改良實行委員會簽署了《關于聯合發展縣肉牛產業框架合作意向書》。目前,西部以食品和科龍公司為龍頭的肉牛產業蓬勃發展,牛肉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科龍公司生產的高檔肉牛,部分產品達到日本和牛A3、A4標準并具獨特風味,市場價格超過1000元/公斤;中草藥育肥的青山羊作為新型保健食品,市場售價每只3000多元。中部食品有限公司肉鴨年屠宰量達到3000萬只,年產值達8億元;汶上蘆花雞年屠宰加工蘆花雞80多萬只,開發出10多個系列產品,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百日雞產品銷往南京、上海等城市。南部麻鴨系列產品暢銷國內外,東部生豬及其它畜禽良種也得到了較好開發利用。全市以地方良種和特色養殖為主導的“三區一帶”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堅持品牌帶動原則,在優質特色上做文章
一是創建獨有的特色畜牧品牌。樹立品牌意識、名牌意識、商標意識,瞄準高端消費市場,打“綠色牌”、“有機牌”、“安全牌”,充分挖掘提升產品的檔次和品位,加快實施商標注冊和品牌保護,全面推進“十大品牌”創建工程。邀請國內外市場專家,對“湖”系列產品實施了開發和包裝,由美國大西洋寶馬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縣湖產品先后被評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名牌產品”、“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獲得“中華老字號”、“名牌”等稱號;櫻源肉鴨被評為名牌;繼發蜂產品被評為“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被評為全省民營企業發展實力30強,生產的“冷凍冰鮮牛羊肉”榮獲全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二是壯大具有優勢的傳統品牌。充分發揮傳統地方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市場和管理優勢,加大對畜產品加工傳統工藝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不斷向社會推出具有濃郁南風味的畜禽深加工產品或特色餐飲品牌,提高畜牧產業的附加值和輻射力。目前,黃牛、麻鴨、青山羊和榮獲“亞洲優秀蜂農”獎的陳宜斗蜂產品等相繼被開發成特色產品,進入高端消費市場。全市傳統地方畜產品企業現有資產超過12億元,地方特色畜禽產品年加工量近10萬噸,年銷售收入超過13億元。同時,特種養殖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全市規模特種養殖場已達1900處,年存欄和出欄量分別達到960萬、1300萬頭(只)。
三是全方位推介特色畜牧品牌。通過舉辦不同層次的新聞會、產品展覽會和各種新聞媒介推介,大力宣傳我市獨有的畜禽品種及特色畜產品。先后在舉辦了克隆牛命名新聞會,肉、奶牛產業發展專家研討會,邀請中國工程院旭日干院士、李寧院士等專家就如何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進行論證;邀請中央電視臺分別對汶上蘆花雞、百日雞進行了專題報道;配合齊魯晚報對黃牛、汶上蘆花雞開發利用情況進行了專訪。地方畜禽良種通過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推介宣傳,迅速形成市場優勢,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增加了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認知度,提高了畜牧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擴大了國內外市場占有份額。
四、堅持大項目帶動原則,在增強綜合發展實力上做文章
一是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公司6000萬只肉鴨產業化擴產項目、縣漁湖產品加工基地項目、黃牛繁育加工及轉基因牛產業化項目、正大菱花5萬噸飼料級賴氨酸項目、南京集團畜禽養殖加工項目列入全市重大產業項目,5個項目總投資達54億元。勝利股份獸用抗生素確定為全市“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等企業為龍頭的肉制品加工產業區被列為“十二五”千億支柱產業重點項目。今年以來,集團先后在縣投資2.8億美元建設了畜禽屠宰加工項目、在縣投資3.7億元建設了生豬屠宰養殖基地、在縣投資3億元的建設黃牛開發園區,禽業在縣投資1.5億元建設了50萬套蛋種雞標準化養殖基地,公司在縣投資1.5億元建設了優質生豬養殖基地,天諾雅種禽公司投資4.5億元打造畜禽養殖基地。大項目的相繼建成和投產,增強了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綜合實力。
篇10
不愁賣的中寧枸杞 寧夏中寧縣是全國有名的枸杞之鄉,當地枸杞交易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枸杞集散地,枸杞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輻射及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中寧構杞口感純正甘甜,適合于保健食用。枸杞最常見的吃法有煲湯、泡酒、泡萘。或直接食用。如今中寧縣已有幾十家深加工企業,把枸杞果加工成枸杞酒、枸杞醋和飲料等。產品遠銷到全國各地。
7月30日
野昧粟蘑巧賺錢粟蘑,學名灰樹花。它富含鐵、銅和維生素c,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功能,野生的栗蘑因產量低,所以被很多人視為蘑菇中的“珍品”。人工培育粟蘑是利用粉碎后的粟樹末制成菌袋,再將菌絲接種劉茵袋里,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條件使其生長。這樣種出來的粟蘑健壯肥厚、結構致密、口感好。而栗樹有了栗蘑的基質作為有機肥料,結出來的栗子不僅個大勻稱。產量也高。
7月31日
草兒帶來千萬財 藺草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它的生長最佳溫度為16.2℃。福建永泰同安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正利于藺草的種植。藺草除了做工藝品外,還可以利用它除濕、吸汗、吸附功能強等特性來制作涼席。由藺草制作的涼席與普通的燈芯草席子相比,色澤、手感都要勝出一籌。在同安鎮,藺草已成為當地的致富草,而且種植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8月3日
吃大蒜的多寶魚 多寶魚是比目魚的一種,學名叫大菱鲆。在山東采州市,人們用大蒜來喂多寶魚。其實多寶魚并不是生來就喜歡吃大蒜,而是由于大蒜有殺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所以人們在魚飼料里添加適量的大蒜以減少藥品的使用量。如今。用大蒜采喂魚,已經成了萊州灣水域養殖戶推廣的健康養殖方式之一。
早上市的大棗 早脆王是河北淪州的科研工作者培育出的一個鮮食棗新品種。已通過省級品種鑒定。早脆王最大的特點就是早,如果采用露地栽培。6月份就可以上市。如果是采用大棚栽培,8月份也可以上市。早脆王還有一個特性,就是脆甜,非常適合鮮食。早脆王個頭特別大。平均單果重30.9克,它特別豐產。每667平方米(1畝)地盛果期產量能達1000多公斤。
8月4日
土家織錦 土家織錦技藝是土家族古老的手工工藝。2006年,土家族織錦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土家織錦是用土家族自制的木腰機,用棉線作經緯線制成的手工織品,它的圖案花紋都取材于土家族的自然風物、民族活動。現在,土家織錦產品形式豐富多彩,有壁掛、香袋、旅游袋、沙發套、坐墊、地毯、室內裝飾等等。
俏銷的翹嘴紅 在湖北省丹江口市,翹嘴紅鮐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很受市場的歡迎。丹江口水庫水質優良,清澈無污染。翹嘴紅鮐能長到10多公斤,并且色澤鮮亮,沒有泥腥味,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除了銷售鮮魚和冰鮮產品以外,當地人還把這些翹嘴紅加工成各種即食產品,不僅擴大了市場。也滿足了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8月5日
變害為寶的豆青蟲 豆青蟲是一種專吃豆葉為生的昆蟲,它們能給豆田帶來毀滅性的災害。然而,江蘇省灌云縣的農戶卻把它們變成了一道美味佳肴,通常,人們習慣用專用搟面杖將豆青蟲從頭擠到尾,搟出一小團肉來,稱之為豆丹,它就是制作美味佳肴的原料。豆青蟲蛋白質含量很高,人們吃了豆青蟲有益無害。如今。豆丹成了當地的當家菜,灌云縣養殖豆青蟲的年產值達幾千萬元。
8月6日
俏銷的“霉”豆腐長霉的豆腐能吃嗎?在湖南龍山縣的洗車河鎮,霉豆腐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還為當地農民帶來了不少的收益。原來,這里的霉豆腐其實是刺用微生物發酵和酶共同作用下的產物,它含有人體必需的20多種氨基酸。屬于營養美味、安全可靠的發酵食品。這種霉豆腐一般是作為一種調味佐餐的食品,受到消費者喜歡。
個小價高的小“狗羊” 青山羊,在山東省粱山縣也被稱為“狗羊”。青山羊是我國的一種獨特的肉毛兼用型山羊品種,它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腥膳味小,好吃而且不上火,所以在粱山縣青山羊是飯店里的主打菜,價格要比普通羊肉高出1/3左右。雖然青山羊個小、生長慢,但是它適應性強。繁殖力高,1頭母羊平均每胎能產3個小羊羔,所以養殖青山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精品范文
1黃牛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