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涂料施工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31 07:06: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墻涂料施工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外墻涂料施工總結

篇1

關鍵詞:建筑工程應用 外墻涂料 注意事項 建筑涂料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行業迅猛發展,建筑涂料尤其是外墻涂料帶來了發展機遇。隨著外墻涂料的應用推廣,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造成了工程質量問題,甚至是質量事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些問題的產生對建筑涂料的推廣應用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很多質量問題都是因為在處理基層、膩子層,以及外墻涂料的選用、施工環節的把握上出現的,因此,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應用中,外墻涂料在涂裝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正確施工工序,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進行了總結分析,對于建筑涂料的應用和建筑施工都有重要的意義。

2 建筑工程應用中外墻涂料涂裝時的注意事項

建筑工程應用中,雖然外墻涂料的質量決定著裝飾面的好壞,但是外墻涂料的涂裝步驟也是至關重要的,關系到外墻的功能以及美觀。

首先是膩子的選取是非常重要的,膩子具有防水和抗開裂的功能。如果彈性涂料的質量太差,就難免會有裂紋的產生,如果涂的太薄,抗開裂功能就會相應的下降,因此出現上面兩種情況都會造成膩子層本身開裂或者無法防止墻體出現裂紋。

其次,涂裝底漆這一步也是不可避免的,底漆可以將墻體膩子層上的孔隙密封,同時還可節省涂料。底漆層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預防泛堿侵蝕涂料,把很多孔隙堵上;二是加固涂料對外墻體的附著。

最后,就是涂料層,一般需要涂兩遍,同時要保證有足夠的厚度,以具備足夠的防水和抗開裂功能。這就要求在涂刷第一遍時要厚一些,最好不要稀釋涂料,在涂料中加水。

3 建筑工程應用中外墻涂料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1)建筑工程應用中,外墻涂料施工過程中,不僅重視建筑物的裝飾層,同時也要兼顧基層。基層采用水泥砂漿抹灰層質量不能保證足夠的平整度,就會影響面層涂料后的質量,因此基層的平整關于整個外墻涂料的功能和效果。不同結構的基層在進行涂刷涂料時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例如,利用混凝土的基層可以采用聚合水泥刮膏,在平整度差距太大的地方則可采用手提砂輪打磨;采用實心或多空粘土磚的基層,在砌磚過程中需按照清水磚墻標準,在溝縫處可直接涂刷涂料;高層建筑要做到外墻的整體橫平豎直難度是有的,因此如果在沒有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涂刷涂料,將會影響美觀。在混凝土加氣塊或者空心磚上面抹灰容易出現鼓包、裂縫,可以在外墻表面大面積使用水泥砂漿抹灰;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物的維護結構,不宜采用空心磚、砌塊、加氣塊等,而是選用兩面光的鋼筋混凝土保溫外墻掛板,在其上涂刷涂料,既可保證質量,也美觀大方,提高工程進度。

2)在對外墻采用水泥砂漿抹灰時,要注意裂縫、空鼓的出現,保證平整度。首先就是按照正確的施工工序施工,先對基層進行處理,接著做灰餅,出柱頭,抹灰。抹灰順序是先底層,中間墊層,最后面層。在實施抹灰前,要先檢查砌體或者砼的平整度。對砼結構和磚墻結構的交接處在粉刷前加貼雙面300mm的化纖網貼縫,防止出現裂縫,同時要保證化纖網的貼合度,牢固度以及面層粉刷時無隔離層的存在。墻面沖筋采用與粉刷相同的砂漿,做成沖筋砂漿帶,在陰陽角處的沖筋要距離墻角大約0.3-0.4m左右。建筑物頂棚抹灰首先從邊角開始,推刮四邊到墻,然后搓平表面,修整好邊洞,等到粉刷的基層砂漿六或七成干時,就對表面層抹灰。大面積抹灰完成后,還應該注意修正陰陽角、預留的孔洞、墻頂等相接的部位等。中層砂漿完工后,應立即開展平整表面、檢查陰陽角是否方正工作,以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在一些地方例如衛生間等,要按照規范處理基層,以確保基層不會出現起殼,粉刷水泥砂漿時,要分層施工,不能一次玩成。內墻拐角以及單梁等需要使用通長水泥砂漿護角線,粉刷時拉通線控制,兩邊抹灰成內斜坡,護角線邊寬60mm左右。門、窗口側邊采用水泥砂漿護角,同時側面采用水泥砂漿護壁,并且保證菱角方正清晰。

3)外墻粉刷正確的施工順序首先是做基層處理,接著做水平垂直灰餅、沖筋,隔夜進行澆水濕潤,然后粉刷底層,去掉毛糙,最后采用水泥砂漿粉刷面層、進行拉毛處理。在粉刷底層,去掉毛糙步驟前,梁底、柱邊以及填充墻等都需要釘上鋼絲網,預防粉刷完工后,在這些部位出現裂縫繼而滲水現象。同時為了防止外墻出現粉刷過后起殼或者開裂,當外墻粉刷基層去掉毛糙干燥后在開展面層的粉刷工作,在這兩道工序間一般需要間隔8、9天左右,具體時間還需要參考施工當地的氣候、天氣條件等。粉刷外墻的陽臺角或者窗臺角時都要使用井字通線控制。在外墻各大墻角大面積刷涂時首先要采用護角線,并且保證在垂直落差較大的部位采用水泥砂漿抹平,保證平整度。糙平后要灑水保濕,使用刮尺自上而下的平整表面,然后使用木抹子打平并拉毛,出現紋路,保證平服,色澤。在抹灰面層時,首先使用砂漿抹平支面,然后使用刮尺推拉支面,最后找平,木抹子壓光,并且拉毛,控制好收水程度,砂漿不宜過稠,以防面層出現裂縫,完成外墻抹灰以后應及時清理落下的廢掉的砂漿,然后采用噴水養護3至4天左右。

4)建筑工程應用中還應注意外墻涂料的污染,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部的污染,另一種是內部的污染。其中外墻涂料外部帶來的污染包括風沙、粉塵等的污染與施工質量之間存在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最佳處理方式就是等到水泥砂漿干燥徹底后再對面層進行涂刷施工,同時最好不要在冬季或者低溫環境下作業施工。外墻涂料內部翻出來的污染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泛堿現象出現之后,碳化、老化現象也接踵而至,很多外墻涂料經過若干年的風吹日曬后出現褪色、變色現象。因此在正式涂刷面層涂料前,必須涂刷底漆或者墻體基層處理劑等。

4 結論

要保證裝飾面的質量首先是外墻涂料的質量,在這個前提下,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正確的施工工序進行刷涂,處理好基層,保證需要的平整度以及清潔度,施工過程中避免出現有可能的質量問題,在一些關鍵位置例如陰陽角、梁邊、柱邊等需要按照標準來施工,還應注意外墻涂料的污染問題等,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保證外墻涂料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成忠.外墻涂料施工質量分析及預防措施[J].上海涂料,2011,49(11).

篇2

【關鍵詞】外墻涂料;質量病害;原因;措施

由于外墻涂料以其色彩多樣化、施工簡便、成本低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住宅等建筑工程中。但是在實際工程應用及使用過程中,特別是經歷較長時間后,常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質量病害,不僅破壞了建筑外墻的美觀,嚴重的還可能會產生滲漏水等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煩惱。因此找出外墻涂料常產生的質量病害現象及產生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本文結合在芙蓉苑甲―6棟住宅樓等多今工程中的管理經驗,在此就彩色外墻涂料易產生的質量病害進行了總結與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1.彩色外墻涂料質量病害現象及原因

經過數個工程的總結,就彩色外墻涂料而言,主要有以下幾種質量病害:油漆流墜、漆膜表面粗糙、表面起皺、涂料表面起粉、開裂脫皮、涂刷清漆的木紋顯露不清、涂料膜干后不光亮、涂層顏色不均勻等。現就其產生的原因分述如下:

1.1油漆流墜

油漆在基層表面出現下滴、下垂、漆膜不平的現象稱之為油漆流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1)配制的油漆太稀,附著力差,部分油漆在重力作用下產生流淌。

(2)涂刷或噴漆太厚,漆膜過重下墜。

(3)施工環境溫度過低,漆膜干得慢。

(4)油漆中含重質顏料過多,部分油漆下垂。

(5)物體基層表面不平,漆膜厚薄不均勻,干燥速度不同,漆膜過厚的部位容易流墜。

(6)物體基層表面有油、水等污物與油漆不相容,影響粘結,造成漆膜下垂。

1.2漆膜表面粗糙

有很多用戶反映油漆成膜后,表面不平,有砂粒狀凸起或小氣泡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漆料內顏料過多或顆粒太粗。

(2)漆料本身不干凈,混有雜物,沒過篩就使用。

(3)調配油漆時的環境氣溫低,漆內的氣泡沒有完全散開排出。

(4)物體表面未清理干凈,有砂粒等雜物,涂刷時混入漆膜內。

1.3油漆表面起皺

油漆成膜后有時會出現條紋和龜紋。其主要原因是:

(1)漆科質量不好,催干劑過多,溶劑揮發得太快。

(2)油漆調配不均勻或太稠。

(3)漆膜涂刷過厚,不均勻。

(4)在高溫或烈日曝曬環境下施工。

1.4涂料表面起粉

涂料起粉常發生在聚乙烯醇類涂料的墻面上,涂膜表面呈粉狀易脫落。主要原因是:

(1)基層養護時間短,含水率高。

(2)涂料本身耐水性不合格。

(3)涂料使用時未攪拌均勻或加水稀釋,稀薄處易起粉。

(4)施工環境溫度低于涂料最低要求的成膜溫度。

1.5開裂脫皮

涂料膜破碎成小片從物面上浮卷起來,逐漸掉落,這就叫開裂脫皮。主要原因是:

(1)物面不良,物面有油污類物質,底子清理不凈,結膜后附著力不好。

(2)涂料過度稀釋,物面過分光滑,涂刷后涂料膜太薄,附著力不好,產生開裂脫皮現象。

(3)在水泥抹灰面上未刷清油就嵌批膩子,刷涂料會使涂膜大片卷起掉落。因為未刷清油的底層吸油九較強,膩子和各層涂料本身油分被底層吸收而減少,使涂料成膜后容易變質發脆。

(4)底涂料未干透就涂刷面涂料,日久底花干燥而收縮,面涂料就會開裂。

1.6涂料膜干后不光亮

正常涂料表面應該是光亮光滑的(亞光涂料除外),但有些涂料表面會出現倒光,即涂料膜干燥后表面無光澤,或者有一層橡霧狀物凝聚在涂料膜上(有時呈藍色光彩)。其原因是:

(1)涂料質量不好或加入的稀釋劑太多,稠度大,使漆膜的光澤不持久。

(2)涂刷的時間掌握不好,底漆沒干透就涂刷油漆,使底漆回軟失去光澤。

(3)物體表面不平整、粗糙或表面吸油不一致,使涂料膜失去光澤。

(4)施工環境不好,溫度太低或受過煙熏使涂料膜失去光澤。

(5)施工環境濕度過大(相對濕度80%以上)揮發性漆膜吸收水分后泛白,失去光澤。

1.7涂層顏色不均勻

涂層顏色不均勻常見于涂刷106、改性106、803、838、CJ-2、8406等屬于聚乙烯醇類涂料的墻上,表現為顏色不一致,遮蓋力差。其原因是:

(1)混凝土或砂漿基層養護的時間短,強度低,太潮濕。

(2)基層表面光滑度不一致,吸附力不同。

(3)基層施工接槎留的位置不統一,有明顯接搓,表面顏色深淺不一致。

(4)使用的不是同一批涂料,顏色摻入量有差異。

2.彩色外墻涂料質量病害的防止措施

2.1防止油漆流墜的措施

(1)選擇質量好的油漆和揮發速度適當的稀釋劑,并控制其摻入量。

(2)物體表面應處理平整、光潔,清除表面油、水等污物。

(3)施工環境溫度應符合油漆種類的標準要求,如清漆宜在20~27度,并在3小時以內涂刷完成。

(4)涂漆時應按工藝程序進行:先豎向、橫向、斜向,最后再豎向將油漆理平,使油漆的涂膜厚度均勻一致。

2.2防止漆膜表面粗糙的措施

(1)選擇質量好的漆料,使用前必須過細篩,調和均勻,無氣泡后再使用。

(2)物體表面清理干凈,保持其平整、光潔、干燥。

(3)合理安排各工種施工順序,保證涂漆的施工環境無雜物、無灰塵。

(4)不準重復使用盛過不同型號、不同性能漆料的器具,需要時應將其殘留物清除干凈后再用。

2.3防止油漆表面起皺的措施

(1)選用質量好的漆料,不得隨意加入催干劑,嚴格控制漆科稠度。

(2)使用較硬的毛刷,涂劇應均勻,厚薄一致。

(3)避免在高溫或烈日下施工。

2.4防止涂料表面起粉的措施

(1)基層養護時間應符合要求,表面須干燥、干凈。

(2)按涂料出廠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稀釋,不得隨意加水。使用時應注意攪拌均勻,防止沉淀。

(3)選擇質量好的涂料。

(4)施工溫度應在1O℃以上。

2.5防止乳膠漆、丙烯酸脂涂料開裂及脫皮的措施

(1)清除基層油污雜質,基層要光潔、平整、干燥,含水率不得大于10%。

(2)須刷清油的基層不能忽略,尤其是在水泥抹面上,必須刷清油后再嵌批膩子。

(3)注意涂料內樹脂、膠質成份適當,待底涂料子透后,再刷面涂料。

2.6防止涂料膜干后不光亮的措施

(1)選擇質量好的涂料,并且不得任意加人稀釋劑。

(2)基層表面應批膩子,磨平磨光滑。

(3)必須在前遍油漆干透后再涂刷下遍油漆。

2.7防止涂層顏色不均勻的措施

(1)混凝土基層養護時間宜在28天以上,砂漿宜在7天以上,砂漿補洞的宜在3天以上。含水率控制在10%以內,混凝土或砂漿的配合比應相同。

(2)混凝土或砂漿的基層施工縫應留在陰陽角處或分倉縫處。

(3)基層施工應平整,抹紋應通/頃一致,涂刷前將表面油污等清理干凈。

(4)每批涂料的顏色科和各種原材料的配合比必須一致。

篇3

【關鍵詞】外墻;液態花崗巖;涂料;施工;質量控制

液態花崗巖外墻涂料是一種新型涂料,采用高分子樹脂聚合物、無機顏料和特殊助劑,將液態的水性樹脂提料包裹成膠裝的水性彩色顆粒,并均勻地懸浮在特定的水性乳液中,最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顆粒大小隨意的高分子液態膠狀的共聚物。它不但具有傳統花崗巖飾面石材的裝飾效果,更極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精簡了施工工序。傳統花崗巖飾面石材由于質地堅硬、外觀光澤,是常用的高檔建筑裝飾材料。但花崗巖自身自重大、施工復雜且施工過程中易脆裂,造成了其使用的局限性,特別是建筑節能、環保的不斷發展,要求在建筑物外墻上完全建立外墻保溫系統時,天然石材裝飾系統的弊端凸顯。但是作為新材料、新工藝,在施工過程質量把控是重點,應切實注重規范化操作,這樣才能展示液態花崗巖多彩的效果,有效保障施工質量。

1 液態花崗巖涂料概述

現階段,在工程建設施工建設過程中,外墻涂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外墻涂料不僅對建筑物的美觀性產生一定影響,而且能夠影響建筑物的施工質量。如果涂料的質量品質較差,不能與建筑物外墻很好的粘貼,一旦經過風吹日曬或受到惡劣環境的影響,很容易造成涂料脫落,使工程質量難以保障[1]。應用液態花崗巖作為涂料,能切實保障施工的工程質量,防止外墻墻面產生裂縫等現象,同時還有利于節能環保。概括來說,液態花崗巖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征:第一,液態花崗巖高仿花崗石,在色彩、外觀上極具觀賞性,使業主能夠真正滿意,甚至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第二,液態花崗巖質地相對較輕,在施工的過程中既安全又方便,同時還有利于施工質量控制。第三,液態花崗巖具有優良的性能,經濟環保而又耐用,同時還具有自潔功能,集諸多優點于一身,因而非常適合大范圍推廣使用。第四,液態花崗巖在使用的過程中,與天然花崗巖具有較為相似的效果,可以進行多種效果的變換,有效達到人們預期的目的。

2 外墻液態花崗巖涂料施工工藝

工藝原理:液態花崗巖涂料(也叫水包水多彩涂料)是由基礎涂料和兩種或以上不同顏色、大小及形狀各異的液狀或凝膠狀懸浮粒子,所組成的一種復合懸浮分散體涂料。本工程液態花崗巖原料主要由三種懸浮粒子(黃色、青色、綠色以及白色乳液)組成,底色為淺黃色。將不同顏色的懸浮膠結材料混配在一起,通過高壓噴槍噴射散開形成多彩花紋的花崗巖效果。其余各構造層與傳統水性涂料無異。

2.1 基層處理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首先應對基層進行處理,應將產生粉化、起皮及疏松等效果的基層進行全部清除。在清除之后,將建筑物外墻原有的結合層進行剔除,并對外墻進行檢查,看是否有空鼓現象發生[2]。一旦發現產生空鼓的部位,應先將砂漿進行剔除,然后在空鼓部位進行澆水,使其保持濕潤。澆水完成之后,利用水泥砂漿對空鼓部位進行修補,使其保持平整。外墻施工如下圖1所示。

圖1 外墻施工示意圖

2.2 刮抗裂聚合物砂漿

建筑物外墻經過初步的基層處理,應將抗裂砂漿用相關的工具刮大約2-3mm,在此過程中,為切實避免開裂,還應鋪設網格布,在網格布鋪設之后,利用抹子等工具讓網格布充分進入到砂漿之中,最后還應進行找平。

2.3 刮涂柔性耐水膩子

通常來說,對于墻面的修補,用柔性耐水膩子進行。在應用耐水膩子的過程中,應先進行找平,在找平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縫隙及孔洞,一般用填縫膠和膩子對其進行填補,以保證墻面平整。在此過程完成之后,等到膩子充分干燥,還應利用規格為240目的砂紙對膩子進行刮磨。

2.4 分格縫施工

通過分格線條對外墻涂飾顏色均勻隔斷區分,能夠很好的體現外墻漆不同顏色所體現出來的立面分隔效果。

施工前根據設計立面效果明確外墻分隔縫尺寸,利用繪圖軟件進行深化設計、重新排版,以保證立面分隔縫的均勻、統一。同時在施工之前根據涂料施工圖對分隔縫的排版進行二次設計,提升整體品質、提高施工效率。

先在墻面上根據設計分縫排版、彈線,用黑色涂料打底,寬度3cm,在黑色涂料上貼紙膠帶。為保持垂直風格縫不發生偏斜,應對其進行吊直。

2.5 專用抗堿底漆的涂刷

在涂刷底漆之前,應對基層進行打磨,使基層保持水平[3]。應注意毛滾一定要干凈,在底漆涂刷的過程中,應確保涂刷過程中的規范化操作,使底漆均勻在涂刷在基層之上。

2.6 液體花崗巖的噴涂

液態花崗巖面漆施工,為整個施工工藝的核心部分。

(1)噴涂前必須根據材料特性對工人做好噴涂手法培訓。調節好搶的壓力,嚴格統一按照“兩走一掃”的原則噴涂,即橫、豎向走一道,再掃噴一道。

(2)特殊的造型應首先作針對性培訓,并指派專人噴涂。

(3)墻面陰角、線條陰角應由里至外噴一道,在由外至里噴第二道,嚴禁涂料在陰角處堆積,影響感官質量。

(4)墻面陽角、線條陽角及立面應沿陽角線或線條的方向來回兩次噴涂成型。

(5)噴涂的成活以顏色一致、不發花、不透底為標準。

(6)現場攪拌不能用機械攪拌,把桶封閉好,放倒,來回滾動幾圈,使調漆均勻。

(7)噴槍與墻面的角度控制在90°,角度允許15°傾斜。

2.7 噴涂罩光清漆

只有液態花崗巖噴涂完成之后,才能進行罩光清漆的噴涂。在噴涂的過程中,應切實規范化進行,有效避免流掛等現象的出現。在進行罩光之前,還應切實注意細粉末的清理,這樣才能使罩光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避免使用稀釋劑,噴涂中應盡量使噴涂保持均勻,切實避免漏噴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2.8 修整

在噴涂完成之后,扯掉紙膠帶露出分格縫涂料顏色,對外墻涂料還應切實加強對涂料的修整。通常來說,修整分為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即修整貫穿于施工的整個環節,在噴涂的過程中,不斷進行修整。第二種方法為分項修整,即在小的項目完成之后,對其進行修整。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應切實保障修整起到應有的效果,使液態花崗巖充分發揮其應用的作用。

3 外墻液態花崗巖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通過本項目樣本區外墻液態花崗巖涂料施工后得出其質量原因主要表現有:大面施工與確定的小樣有差異(斑點色彩分布與顏色),斑點顏色的分布不均勻,噴槍壓力過大導致懸浮顆粒被打散,有流墜、泛花現象嚴重,排版不均、分格縫線條不順直,接槎明顯、有色差,涂料被污染等原因導致外立面達不到花崗巖多彩斑點的紋理效果。鑒于以上施工方案的原因項目部專門成立了提高外墻液態花崗巖施工涂料QC小組,認真開展QC活動,從各方面查找原因,并提出解決的方案,從而達到豐富的外立面施工效果

3.1 質量驗收標準

在噴涂施工完成之后,驗收環節應遵循以下標準:第一,應切實注意觀察噴漆顏色,看不同區域的顏色能否保持一致,觀察顏色是否均勻。第二,應對噴漆光澤進行檢驗,觀察光澤能否保持一致。必要時可以用手去觸摸,看噴漆是否光滑。第三,在質量驗收的過程中,應切實避免皺皮、裹棱等現象的出現。第四,應切實保障分格縫保持平直,按照規范要求,偏差不應大于1mm。

3.2 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在噴涂施工過程中,應切實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使用相關的機具和設備之前,應先熟悉使用規范,液態花崗巖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對其攪拌均勻,在使用完成之后,應對涂料密封。第二,在施工的過程中,惡劣天氣環境條件下,應及時回避,如暴風、大雨等。第三,在施工過程中,應切實做好噴涂工具的保養,在使用完畢之后,應注意對其妥善保管。第四,工程施工之前,還應保障項目周圍環境較好,避免灰塵對施工造成的影響。第五,在噴涂施工過程中,應切實避免門窗等部門的污染。

4 結語

本文淺要分析探討外墻液態花崗巖涂料施工質量控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點看法。在外墻施工中,液態花崗巖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涂料,該涂料具有成本低、施工安全、節能環保等優良性能。在施工的過程中,應切實加強質量方面的控制,這樣才能使房屋更能滿足人們的居住要求。

參考文獻:

[1]周瑜.外墻液態花崗巖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房地產導刊,2015(1).

篇4

在第二年7月份,開始發現該工程幾棟樓外墻涂料表面發生不同程度的裂紋,裂紋的形態各異。3#樓東山墻面局部出現較嚴重的豎向裂縫和水平裂縫而且都在分層樓板的位置,另外9層和10層中間部位發生局部外突現象。6#樓的東山墻出現間距大致相等的水平裂紋,外觀非常不好。7#樓西大山局部出現比較嚴重的龜裂。當時工程距交工驗收還有一個月時間,針對此情況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召開專門的會議,會議決定針對裂縫情況必須馬上采取“解剖”的方法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保證工程順利交工。

經過“解剖”檢查發現3#樓東山墻局部豎向及水平裂縫嚴重的原因是該處板的豎向拼縫和水平接縫處沒有按照要求設置300mm寬的附加鋼絲網,外墻保溫板采用的是鋼絲網架聚苯板,受溫度變形影響較大,兩側的板隨著熱脹冷縮引起面層的抗裂砂漿發生斷裂,致使涂料面層產生裂紋。局部外凸處是外腳手架挑梁預留洞(尺寸為150×250)用細使混凝土灌實后外側沒有用同材質的聚苯板進行封堵,而是采用發泡膠填平,厚度達90mm。它與面層的熱膨脹系數不一致導致因熱脹冷縮引起面層開裂。6#棟樓出現均勻水平裂縫處是因為工人工作不認真,玻纖網沒有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搭接而是拼接,這樣經過溫度變形后基層抗裂砂漿沿網的拼縫處裂開導致面層涂料出現裂縫。7#樓西大山出現龜裂處是因為外墻面局部不平找補時未按照交底要求使用膠粉聚苯顆粒,而是直接用抗裂砂漿,這樣加上面層抹的抗裂砂漿厚度達到20~30mm,而抗裂砂漿本身配料用的骨料又比較細,抗裂性能無法抵抗其溫度變形產生的應力,所以發生開裂。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項目部研究制定了一下處理方案:

1.3#樓東山墻保溫板豎向裂縫處將接縫兩側150mm范圍內抗裂砂漿用切割機割開并剔掉,附加300寬與保溫板自帶鋼絲網相同直徑的鋼絲網并與兩側綁扎牢固。然后用抗裂砂漿先將這些部位抹平。工字鋼挑梁預留洞處先去掉面層抗裂砂漿和發泡膠,然后用膠粉聚苯顆粒將挑梁洞口外側抹平,在外側附加一道500×500的玻纖網。然后將東山墻滿刮一遍抹面干粉內襯加強型玻纖網,厚度控制在3mm左右,使玻纖網似露非露。然后面層按照程序刮膩子、刷外墻涂料。

2.6#樓東山墻開裂處先將玻纖網拼縫處附加一道300寬的玻纖網,然后墻面滿刮抹面干粉一遍內襯加強型玻纖網,厚度3mm左右,使玻纖網似露非露。然后面層按照程序刮膩子、刷外墻涂料。

3.將7#樓西山墻面裂縫部位的抗裂砂漿剔鑿掉,然后清掃聚苯板表面,刷界面劑,將不平處用膠粉聚苯顆粒找平,留出10mm抹抗裂砂漿,抗裂砂漿抹完后把西大山滿加一遍加強型玻纖網襯于抹面干粉中,厚度3mm左右,然后按照程序刮膩子、刷涂料。

本工程正式驗收已過去5個月了,原來處理過的地方沒有再出現任何裂縫,證明處理方法是有效的。吸取教訓總結出聚苯板外墻面裂縫的預防措施并作為本公司的通用工法執行:

1.樓層放線需準確,放完每一層線后都要從上到下掛通線檢查,以保證外墻面的垂直度,減少裝修時找平的厚度。

篇5

關鍵詞:外保溫 砂漿貼飾面磚 施工工藝 試驗

Abstract: With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continue to increase, building maintenance structure heat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have also been increasing, in cold regions, within the external wall insulation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eliminated; exterior insul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study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mortar paste decorative tile process experimental.

Key words: exterior insulation mortar plaster; t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est

中圖分類號:U215.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當前可持續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成為國家建設的基本原則,建筑節能技術不僅是衡量國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也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產生重大作用。我國建筑能耗高于發達國家,主要表現在建筑物保溫與供熱系統狀況差,故外墻外保溫受到了高度重視,大力推廣外墻保溫技術不僅可以提高人民居住舒適度,還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工藝試驗的必要性

在歐美發達國家,建筑外墻采用高級涂料裝飾的占到 90%,日本高層建筑采用外墻涂料的約占 80%,他們所采用的中高檔涂料,耐久性長達 10~20 年,有的用期更長。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立法規定,高層建筑不允許用面磚裝飾。

在我國,建筑外墻涂料在建筑外墻裝飾材料比重偏低,主要由于:我國涂料質量偏低,在市場上還沒有一種高性能涂料來適合中國的市場要求,一般涂料使用 2~3 年就出現失光、褪色、剝落、起皮、粉化等老化現象,嚴重影響了外墻裝飾效果。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低檔裝飾的消費心理;我國環境污染嚴重,對外墻裝飾的耐久性、防污性要求更高,而外國涂料由于沒有考慮到我國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在涂料設計上沒有考慮其耐久性和防污性的要求,致使中國市場上無論是外國品牌還是國內品牌至今還沒有出現能起主導主用的外墻涂料品牌。我國國內工程工期一般較緊張,如用外墻涂料,很容易因工期問題導致基層處理不當或工藝處理不當而造成的缺陷,而涂料面層最大的弊端就是如有一小部分出現返工處理,對整個外立面影響會較大,后期修補上的涂料幾乎無法做到與其他部位的效果一致,涂料外墻常常出現如地圖般修補痕跡的就是經局部修補造成的色差。

目前市場上新型材料層出不窮,而目前廣東地區對外保溫砂漿,尤其是保溫層外貼飾面磚工程成功案例還不多。GB50411-2007《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DBJ15-65-2009《廣東省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都提到:“外墻外保溫工程不宜采用粘貼飾面磚做飾面層;當采用時,其安全性與耐久性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飾面磚應作粘結強度拉拔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設計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工藝試驗能更好地了解各種新材料的特性及施工工藝,能更好地對管理人員及工人班組進行技術交底。

另外存在的客觀現實是,我國建筑陶瓷的產量居世界第一,面磚裝飾具有比涂料飾面裝飾耐污能力強、防水性能好、色澤耐久性更好等優點,傳統上國內用面磚作為外飾面的建筑比例又相當高,因而外墻外保溫飾面層不可能單一停留在以涂料飾面為主的做法上,市場希望有多品種、多裝飾效果的裝飾面層問世。為更深入地推進建筑節能工作,進行外墻外保溫系統飾面粘貼面磚技術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試驗的目的

在建筑外墻外保溫砂漿保溫層上粘貼面磚,其安全性要求較高。由于外墻外保溫系統垂直荷載為零,一般情況下粘貼飾面磚主要考慮保溫系統內各層材料的粘結強度是否滿足國家規范標準規定值。但是,由于外保溫系統內置密度較小、強度低的保溫層,其形成的復合墻體基底呈軟質的特性。同時,由于外保溫系統置于主體結構的外側,熱應力、火、水或水蒸汽、風壓、地震等外界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其表面,需要采取相應的安全加固措施,使建筑物和保溫系統本身保持必要的安定性,避免出現飾面磚起鼓、脫落等質量事故。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作為保溫材料的保溫砂漿與墻體基底、抹面層砂漿的粘結強度問題。在國外由于普遍采用建筑涂料作為建筑外墻裝飾,裝飾層質量較輕,不存在外飾面掉落的擔憂。但在國內由于習慣上采用飾面磚作為外墻裝飾,裝飾層質量較大,且國內采用外墻外保溫的建筑多為高層建筑,外裝飾層承受的自重、地震作用、風荷載都較大。因此在外墻外保溫上采用飾面磚或其他重質石材作為外裝飾時,在全面鋪開施工前進行工藝試驗是確保整個外保溫體系安全可靠的保證。

3.試驗方案的提出及設計

在外墻外保溫墻面上粘貼面磚,首先要考慮的安全因素,總結如下:

(1)改善面磚粘貼基層的強度,保證面磚個體不至于脫落。

(2)必須使外保溫系統形成一個整體,轉移面磚飾面層負荷,確保外保溫層不會因軟底保溫層發生徐變而脫落。

(3)采取可靠措施,保證面磚個體之間不會因為熱脹冷縮等因素而脫落。針對第一個問題,面磚個體脫落問題,檢驗方法參考以下幾本規范:依據《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JGJll0-2008 中式樣方法檢驗,合格判定指標為 0.4MPa。

而《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中薄抹灰涂料體系中抗拉強度試驗方法判斷指標為:抹面層與保溫層的拉伸粘結強度不得少于 0.1MPa。在《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JG158 一 2004 中第 6.1.10 條飾面磚粘接強度系統成型 56d 后,按 JGJll0-2008 的規定進行飾面磚粘接強度拉拔實驗。斷縫應從飾面磚表面切割至抗裂防護層表面(不應露出熱鍍鋅電焊網),深度應一致。

為確定抗拔飾面磚切割界面的選擇,可選取不同切割完成面來進行對比試驗;對不同規格的面磚,(常用規格為 45mm×45mm 及 45mm×90mm)分別進行對比試驗。齡期為 28d。另再與普通砂漿外墻飾面抗拔做對比。

4.試驗方案的實施

根據抗拔試驗切割至抗裂層(抹面層)及切割至基層,針對不同規格的飾面磚,我們做了對比試驗(保溫層采用無機砂漿)。

5.試驗方案的分析對比及結論

由對比試驗可以看出以下結論:

(1)確定切割完成面很重要,切割至粘結層的幾組試件,只有一組不合格,比切割至基層的合格率高很多,且抗拔力明顯高于切割至基層的兩組。

(2)只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對大面磚進行切割,減少對周邊粘結層的擾動,面磚規格影響對試驗結果影響不大。

(3)即使是切割到粘結層,仍然有一組試件不合格,說明外保溫外貼飾面磚的確是值得注意的一個關鍵工序,工藝上稍微不注意就會造成不合格,必須嚴格控制各個施工工序,確保外保溫系統的安全性。

(4)保溫層確實是整個系統中相對薄弱的環節,在以往使用聚苯顆粒保溫層的項目中,如在保溫層斷裂的,抗拔強度只有 0.1MPa 左右。因此應在加強處理措施下,經成型 56d 后,切割至加強抹面層表面,合格判斷標準按 JGJ110-2008 中 6.0.1 規定進行判定“每組式樣平均粘結強度不應少于 0.4MPa;每組可有一個試樣的粘結強度小于0.4MPa,但不應少于 0.3MPa。”

6.結語

通過不同工況下的對比試驗,得出外保溫粘貼飾面磚的關注點:必須做好基層處理;對操作工人做好交底,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施工;外保溫層必須每層做好隱蔽驗收;飾面磚抗拔試驗應切至抹面層(不斷鋼網)。

參考文獻:

[1]劉新玉.“東莞御花苑”工程外墻保溫砂漿施工技術[J] .建筑施工,2009.9

篇6

關鍵詞:外墻滲漏;原因;預防措施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廣泛推廣范圍越來越廣,外墻飾面磚、外墻涂料得到廣泛使用。但由于建材、設計、施工等因素,造成近年來建筑物外墻滲水現象普遍,嚴重地影響到建筑物的裝飾效果、耐用年限。外墻滲漏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它涉及到設計、材料、施工、使用等多個環節。筆者現根據近年來對工程外墻滲漏的經驗總結,分析外墻滲漏產生的原因,并簡要地介紹其預防措施。

2、外墻滲漏原因分析

引起建筑外墻滲漏的原因很多,有環境氣候因素、設計失誤、選材不當、施工工藝不規范、細部做法不認真、交付使用后裝修不當等因素,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2.1環境氣候因素造成的滲漏

南北各地氣候及環境因素差異較大,北方干旱寒冷多風,在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臺風、暴雨多的季節,多高層建筑的護墻體風壓最大可達700Pa。這種情況下建筑設計一般只注重房屋的整體安全性考慮,而忽視了必要的防水設計措施,由風壓造成的溫度應力使表面微小的變形長期累積作用,墻面終會產生微縫會逐漸擴大。同時雨水在較大沖擊壓力下滲透能力很強,即使在墻表面排水暢流的情況下,也會在既有裂縫的薄弱部位在壓力下滲入產生滲漏進入內墻。而北方地區早期墻面滲漏水,若在負溫環境下出現凍脹作用是很正常的,凍融作用能引起及加劇外墻的開裂嚴重,逐漸形成面積較大的滲漏。

2.2 設計因素

① 現在的很多設計方案,設計者不設窗楣線和滴水線,只做鷹咀構造,窗一般置于墻中,所以雨水在風力及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越過鷹咀線,造成漏水。

② 有些設計外墻飾面磚設計成拼縫,磚之間就沒填縫材料,更易造成漏水。

③ 外墻飾面為涂料的,缺少保護層,由于溫差變化大,涂料層和抹灰層的冷縮熱脹比較頻繁而產生裂縫,而設計對此類墻面沒有具體的抗裂要求。

2.3 材料方面的原因

① 墻體材料。一方面,由于使用了新型的墻體材料(如加氣混凝土砌塊等),但缺乏相應的經驗,造成了滲漏;另一方面,現在建筑多為框架的結構,外墻磚僅起到填充作用,而由于實心紅磚的溫度膨脹系數是混凝土的2倍左右,在溫差作用下,磚與混凝土柱之間容易出現裂縫,引起滲漏。

② 外墻裝飾材料。如現工程多采用的外墻飾面磚是不透水性材料,其粘結材料一般為水泥漿,灰漿的不飽滿或勾縫水泥漿也易形成空腔,形成細小的裂縫,這樣水在風壓的作用下就可鉆進飾面磚內的空腔,造成滲漏。

③ 外墻抹灰。現在外墻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漿,其強度、剛度均比磚墻高出甚多,再加上外墻因結構垂直誤差,用抹灰厚度去調平的因素,使得外墻抹灰層常出現開裂現象。

④ 鋁合金窗鋁。推拉窗底框內緣板沒高過外緣板,水在風作用下也易越過導軌,進入室內;鋁材之間接縫沒用扣接,也沒用密封膠密封,造成雨水沿這些孔洞進入框內空腔而滲入墻身,引起漏水。

2.4 施工方面的原因

① 墻體砌筑質量不良,在磚砌體的諸種質量通病中,影響外墻滲漏的原因有:磚層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足80%,豎向灰縫無砂漿(空縫或瞎縫),為雨水滲漏預留了內部通道;框架結構中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時,未經停歇,即砌斜磚頂至梁、板底,以后隨著砌體因灰縫受壓縮變形,造成墻體下沉,斜砌磚體與梁、板間形成間隙,外墻抹灰或刮毛時,在此間隙處形成裂縫。

② 外墻洞口處理不當,上料口封堵砌筑時,與原有洞口接搓不嚴;工程竣工后,住戶在墻體上鑿取空調管洞、太陽能熱水器管孔、排氣扇孔洞等,造成墻體及外粉裂縫。由于條件的限制,住戶及裝修者,無法對此進行認真的處理;

③ 外墻抹灰層一次性打底太厚或為保證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適當加強措施而產生裂縫;外墻大面積打底而基層未設分格線,產生不規則收縮裂縫。

④ 鋁合金或塑鋼窗框與墻體連結不牢固,密封不嚴墻體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設計要求,窗框與墻體間的間隙未能認真處理,間隙太小,無法填充材料;間隙過大,填充不實;窗框與墻體固定不牢,致使窗子在風荷載作用下產生位移,而使密封材料產生裂縫;窗安裝后,沒有在窗框外側與墻體的連接部位進行密封或密封失效;窗框材料與墻體材料熱膨脹系數不同,窗框與墻體連接處易產生細小裂縫。

3、外墻滲漏防治措施

3.1 設計層面的預防

① 外墻的設計要求具有防水概念和功能設定,并在設計圖紙上明確分隔縫留置。

② 對外墻涂料飾面要進行打底砂漿和涂料層的抗裂措施。

③ 工程要有伸縮縫、變形縫的設計及其防水細部要針對施工實際的可行性確定等。

3.2 重視材料的質量控制

① 對關鍵主材如鋁合金、粘結密封材料等,應檢查材質檢驗合格證明,抽取樣品進行產品質量的復檢,以杜絕規格、質量不合格的材料進場。

② 砌筑材料要選擇信譽較好的生產廠家,所用材料要有出廠合格證。在施工使用前,對砌筑材料要進行抗拉、抗壓強度試驗,達到強度標準的方可使用。拌制砌筑砂漿應選用潔凈的中砂,并嚴格執行設計配合比。

③ 對進入現場的外墻面磚要嚴格按規范抽樣進行復試,復試不合格的面磚不得用到工程上。對面磚進行逐塊挑選,將有外觀缺陷的面磚(如開裂、缺角等)剔除掉。

3.3 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施工過程是防治滲漏的重要階段。施工單位應加強員工的質量意識,加強過程控制,嚴格按設計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并對外墻易發生滲漏的部位進行實行關鍵部位專人負責制度。

① 砌筑用磚和砂漿的質量及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宜用混合砂漿砌筑(基礎以上)。砌磚前應提前一天把磚澆水濕潤,使磚的含水率達到20%左右,墻體砌筑時灰縫的厚度、飽滿度及墻體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均應符合規范要求。框架填充墻磚砌體與梁接合部位必須按設計與構造要求配置拉結筋,框架梁底與磚墻頂面接觸處應待墻體自然沉降穩定后(不能少于一周),再用斜磚擠漿封堵密實。

② 外墻上的門窗洞口、腳手架眼、預留洞口、窗套、落水管等細部要特別注意,應嚴格遵照設計及施工規范進行施工,這些部位都是防滲漏的薄弱點。

③ 防止抹灰基層產生裂縫,首先要保證外墻打底不得太厚,對局部太厚處要采用鋼絲網來加強。其次外墻打底應分次、分層,打底在終凝前要防止曝曬或雨淋,加強養護。做好分格線,特別在裝飾面層為無分格線的面磚、馬賽克等外墻上打底也應在適當位置留置分格線,用油膏填縫后,方可施工上面層。

④ 外墻鋁合金、塑鋼窗框四周的防滲處理:鋁合金、塑鋼窗框四周要采用松散材料(如礦棉條、玻璃絲棉條等)或化學泡沫劑,進行分層密實封填,外墻抹灰時窗洞外側靠框邊處必須預留深5mm,寬5—8mm的槽口,以保證密封膠的粘結性和密封性。填嵌密封材料的槽口基層必須干燥并清理干凈,密封膠應均勻地填滿槽口,表面不得有縫隙、氣孔等。

篇7

論文關鍵詞:房屋;外墻滲漏;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TV697.3+2 文獻標識碼: A

1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墻體改革的實施以及新型墻體材料的廣泛推廣范圍越來越廣,外墻飾面磚、外墻涂料得到廣泛使用。但由于建材、設計、施工等因素,造成近年來建筑物外墻滲水現象普遍,嚴重地影響到建筑物的裝飾效果、耐用年限,并困擾著用戶的使用。筆者現根據近年來對工程外墻滲漏的經驗總結,分析外墻滲漏產生的類型、原因,并簡要地介紹其防治措施。

2 建筑外墻滲漏的類型

2.1 磚混結構外墻裂縫引起的滲漏

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磚砌體結構的線膨脹系數不一致,在相同溫度環境下,前者的伸縮值要比后者大,當外墻砌體抗剪強度不夠時就會引起墻體開裂。

2.2 混凝土外墻裂縫引起的滲漏

由地基不均勻沉降、溫度變形引起的混凝土開裂,其表面的蜂窩、麻面、孔洞如處理不當易引起滲漏。

2.3 砌體外墻縫隙引起的滲漏

框架結構的填充外墻、腳手架眼填塞不實、穿墻管線等部位塞灰不嚴密,都會留下滲水通道,造成砌體滲漏。

2.4 外墻裝飾面施工質量不良引起的滲漏

在施工前沒有按施工要求堵塞墻體上的空洞和縫隙;飾面磚勾縫用砂漿標號太低、勾縫不認真;飾面磚粘貼不實,出現空鼓,形成儲水囊均會引起滲漏。

2.5 基層過濕、過干裂縫引起的滲漏

飾面抹灰時由于澆水過量,在基層有浮水的情況下就急于抹面,容易產生流墜開裂;澆水不勻,局部干濕差別過大,面層也會因干縮不勻而產生裂縫。

3 外墻滲漏的原因分析

3.1 建材的原因

(1)墻體材料。一方面,由于使用了新型的墻體材料(如加氣混凝土砌塊、空心黏土磚或空心水泥磚等)但缺乏相應的經驗,造成了滲漏;另一方面,現在建筑多為框架的結構,外墻磚僅起到填充作用,而由于實心紅磚的溫度膨脹系數是混凝土的2倍左右,在溫差作用下,磚與混凝土柱之間容易出現裂縫,引起滲漏。

(2)外墻裝飾材料。如現工程多采用的外墻飾面磚是不透水性材料,其粘結材料一般為水泥漿,灰漿的不飽滿或勾縫水泥漿也易形成空腔,形成細小的裂縫,這樣水在風壓的作用下就可鉆進飾面磚內的空腔,造成滲漏。

(3)外墻抹灰。現在外墻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漿,其強度、剛度均比磚墻高出甚多,再加上外墻因結構垂直誤差,用抹灰厚度去調平的因素,使得外墻抹灰層常出現開裂現象。

(4)鋁合金窗鋁。鋁合金窗臺最低處沒有泄水孔,讓進了鋁材空腔的水自動流出;推拉窗底框內緣板沒高過外緣板,水在風作用下也易越過導軌,進入室內;鋁材之間接縫沒用扣接,也沒用密封膠密封,造成雨水沿這些孔洞進入框內空腔而滲入墻身,引起漏水。

3.2 設計的原因

(1)現在的很多設計方案,設計者不設窗楣線和滴水線,只做鷹咀構造,窗一般置于墻中,這樣外窗楣就只有5-6cm,所以雨水在風力及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越過鷹咀線,造成漏水。

(2)有些設計外墻飾面磚設計成拼縫,磚之間就沒填縫材料;更易造成漏水;女兒墻根部是易開裂的部位,如果設計一道反梁,女兒墻磚墻砌在其上,則會減少女兒墻根部開裂造成的漏水。

(3)外墻飾面為涂料的,缺少保護層,由于溫差變化大,涂料層和抹灰層的冷縮熱脹比較頻繁而產生裂縫,而設計對此類墻面沒有具體的抗裂要求;外墻預留洞口沒有防水設計,往往也是漏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施工的原因

(1)施工不當引起裂縫。在砌體施工中沒有嚴格按施工規范,砌筑砂漿不飽滿;砂漿的強度不達標或干磚上墻,使砂漿中的水分磚吸收,造成砂漿強度偏低,從而磚與砂漿分離;砌體墻面、凝土墻面等基層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沒有清除干凈使打底砂漿與基層粘結力差;在干粘石、水刷石施工時,有時由于拍打過分出現翻漿或面層流動滑動而產生裂縫;陽角結合處,由于抹灰時間間隔過長、操作方法不當,封口結合不好等原因引起的裂縫。

(2)混凝土構造柱與磚墻結合處滲水。在梁柱與磚墻交接處由于砂漿不飽滿而產生縫隙,并且鋼筋混凝土線脹系數比磚墻約大1-2倍,在相同溫度下兩者變形不同,交接處漏放拉結筋,就會產生裂縫引起滲漏;框架結構外墻砌磚梁底、墻體與柱之間的連接部位嵌填未密實,此處是漏水的多發區;打底砂漿標號過高或太低,光滑基層不毛化、基層澆水濕潤不足,均會導致開裂。

(3)外墻飾面磚和打底層砂漿粘結力不足。外墻面沒有留置分隔縫;穿過外墻的管道和預留沒作仔細的密封處理;外墻窗安裝沒做好防水密封處理;飾面磚縫多采用擦縫形式,灰漿難以進入飾面磚內;磚縫存在不密實,有砂眼、孔洞、開裂;外墻抹灰層一次性太厚,又未采取適當加強措施而產生裂縫。

(4)在粘貼瓷磚時,由于施工時砂的密實性和飽滿度不夠,形成許多相通或不相通的空腔,雨水進入后便形成了蓄水腔;貼面瓷磚是在高溫條件下燒結而成,本身具有密實性,通常情況下具有不透水性,但是由于勾縫不密實,雨水通過瓷磚勾縫處的微裂縫會慢慢地滲透至建筑物的內部,產生局部的滲漏,導致室內墻壁潮濕的情況。

4 外墻滲漏的預防措施

4.1 設計層面的預防

(1)外墻的設計要求具有防水概念和功能設定,并在設計圖紙上明確分隔縫留置。

(2)對外墻涂料飾面要進行打底砂漿和涂料層的抗裂措施。

(3)工程要有伸縮縫、變形縫的設計及其防水細部要針對施工實際的可行性確定等。

4.2 對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

(1)施工技術人員要對工人進行技術介紹,同時加強檢查。如在砌筑前要對磚澆水,嚴禁干磚上墻;嚴格控制砂漿配合比,保證砂漿飽滿度。

(2)對砌筑工程質量的基本要求是: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灰縫均勻、上下錯縫、內外搭砌、接槎牢固。

(3)施工人員要加強砌磚工程質量檢查,要求每一皮磚的灰縫橫平豎直、厚薄均勻。豎向灰縫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和假縫。

4.3 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1)墻體砌筑。嚴格控制砂漿配合比,混合砂漿中強化使用石灰膏;加強框架柱與墻體交接處的施工;確保砌筑砂漿飽滿度;外墻磚外側需隨砌隨收縫,保證灰縫密實;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米;外墻砌體的轉角處和內外墻交接處應同時砌筑,不能采用留垂直凹槎或凸槎接口的砌筑方法;避免頂層窗下八字裂縫、豎向裂縫出現,采用在頂層窗臺加通長配筋混凝土封頂窗盤的方法,增強剛度,消除裂縫。

(2)抹灰層。基層必須處理干凈,尤其是殘存木屑,并提前1天澆水濕潤基層;混凝土面必須毛化處理;不同材料墻體交接處必須掛加強網處理,避免受溫度變化收縮不均勻影響而產生裂縫;罩面成活后第2天澆水養護,堅持7天以上;當抹灰層總厚度不小于35mm時,嚴格按施工技術措施執行;外墻抹灰的接槎,應留在與墻柱、墻梁、剪力墻和樓面的接縫處錯開3-5cm的部位。

(3)貼磚施工階段。抹灰前墻面澆水濕潤透,砂漿具有好的和易性和粘結強度,底層砂漿與中層砂漿合比應基本相同;采用防水防滲漏彩色填縫料進行外墻磚填縫;鑲貼時,在面磚背后滿鋪粘結砂漿,鑲貼后,用小木槌輕輕敲擊,使之與基層粘結牢固;貼完每一皮后須將磚上口灰刮平;收縫時使用圓形器具推縫,并要求磚縫光滑平順,嚴禁有砂眼、孔洞;飾面塊材在使用前清洗干凈,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使用;外墻鑲貼飾面塊材要牢固。

(4)外墻涂料飾面。控制好基層的齡期、含水率及堿度,保持基層表面干凈;底層抹灰砂漿和涂料底層膩子需摻加抗裂纖維,底層膩子使用耐水膩子;避免陰雨天或潮濕環境下噴涂作業。

(5)屋面、女兒墻、露臺及浴廁外墻等混凝土翻邊要求與樓面混凝土一次成型,高度120-150 mm;伸縮縫兩側的墻體隨砌隨抹灰;頂部需按圖紙或圖集大樣封蓋;外立面按圖集或圖紙大樣處理;穿墻管道需設置套管,套管應里高外低。

5 結語

外墻滲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產生外墻滲漏。 外墻滲漏是建筑工程質量通病,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只要嚴格切實按規范、規定執行,認真核實每一個步驟,同時積極學習、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就能有效地控制外墻滲漏問題。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完善方法,努力解決建筑工程外墻滲漏這個質量通病。

[1]邵英秀.建筑工程質量事故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篇8

關鍵詞:房屋建筑;外墻滲漏;治理措施;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房屋建筑工程墻體改革及新型墻體材料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外墻飾和外墻涂料的應用范圍更為廣泛。由于設計、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等方面的因素,導致建筑結構外墻滲水現象非常嚴重,嚴重地影響了建筑結構的美觀度和耐久性。因此,正確認識當前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問題及其原因,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應對,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問題及原因分析

據調查顯示,造成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問題的原因很多,總結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材料方面的原因

墻體材料: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使用了加氣混凝土砌塊、空心水泥磚以及空心黏土磚等新型的墻體材料,再加上缺乏施工經驗,最終導致滲漏病害。當前我國房屋建筑主要以框架結構為主,外墻磚只是起到填充作用,尤其是實心的紅磚溫度膨脹系數一般是混凝結構的兩倍左右,在一定的溫差作用下,混凝土柱與磚之間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裂縫,進而引起滲漏。

外墻裝飾材料:當前我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外墻飾面磚,由于透水性不好,粘結材料多為水泥漿材質,灰漿不飽滿或者勾縫水泥漿都會形成空腔,進而形成一些細微的裂縫。在風壓的作用下,水分會鉆進飾面磚內的空腔之中,進而引發滲漏。

外墻抹灰:通常情況下,外墻抹灰主要采用的是水泥砂漿材料,其結構強度與剛度都比普通的磚墻高,加之外墻結構存在著一定的垂直誤差,用抹灰厚度去調平的做法導致外墻抹灰層很可能出現裂縫問題。

鋁合金窗鋁:由于鋁合金窗臺的最低處可能沒有設置排水孔,鋁材空腔內的水很難自動流出來;推拉窗的底框內緣板比外緣板低,大量的水分在風的作用下可能會越過導軌進入到室內;鋁合金材料之間的接縫不緊密,可能也沒有使用密封膠對其進行密封,因此導致雨水沿著孔洞進入到框內的空腔,滲入到墻身而引起滲漏病害。

2、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引起的裂縫:砌體施工過程中因沒有嚴格的按規范要求進行,基層面灰塵、污垢以及油漬沒有徹底的清理干凈,導致使打底用的砂漿與砌體基層之間的粘結力比較差;干粘石及水刷石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拍打力度太大可能引起翻漿或者面層流動的滑動,進而導致裂縫的出現:在陽角結合位置,由于抹灰的時間間隔太長,加上操作方法不合理,因此導致裂縫病害的出現。

構造柱和磚墻結合位置滲水:磚墻與梁柱的交接處因砂漿灌注不飽滿而引起縫隙病害,且鋼筋混凝土的線脹系數也比普通的磚墻大一倍以上,因此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二者的變形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尤其是交接位置的漏放拉筋,可能會產生裂縫,進而引起滲漏問題;外墻砌磚梁底與墻柱之間的位置嵌填不密實,造成嚴重的滲漏問題。

外墻飾面磚與打底層砂漿之間的粘結力問題:由于外墻面上沒有設置分隔縫,外墻穿通管道與預留沒有做細致的密封處理,再加上外墻窗安裝時沒做好有效的防水密封處理,最終導致滲漏病害。此外,飾面磚縫主要采用的是擦縫的形式進行施工,使得灰漿難以有效的進入到飾面磚之中;磚縫存在著不密實的現象,砂眼、開裂和空洞問題嚴重。

粘貼瓷磚:由于房屋建筑外墻施工過程中的用砂飽滿度不足,進而形成很多相通或者不相通的孔洞,當雨水等進入其中以后就會形成一個蓄水腔,進而引發滲漏病害。

貼面瓷磚一般都是在高溫的條件下長期燒結而成的,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密實性,透水性不好,但由于其勾縫時沒有做密實處理,導致雨水經瓷磚勾縫位置的微裂縫隙慢慢滲透到建筑結構的內部,進而產生局部滲漏病害,并不斷的擴展開來。

二、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防治策略

基于以上對目前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筆者認為,在合理選取施工材料的基礎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具體如下:

1、墻體砌筑

在墻體砌筑過程中,要嚴格的控制砂漿的配合比例,在混合砂漿中一定要強化石灰膏的使用;加強墻體與框架柱交接位置的施工質量控制,確保砌筑過程中所用的砂漿飽滿度良好。在外墻磚的外側施工過程中,要注意一邊砌筑一邊收縫,主要就是要保證灰縫的密實性。一般而言,砌體的每天砌筑高度應當控制在1.8米以內,外墻砌體轉角位置與內外墻之間的交接位置要同時進行砌筑,避免用留垂直凸槎或凹槎接口的方法進行砌筑;同時,頂層窗下出現八字裂縫或者豎向裂縫時,可對頂層窗臺加配筋混凝土的方法進行施工,以增強其剛度。

2、抹灰施工

在進行抹灰施工之前,基層一定要處理干凈,不能殘存任何的木屑碎渣,提前一天澆水,將基層濕潤。同時還要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毛化處理,不同材料的墻體交接位置要掛上加強網,以避免受溫度的影響而引起收縮性裂縫的出現。罩面完成后的第二天要對其進行澆水養護,持續七天以上方可完工;如果抹灰層的總體厚度小于三十五毫米,則應當嚴格的安裝施工技術和相關措施進行執行。外墻抹灰接槎時,應當預留在與梁、墻柱、剪力墻以及樓面接縫位置,并錯開3至5厘米。

3、瓷磚施工

在進行貼磚施工過程中,抹灰前的墻面要進行充分的澆水濕潤,同時還要保持砂漿的和易性與粘結強度良好,底層與中層的砂漿混合比例應當基本一致。實踐中可采用有效的防滲漏彩色填縫料對外墻磚進行填縫,面磚背后滿鋪粘結砂漿,鑲貼完成后可用小木槌對其進行輕輕的敲擊,以保證基層粘結的牢固性。當貼完一層后要將磚上口的灰刮平,收縫時可使用圓形器具進行推縫,要求光滑平順,沒有砂眼和孔洞。

除以上重要施工注意事項外,外墻涂料飾面時還要控制好基層齡期、堿度以及含水率,并保持基層表面干凈平滑;底層的抹灰砂漿與涂料底層的膩子應當摻加一些抗裂性纖維,尤其是底層的膩子應當使用耐水性好的膩子,以免滲漏。

結語:總而言之,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防治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同時它還關系著房屋建筑結構的美觀度與耐久性,面對當前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問題,我們應當加強思想重視和施工技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朝暉.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分析及其對策[J].土木建筑學術文庫,2010(01).

[2]高金科.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原因及預防措施[J] .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2(04).

[3]胡桔香.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原因及防治建議[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6).

篇9

關鍵詞:外墻施工 水泥砂漿 開裂 成因分析 預防措施

隨著我國建筑技術和水平的不斷發展,也加速了建筑外墻材料得更新,同時由于材料的發展對外墻施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在建筑外墻施工過程中,建筑外墻開裂現象仍舊比較突出,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建筑外墻水泥砂漿開裂現象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原材料選擇以及配料不當、水泥產生的應力變化以及外墻施工不規范、窗臺等細部節點構造工程處理不合理等引起,對建筑物質量危害性很大。

一、水泥砂漿開裂的成因分析

1、原材料選材及配料不當

一些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對建筑物的梁板、柱等選用較好的水泥和骨料等,錯誤認為粉刷時不用考慮結構安全問題則采用低標號的水泥及細骨料,因此致使水泥砂漿的收縮偏大從而導致發生開裂。一般來說裝修不宜使用礦渣水泥,宜用硅酸鹽水泥或者普通硅酸鹽水泥(簡稱為普硅水泥)。礦渣水泥容易發生開裂。要防止水泥開裂,除了使用硅酸鹽水泥和普硅水泥之外,灰要正確。水泥砂漿中的砂子,是抵抗收縮防止開裂的“骨架”。一般來說,水泥砂漿中的砂子越少越容易開 裂,但砂子也不能過多,過多了起砂。抹面砂漿的灰應為 1:3 左右。粘接砂漿的灰應為 1:2。水泥和食品一樣也存在保質期,一旦過了保質期,水泥顆粒便會受潮,產生水化,使得粘結能力下降,使用后是會有安全隱患的,“超期服役”的水泥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結塊,手摸就能感覺出來。消費者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查看產品的外包裝,以免買到不達標的材料。 正規的大廠水泥品牌,其外包裝上都會明確標示生產廠家、使用期限等內容,消費者可放心購買。

2、水泥產生的應力變化

水泥在凝固的過程中會產生收縮應力,一旦收縮應力超過了粘接力,裂縫就出現了。而水泥的收縮周期,大約是半年。當粘接力抵不過水泥的收縮應力,就會 發生開裂。所以填補墻面的溝槽,應該用凝固時基本不收縮的材料,比如優質的嵌縫石膏。尚未貼墻磚的衛生間墻面發現裂縫,常常是因為貼上瓷磚后,水泥的收縮還在繼續,所以造成的結果就是瓷磚空鼓或者瓷磚開裂。

3、施工工藝以及技術不規范

材料因變形產生的拉應力及應變(收縮率),彈性模量與外約束系數的乘積。不利因素雖經聚合物改性,但水泥砂漿的彈性模量仍然相當大,而我們所用的水泥砂漿屬于脆性材料,抗壓強度高而抗拉強度低。所以不認真按此施工技術規程操作,水泥砂漿層就極易出現裂縫。水泥砂漿與墻面粘結不牢,抹灰前未對墻面進行灑水潤濕或潤濕不夠,砼墻面太光滑。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砂漿與基層墻面粘結不牢,易出現裂縫和空鼓。水泥砂漿在施工使用過程中會發生顯著的收縮。收縮有多種形式:化學收縮、干燥收縮、降溫收縮,碳化收縮等。水泥――水體系在水化反應后的體積小于反應前的體積,這種體積收縮叫化學收縮。干縮的特點有:第一,干縮的過程延續時間很長,若以180天的收縮值為100%,28天的收縮值約為70%。第二,干縮是部分可逆的,如果環境濕度提高,原有的干縮裂縫會縮小,甚至彌合;如果繼續放到干燥環境中去,有的裂縫寬度會加大,或者出現新的裂縫。降溫收縮值等于材料的線脹系數與溫差的乘積。如北京地區夏季西墻表面的晝夜溫差是40℃,冷縮值就是0.6mm/m;而西墻表面的年極端溫差是80℃,冷縮值就是1.2mm/m。碳化收縮就是指水泥的水化產物Ca(OH)2逐漸與空氣中CO2反應生成CaCO3,而發生的體積收縮,這幾種收縮要是疊加到一起,問題就變得相當嚴重。

4、缺乏正確的養護措施

因為水泥凝固時有個水化反應,這是需要時間的。水泥快干,后果兩個: 強度降低,產生開裂。正規的養生周期是二十八天,這對家裝來說是不現實的,但起碼也要養護 三到五天。此外,在氣候變化季節也容易出現水泥混凝土不凝結、強度低,水泥混凝土開裂,磨面層起殼等問題,而取現場樣進行檢測,水泥安定性、凝結時間及強度等各項品質指標卻完全合格,均符合國家標準。這種情況則主要是氣候環境對水泥混凝土質量造成的影響。

二、建筑外墻水泥砂漿開裂的預防措施

綜上建筑外墻水泥砂漿開裂的成因分析有幾個方面引起。為了有效預防和防止水泥砂漿開裂,應從建筑外墻材料的質量控制和外墻施工工藝以及技術兩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預防措施。

1、建筑外墻材料的質量控制

第一,應首先減少水泥砂漿的收縮效應。具體措施可以降低砂子空隙率以及減少水泥用量以及添加一定當量的聚合物,另外可以摻入一定保水劑和疏水劑,在水泥漿攪拌時不得隨意加水,要防止在暴曬下進行攪拌作業。

第二,進行建筑外墻抹灰前應對建筑物墻面進行處理,填補孔洞,清除凸出墻面的灰縫砂漿和梁柱脹出的混凝土;砼墻面應進鑿毛、斬紋或甩漿處理;磚墻與混凝土結合處要敷設鋼絲網;抹灰前一天應對磚墻灑水潤濕并達到一定深度。

第三,對進行施工的水泥砂漿要嚴格按照設計比例進行配比,要準確計量,嚴格控制水灰比,攪拌均勻,及時使用。

第四,進行建筑外墻抹灰基層應嚴格采用三層粉刷,即底層粘結層、中間找平層和面層。且每層抹灰厚度要薄,控制在7~9mm。后層抹灰應在前層抹灰充分凝結并具有一定強度后進行,常溫下前后間隔2晝夜并灑水進行養護,并保證在后層抹灰時前層抹灰比較濕潤,以確保兩層抹灰間的粘結力。應嚴格控制面層抹灰的平整度,但不得使用鐵抹子壓光,應用木抹子搓平壓光。分格縫不得事后開槽,應對分格條事先進行彈線預埋。抹灰結束應對墻面進行灑水養護,如遇大風、烈日應遮擋。和外墻涂料相比,外墻抹灰基層對建筑物具有更好的保護作用,如果基層開裂會影響外墻的抗滲功能。對于外墻抹灰基層,只要配比合理、施工工藝得當,開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外墻材料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由于在建筑外墻施工過程中,由于一些施工單位對于外墻施工工藝的重視不足,從而造成工程完工不久就發生墻體涂層、水泥砂漿開裂、起皮甚至脫落等現象。因此,根據這些施工過程中導致開裂的現象,對外墻施工應進行以下幾點操作建議從而有效確保建筑外墻施工質量。

首先應選擇由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外墻涂料,所有建筑外墻材料應具有質保書并經檢驗合格才能進場,所有進場材料使用前應進行必要的質檢通過方可使用;外墻水泥砂漿應使用配套膩子,從而確保外墻達到長期的裝飾效果。

其次,建筑外墻抹灰基層應進行足夠的養護措施以及保證足夠的養護期,通常在常溫下要養護至少2周以上;要確保施工后外墻基層的含水率小于規定的指標,要確保pH值小于10才能確保進行繼續施工。要確保建筑外墻抹灰基層質量無任何問題并經質檢人員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涂裝施工的環節,進行涂裝施工前要確保基層表面干凈且無任何污染物。進行外墻涂裝的工序應嚴格執行技術各項應滿足的標準。要嚴格采用一遍底涂、二遍面涂;另外,要根據外墻工程質量要求可進行面涂遍數的增加,每次涂料應涂裝均勻;在冬季施工時,要注意當氣溫低于5℃時,外墻不能進行乳液型的外墻涂料的涂裝;在大霧天氣或空氣濕度較于85%時,不能進行涂裝施工。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建筑物外墻施工過程中只要嚴格確保外墻材料的質量以及水泥拌合的配合比例;另外,在進行外墻施工時確保好不同季節施工的技術要求就能有效預防建筑外墻水泥砂漿開裂從而確保建筑外墻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井利.淺淡外墻水泥砂漿通病及處理辦法[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1,(6):220.

篇10

【關鍵詞】產生;現象;分析

前言

專家們常說“建筑裂縫是難以徹底消除的建筑通病”,也就是說建筑裂縫產生因素多,原因復雜,很難徹底消除。同樣,目前外墻保溫墻面的裂縫也成了難以徹底消除的通病。如果保溫系統完工后沒有發現裂縫,說明幾種材料和易性較好,施工到位,達到力的平衡。如果材料存在質量隱患,和易性不好,隨時間推移,內力,外力,溫度,濕度不斷變化,就會逐漸產生不同程度的裂縫。

我們今天在此研究的裂縫成因卻是一個新的概念。雖然它的裂逢還是和“應力”有關,但是這種應力的產生和形成卻是和材料時空相變有主要的直接關系。也就是說外墻保溫施工階段與各種材料、溫度、濕度等在時空階段的相互立體作用產生變化,造成了因保溫材料含水率大,在一定的時空階段由于溫變和水份遷移形成的膨漲收縮,促使外保溫墻面產生裂縫的原因。我們可以下一個定義;【材料時空相變】是指材料在一定的時空階段,因受外界各種條件因素影響引起材料本身各項理化指標變化而相互影響產生的質量變化。其中部分指標隨時間延長產生變化逐漸穩定,相變影響也逐漸減小,材料指標穩定性逐漸提高。

下面以某工程項目做案例分析研究;

一、龜裂現象的產生與觀察

工程項目:某開發區,辦公樓七棟,主樓三層,邊樓二層,采用水泥多孔磚填充墻體,建筑節能采用EPS聚笨板薄抹面外墻外保溫系統。EPS聚苯板厚δ=50mm,耐堿玻纖網布抗裂砂漿保護層,柔性外墻膩子,彈性外墻涂料。

200×年8、9月份開始進行外墻保溫施工、原材料進場復檢;EPS苯板容重達到設計20Kg/m?要求,耐堿網布、粘貼砂漿抽檢合格。因為趕工期,施工進度較快,在保護層抹面施工時,發現個別局部墻面有細小微裂,當時采取了補救措施,卻沒有探究原因。

來年2月份春節后,發現外墻表面出現成片的龜裂現象,我們現場進行了取樣分析研究,總結了如下幾方面特點;

1、經過觀察發現,產生龜裂現象主要發生在建筑物的東、西、南三面墻,北墻面基本沒有成片的龜裂現象,只是在局部墻面如窗角、柱子陽角等受力位有個別裂縫,經分析這些裂縫的產生有的因為施工不到位等原因,如窗角斜貼增強網布沒有貼。柱子陽角雙層互裹包網沒做,只用單層網布直接包裹而成。促使這些部位因各種因素變化引起了局部裂縫。

2、仔細察看東、西、南三面外墻的墻面裂縫,形狀無規律、有長有短、有直縫、有弧形,但是裂縫寬度都不大,基本都在0.2~0.3mm左右,用放大鏡觀察,裂縫表面敷著灰粉,顯得縫隙寬度約0.5~0.6mm左右,擦去灰粉后,裂縫寬度約0.2~0.3mm左右,這是一條很重要的因素,為什么會隨裂縫出現灰粉敷著物呢?灰粉從何而來呢?

3、隨著觀察一步步深入,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奇怪。為什么裂縫的產生主要發生在東、西、南墻面呢?為什么同樣南墻面,門廳雨搭底下的外保溫墻面(包括門角和陰陽角)沒有產生裂縫呢?

二、奇怪的裂縫現象

前面說過了,產生裂縫現象不奇怪,究其原因一般都可以找出問題原因所在。奇怪的是,這些裂縫的產生主要發生在外墻表面,而不是通常的窗角或陽角等應力集中部位,而且裂縫表面粘有灰粉敷著物。為查找裂縫原因,我們進行了裂縫原因的假設分析。

1、假設因涂料或膩子的原因;是否因涂料或膩子的產品質量存在問題引起了裂縫。我們將涂料和膩子刮下部份進行檢驗,發現膩子為普通膩子而不是柔性耐水膩子,涂料為柔性涂料而非彈性涂料。

2、假設是抗裂砂漿抹面層的原因;我們將切割下來的抗裂砂漿抹面層裂縫表面的涂料和膩子刮去,內表面粘貼的EPS聚苯板也刮去,露出抗裂砂漿抹面層,然后用水濕潤,如果有裂縫,其裂縫部位因吸水而顏色加深,甚至透過裂縫濕到背面。奇怪的是抗裂砂漿并沒有發現裂縫,這說明只是在表面膩子涂料產生微裂。

3、我們將切割下來的樣塊(600×600mm約0.36m?)的EPS聚苯板送去鑒定,從不同部位取三個點檢測,容重分別是15.7Kg/m?,15.7 Kg/m?,16.1 Kg/m?,平均容重15.83 Kg/m?。現在問題出來了,EPS板進場抽檢容重都附合設計要求,大于20 Kg/m?,施工貼上墻幾個月以后,容重只剩平均15.83 Kg/m?了?為什麼?這就說明當時苯板進場的含水率高達約21 %,這樣含水率的EPS板,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板材中的水份遷移,外加高溫暴曬,肯定會引起聚苯板材的形變,引起外墻表面的開裂。國家在《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2004第7條特別指出;(EPS板的尺寸變化可分為熱效應和后收縮兩種變化,溫度變化引起的變形是可逆的。……EPS板成形后需要進行養護和陳化,防止EPS板上墻后產生大的后收縮。)養護和陳化是防止溫度熱效應變化引起的變形和后收縮的重要條件。

三、裂縫現象的分析

通過觀察與分析、裂縫的原因似乎找到了,但是施工技術人員的一句話又使裂縫的原因復雜起來。 施工技術人員問我們:“你們分析是EPS板含水率太大引起的裂縫,那么為什么不遠處那棟25層的高層外墻和這里使用的都是同期,同廠,同樣的聚苯板,同樣的網格布,同樣的抗裂砂漿,同期施工,同一品牌的涂料和膩子,為什么就沒有產生裂縫呢?”

進行溫度比較時發現,由于三季度溫度較高,溫波變化大,而且還有其它因素如;同樣淺色涂料,因光譜原因吸光儲熱不同,溫波變化也不一樣。同樣深色涂料,反光與不反光對溫度都有影響,光照角度也有影響。所以,我們采取的溫度數值,是后期補測的溫度值,并不是施工當時檢測記錄的溫度,只能代表施工階段的相對溫度。淺色涂料經日光照曬溫度約48~50℃左右,深色涂料經日光暴曬溫度高達58~60℃左右。南北墻面溫差也較大。

是不是以上的條件都具備了,就是外保溫墻面必然產生裂縫的原因呢?答案是否定的。經過25層樓和3層樓的條件對比,我們還發現從外保溫板粘貼施工到開始抹面施工,兩樓存在著很大的時間差。這只是簡單的時間差嗎?不是的。在這個時間差里,時間空間段的溫變波動(晝夜反復溫變)引起保溫板所含水份向溫高一側的遷移蒸發,含水率+溫度的變化,又引起苯板外形尺寸的物理變化,引起抗裂砂漿的柔韌度變化,也引起膩子涂料等一系列變化,集中起來所產生的“應力”造成微裂反應效果。

四、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