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繪畫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8 23:27: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腦繪畫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學電腦繪畫創新能力培養論文
摘要摘要: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最能體現于美術繪畫中,但是,由于教育機智的原因而忽視了它的重要意義。本文基于怎樣能進一步使學生創新能力得以發揮,論述了美術繪畫和電腦結合運用的優勢及注重事項,提出了一種新的可行教學模式。
摘要:電腦繪畫創新能力美術教學
為什么要對兒童進行美術教育,許多人不明白,其實,兒童美術教育并不以培養小畫家為目的,它是對人進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質教育。讓兒童參加美術繪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兒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們的完美人格。
一、電腦繪畫
(一)所謂電腦繪畫
電腦繪畫是在傳統繪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繪畫藝術。一方面。它繼續了傳統繪畫藝術的基本特征,如構圖、造型、著色等;另一方面,它具有傳統繪畫藝術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如它的方便易用、新奇獨特以及效果的豐富多樣等。因而,電腦繪畫深受小學生的喜愛。這是一種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它以生動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們眼前展示了一幅誘人的美術教學前景。
小學電腦繪畫教學的美育透視論文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是通過審美的方式來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培養人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信息技術課中處處蘊涵著美。在信息技術課中挖掘教學中的美育因素,培養學生美的鑒賞能力,啟發學生去感受美、創造美、傳遞美,是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信息技術課中最能滲透美育的,和美術教學最緊密的就是電腦繪畫教學了。繪畫原本就是少年兒童的天賦,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腦繪畫顛覆了傳統繪畫的純手工性。在電腦上,你不需要一手拿著畫筆,一手端著調色盤,小心翼翼地在畫板上描摹,而只要點點鼠標,一張充滿創意的、色彩斑斕的圖畫就大功告成了。那么,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如何很好地在電腦繪畫教學中滲透美育呢?
欣賞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力
“世界是通過形象進入人的意識的。兒童年齡小,經驗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現得越明顯、越具體,對他們的思想影響就越強烈。”教師在創設情境前,應提前主動體驗,進入情境,縮小成人和兒童之間思維方式和審美習慣的差異,把學生感興趣的、有趣、新奇、新鮮的形象展示給大家:如“我家的家具”、“我給爸爸媽媽設計服裝”、“喜羊羊和灰太狼”……憑借想象去認識生活,表現生活。教師要精心挑選美術作品給學生欣賞,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視覺,通過自己的探索,去感受電腦美術作品的構圖美、線條美、色彩美、藝術美,從而激發學生對電腦繪畫的熱情與興趣。
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創設一個和諧的美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審美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力。首先在選材上,我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新增了一些內容,如《高高的樓房》、《美麗的天空》、《馬路一景》、《奇妙的星空》等等,比現有教材上的圖畫好看,而且操作起來也不是很難。其次,再在創設情境上多動腦筋,盡量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馬路一景》時,我截取了一段馬路夜景的錄像片段,融聲匯色,學生很感興趣,又獲得了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加深了對電腦繪畫內容的理解,提高了審美感知力。
發揮想象,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
審美創造力是在審美感知力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審美活動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要鑒賞文藝,必須驅遣我們的想象”,美的感受和美的體驗,常常會激起學生進行美的創作的強烈愿望和要求。憑借兒童的新鮮感、觀察力和想象力,從而促使兒童去創造美。
傳統美術教育與電腦設計的關系
如果我們說科學是理性,那藝術就是感性,兩者相互促進,很多的藝術家本生就是科學家,如達芬奇,大家知道他是一位大畫家,有可能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科學家,他設計的“飛行器”草圖已經具備了現代飛機的特征,這就得力與他精通數學、解剖學、力學等,所以藝術家既需要豐富的科學技術知識,又需要豐富的想象能力。藝術需要技術的支持,以版畫為例,傳統的版畫從材料上我們可以分為木板畫、銅版畫、石版畫,這幾種版畫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沒發生多大變化,可近二十年科技技術的高速發展,版畫的畫種和制作方法也悄悄發生變化,出現了利用絲網感光技術繪畫的絲網版畫,絲網版畫以其寫實的造型,突出的肌理效果,特殊的感光特征,得到大家的肯定。綜上所述:藝術與技術的融合就是傳統美術教育和電腦設計的融合。
1傳統美術教育是電腦設計的基礎。雖然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繪畫與設計已經可以不再需要筆和紙,但傳統美術教育還是一切繪畫的根本,好比一座樓房的地基,基礎不打好,房子站的住;同樣的道理,繪畫基礎不扎實,想要用電腦進行繪畫和設計,那是相當的困難。傳統美術教育在教育系統中經久不衰,這與它的重要地位分不開,傳統美術教育是經過歷史的檢驗,是藝術的寶庫。傳統美術教育在職業教育體系下就只剩下素描、色彩、速寫、圖案等繪畫基礎課程,繪畫基礎課程是一切藝術課程的基礎。現在的職業教育中藝術專業基本都已變成電腦設計課程,所以電腦設計學習,說道底就是美術基本功底的學習加上電腦操作技術。如果你理解電腦設計為電腦加上美術,那么電腦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產物,是科學生產力的代表,但是它只是一個工具,任何人都能用,可誰會用,用在什么方面,這就要看使用它的人有什么能力,當“美術”拿起了這個工具的時候就注定這個工具帶有美術的特性,美術除了繪畫就是設計,所以繪畫是電腦設計的基礎。所以只要重視基礎繪畫,打下扎實的繪畫基礎能力,才是學習電腦設計的根本前提。
2電腦繪畫課程是傳統美術教育課程的進化與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傳統美術教育在職業教育中前期叫基礎繪畫,進入專業課后就叫設計基礎。在前期基礎繪畫可以訓練學生構圖、透視、造型基礎、色彩基礎、設計基礎能力,主要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設計習慣能力,對專業的幫助很大;后期的設計基礎課程,是在學生完成繪畫基礎課程之后,有了一定設計思維能力,可以根據設計的需要創造新的繪畫基礎方法和表現形式,反過來對基礎繪畫起到促進作用,更好的為專業服務。
3傳統美術教育課程在專業課程中是不可取代的。電腦繪畫已經取代了傳統意義的繪畫工具,所有的繪畫操作都是在電腦上完成,所以部分學生就認為傳統美術教育不重要了,可以不用開設繪畫基礎課了,直接電腦設計課就行了,所有在學習傳統美術教育課程的時候就沒興趣。這是不對的,電腦設計最初的出現是被用于工業生產的,它缺少傳統美術的人文基礎,在美學情感上的表現,沒有那么隨心所欲。電腦設計只有和傳統美術教育相結合,在傳統美術教育的人文基礎之上,發展自己的人文素材。另外傳統美術教育的培養能力,是一切設計的基礎,沒有傳統美術教育的造型基礎,沒有傳統美術教育的審美能力,沒有良好的文化素養,設計就會缺少內容,缺少欣賞的價值。在五年制高職教育中,所有的傳統美術教育基礎課程都是圍繞一個目的在開設,就是為專業課程服務,而專業課程基本都是電腦設計課程,所以繪畫基礎課程和電腦設計課程就是因和果的關系。在學習電腦設計課程時,不管需要任何繪畫前提條件,繪畫基礎課程都能給予解決,這就是兩者并存,缺一不可的關系。
本文作者:石春林工作單位:常州藝術高等職業學校
數字繪畫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傳統繪畫是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藝術創作過程從單純地模仿傳統媒介走向利用電腦程序在電腦中創作或自動生成,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新的技術促成了新的媒介,數字藝術這種新興媒介的迅猛發展,改變了藝術創作方式,也改變了藝術欣賞的方式。
關鍵詞:藝術創作繪畫數字化數字繪畫
1946年第一臺數字化計算機“電子數字集成和計算機”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在這60年里,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個人電腦進入家庭,人工智能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不斷開發,電腦硬件的更新換代,計算機數字化也在迅猛發展,藝術家把數字技術應用到藝術創作中,從而改變了傳統藝術繪畫創作方式,也使藝術審美趣味發生了變化。
一、傳統繪畫藝術創作
1.藝術創作是以滿足人們對娛樂游戲的需求為主要目的而創造虛擬人類生活事件的文化活動過程。創作出的文化產品稱為藝術品,要想創作出公眾喜愛的藝術品,創作者要不斷提高藝術創作的語言技藝水平和創造新的語言風格。高水平的語言技藝和獨特的語言風格,能夠使創作出的虛擬事件在描繪上準確生動和別具特色,從而使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強,才能夠有效地創造出一定內容和特色的藝術作品。
2.繪畫藝術是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是美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借助于可被利用的物質材料和相應的制作方法以創造藝術形象,運用筆、刷、刀、手指等各種繪畫工具以揮灑、涂抹、拓印、腐蝕等各種繪制手段,將顏料、墨汁、油墨及其他有色物質描繪和移置到紙張、紡織物、木板、皮革、墻壁或巖石等平面上,以線條、塊面、色彩、明暗等造型因素,通過構圖形成視覺形象的畫面或圖像,創造出可以直接看到的,并具有—定形狀、體積、質感和空間感覺的藝術形象。繪畫藝術從材料、工具來分,其種類主要有:水墨畫、油畫、版畫、壁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速寫等。
數字繪畫藝術探究論文
內容摘要:傳統繪畫是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藝術創作過程從單純地模仿傳統媒介走向利用電腦程序在電腦中創作或自動生成,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新的技術促成了新的媒介,數字藝術這種新興媒介的迅猛發展,改變了藝術創作方式,也改變了藝術欣賞的方式。
關鍵詞:藝術創作繪畫數字化數字繪畫
1946年第一臺數字化計算機“電子數字集成和計算機”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在這60年里,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個人電腦進入家庭,人工智能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不斷開發,電腦硬件的更新換代,計算機數字化也在迅猛發展,藝術家把數字技術應用到藝術創作中,從而改變了傳統藝術繪畫創作方式,也使藝術審美趣味發生了變化。
一、傳統繪畫藝術創作
1.藝術創作是以滿足人們對娛樂游戲的需求為主要目的而創造虛擬人類生活事件的文化活動過程。創作出的文化產品稱為藝術品,要想創作出公眾喜愛的藝術品,創作者要不斷提高藝術創作的語言技藝水平和創造新的語言風格。高水平的語言技藝和獨特的語言風格,能夠使創作出的虛擬事件在描繪上準確生動和別具特色,從而使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強,才能夠有效地創造出一定內容和特色的藝術作品。
2.繪畫藝術是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是美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借助于可被利用的物質材料和相應的制作方法以創造藝術形象,運用筆、刷、刀、手指等各種繪畫工具以揮灑、涂抹、拓印、腐蝕等各種繪制手段,將顏料、墨汁、油墨及其他有色物質描繪和移置到紙張、紡織物、木板、皮革、墻壁或巖石等平面上,以線條、塊面、色彩、明暗等造型因素,通過構圖形成視覺形象的畫面或圖像,創造出可以直接看到的,并具有—定形狀、體積、質感和空間感覺的藝術形象。繪畫藝術從材料、工具來分,其種類主要有:水墨畫、油畫、版畫、壁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速寫等。
小議小學美術多媒體教學
創新,是現代教育的新使命。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質,是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根本區別之一。歷史的航船進入了世紀之交的時代,我們的時代被稱之為信息時代、多媒體時代。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普及,電腦多媒體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藝術教育領域。電腦多媒體,主要是指圖形、圖象、文字、聲音等信息載體。電腦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
在小學美術課中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主要表現在教師課堂教學演示,學生上機操作兩種形式,或者取其一種形式。實施的形式與操作的深度取決于電教硬件設備的設置水平與教師水平的高低。盡管目前學校的物質條件與教師的水平存在千差萬別,但是在美術課中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應視為一種努力方向。因為這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她以生動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們眼前展示了一幅誘人的前景。
一.為美術欣賞開辟了一個新天地
美術欣賞其內容浩如煙海,時空跨越古今中外。以往要上好美術欣賞課,需搜集大量教學掛圖,搜羅有關幻燈片,錄像帶,在講課時要進行大量的口頭解說,不少教師把上好欣賞課視為畏途,學生對乏味的欣賞課持不歡迎的態度。
采用電腦多媒體教學,美術欣賞課的效果則大為改觀。只要教師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把存有美術欣賞資料數據的光盤裝進光驅,操作鼠標或鍵盤,欣賞資料就在顯示器上出現,再通過傳輸設備輸送到銀幕上(或大屏幕彩電上),伴隨著圖象、文字、聲音的出機操作,那么學生主動性就更強了。
市教育局學校電腦制作活動通知
各縣、區教育局,局屬各中小學,民辦中小學:
今年四月份,河南省教育廳將組織開展第十屆河南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通過評比評選出省級獎項,并從中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全國評比活動。為了組織好此項活動,我市將根據省教育廳和中央電教館的通知精神,組織開展2009年全市中小學電腦制作評比活動。在各單位推薦作品的基礎上,按照有關要求成立市級專家評審組,評選出相應的市級獎項,并從中選拔優秀作品參加全省和全國評比。
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把此項活動作為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培養學生信息化素養的重要舉措之一,切實搞好組織和宣傳發動工作,積極鼓勵廣大師生參與活動。
此項活動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指導,市電化教育館主辦。
二、參賽人員范圍和項目設置
參賽人員為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學的在校學生。根據不同學段中小學生的特點,“活動”按照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分學段設置評選類項目。
電腦美術與油畫藝術創作探討
摘要:油畫是一種傳統的繪畫形式,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用到較為復雜的技巧,此時可以利用相關的計算機軟件進行創作,將傳統的油畫創作與計算機美術有機結合起來,這不僅需要設計者了解電腦美術特征,而且還需要了解油畫藝術的特征,這樣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因此本文在分析油畫與電腦美術具體特征的同時,還分析了應用方式。
關鍵詞:電腦美術;油畫藝術;創作
1前言
電腦美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而形成一種藝術創作活動,主要是應用Photoshop等計算機技術進行美術創作,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將復雜的創作技巧變得簡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傳統美術活動的缺陷。在進行油畫創作的過程中可以結合電腦美術,將兩者有機融合起來,這是一種新的藝術創作思路。
2分析電腦美術的具體特征
電腦美術主要有以下兩種特征:一是具有高效高質的創作過程。傳統美術設計從構思至定稿整個過程,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時間,期間還需要受到多種矛盾的制約,在此基礎上已經設計好的構圖,通常又存在不同的表現水平,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藝術的表現效果。然而,利用電腦技術就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問題,可以大大的縮短創作時間,使創作過程更加簡便,同時創作家可以反復調整構思,從而取得最佳的效果[1]。二是具有良好的表現效果,在藝術創作中利用電腦技術可以為創作者獲取良好的平面視覺表現效果,能夠更加直觀了解不同材質的肌理,同時利用三維圖像可以將靜止的畫面變化成不同的動畫效果。
美術多媒體教學論文
1.巧用網絡,實現資源共享網絡的特點是資源的海量化和共享性,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像比較抽象的、比較偏遠的知識,就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八課《宇宙之旅》的教學,課前讓學生在網上搜索并收集宇宙方面的、中國航天員上天等相關方面的資料,先讓他們從尋找、發現中產生興趣,上課時再利用投影儀讓大家共同欣賞,還可欣賞的以前收集的學生優秀作品照片,來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學生對這個陌生的“怪物”就有了足夠的了解。再通過師生共同分析、探討,最后讓他們利用廢棄的材料進行制作就容易多了。網絡是個知識寶典,它可以打破時空界限,跨越古今,馳騁中外,它有無數的寶藏可讓你去搜索、發現,你想要的知識,它應有盡有。
2.巧用液晶投影儀,開辟美術欣賞課新天地美術欣賞課是美術教學中的難題,內容浩如滄海,時空跨越古今中外,純理論的美術課又枯操無味,老師怕講,學生怕聽。但運用了液晶投影儀進行教學,效果就截然不同,如繪畫欣賞教學中介紹著名畫家的名作時,通過鼠標一點,畫家的生平介紹,代表作就會展現在屏幕上,學生不但可以欣賞作品的全貌,還可以局部放大進行觀摩;不但可以逐張欣賞作品,還可以有選擇的欣賞或打印。學生課堂上就可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漫步,在想象的宇宙中翱翔,審美教育寓于潛默化之中。至于欣賞課中的其它種類,建筑、工藝、雕刻等同樣可以豐富而生動。
3.巧用電腦,走出繪畫、設計教學的新路子傳統的繪畫、設計教學是常用手工制作,但隨著電腦的普及,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好多課程用電腦教學效果會更理想。如;蘇教版第七冊第一課《賀卡》、第十七課《標志》、第八冊第七課《適合紋樣》、五年級下冊第十三課《電腦美術》、《關于對稱圓形》等,都可以借助電腦室近行上課,讓學生先從網上搜索相關優秀作品,對代表作再分析其類型、特點,最后讓學生用電腦進行制作。通過查找,翻閱網上資料,可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欣賞水平;通過電腦繪畫中那些近似游戲的手法,可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生不用帶繪畫工具,就可進行練習,而且像圖形里的對稱的或相同的東西可以用繪畫技法中的復制、翻轉方法,既節約了時間,畫面最后的效果又相當工整、美觀。電腦繪畫中還有不少優秀的畫圖軟件,像金山畫王、photoshop等更加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創新精神。
4.巧用錄音機,創設情境、陶冶學生情操美術課上,學生欣賞或練習時播放合適的音樂,會起到畫龍點睛的妙用。如: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九課《學畫山水畫》,介紹完中國山水畫的特點與技法后,這時播放《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古典音樂,再讓學生來練習,他們仿佛會身臨美好山水境界之中,宛如神仙在仙境中飄游,他們就會潛心揣摩筆墨的韻味,靜心領悟山水畫的筆法,一幅幅美妙的山水水墨畫作品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誕生當然,多媒體的設備還有很多。攝像機、實物投影儀等等,在教學中有選擇地靈活運用,會大大提高美術課堂效果,寓教于樂,讓學生樂學、會學、博學、勤學,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適應美術新課改的要求,吸引學生美術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促進創造力的發揮,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愛學習、會學習,從而完成繪畫技巧、藝術欣賞創作為一體的廣義的審美教育,促進美育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摘要】小學美術教學中巧用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巧用液晶投影儀開辟美術欣賞課新天地;巧用電腦走出繪畫設計教學新路子;巧用錄音機創設情境、陶治學生情操。小學美術教學中應靈活運用媒體,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寓教于樂;促進美育發展小學美術課程進行了新的改革,鮮明地提出了發展學生的基本美術素質,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培養創新精神和審美能力。而歷史的航船也邁進了新世紀、新時代,人們稱之為信息時代、多媒體時代,多媒體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藝術教育。多媒體主要是指圖形、圖像、聲音、文字的載體。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它以生動的形式,豐富的手段,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給我們展現了一幅誘人的前景。時代的發展,多媒體的日新月異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證。小學美術教學中除了傳統的課堂示范、范畫、實物外,把一些難以講解的或授課中的重點問題,靈活運用各種多媒體進行表現,一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評比學生電腦作品通知
各學區、直屬各類學校,鄉鎮中小學:
為豐富中小學生學習生活,激發創新精神,培養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縣教育技術裝備站、縣教育信息中心決定舉辦全縣中小學生電腦作品制作評比活動。現將此次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要求
(一)各類學校要廣泛發動中小學生開展信息技術的課外興趣活動,積極組織學生電腦作品制作評比活動,并遴選優秀作品參加縣級評比。
(二)本次電腦作品評比根據不同年段中小學生的特點,按照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分學段設置不同活動項目。
小學組:電腦繪畫、電腦動畫、電子報刊、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