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的設計教案

時間:2022-06-24 04:55:00

導語:一國兩制的設計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國兩制的設計教案

教學目的

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告臺灣同胞書》;《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的談話;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撒切爾夫人訪華及中英談判;中國解決香港問題的方針;中英聯合聲明;中葡聯合聲明;香港回歸祖國;海峽兩岸的交流。

二、要求學生從思想上認識:

1.中國*******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代表了包括臺灣、香港、澳門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中國*******愛國為民的立場和路線。

2.“一國兩制”是在爭取祖國完全統一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是建立在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科學分析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事求是的產物,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3.“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和香港回歸祖國,充分表現出鄧小平的創造精神、宏偉氣魄和非凡智慧。

4.香港回歸是因為中國*******領導下的社會主義祖國已發展成為強有力的國家,祖國內地的強大是實現統一的有力保障。香港回歸,雪洗了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將開創祖國內地和香港共同繁榮發展的新未來。

三、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

1.指導學生分析談話中關于“中國政府對臺灣的基本政策”小字內容,說明它已包含了“一國兩制”的思想,閱讀六屆人大二次全會《政府工作報告》引文,概括出中國政府解決香港問題的方針。通過上述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過指導學生總結“一國兩制”構想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歸納的能力。

教學要點

一、“一國兩制”的構想

1.全國人大宣布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

2.關于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談話

3.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二、香港如期回歸

1.“一國兩制”和平收回香港的方針

2.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3.中葡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

4.香港回歸祖國及其重大意義

三、海峽兩岸的交流

1.黨和政府積極促進海峽兩岸局勢的和緩

2.兩岸交流日益頻繁

教學要求和建議

一、本課重點:“一國兩制”的構想和香港如期回歸。

本課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內涵和這一構想在解決香港問題上的運用。

二、“‘一國兩制’的構想”一目主要寫的是這一構想形成的過程,但還包含了這一構想形成的背景、條件、依據,它的涵義、前景和意義等內容,是本節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這一目需講明四個問題。

1.宣布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耙粐鴥芍啤钡膭撛煨詷嬒胧菫榻鉀Q臺灣問題而提出的。自從1949年集團退踞臺灣以后,我們黨一直在尋求祖國統一的途徑。70年代末,隨著國內國際條件的變化,黨和政府對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政策有了重大發展。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宣布了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小字內容是和平統一祖國方針提出的背景和條件。教師可選講主要內容,但不要求學生掌握。

2.委員長關于解決臺灣問題的九條聲明。198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發表《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的談話,又稱九條聲明。聲明除重申中國政府和平統一的方針和通郵、通航、通商等政策外,明確主張國共兩黨舉行對等談判,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具體闡明了統一后對臺灣的基本政策??芍笇W生閱讀有關對臺灣基本政策的小字。

3.“一國兩制”構想形成。通過講解使學生明確,20世紀80年代初期,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包括1982年9月,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談到關于收回香港主權問題時,他談到用這一構想解決香港問題。后來,鄧小平在一系列講話中,對這一構想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發。它的基本內容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當學生掌握了“一國兩制”構想形成過程和內容之后,還應引導學生根據內容分析其影響和意義。這是沒有先例的天才創造,是鄧小平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依據中國的歷史、現實狀況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戰略思想,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為解決臺灣、香港、澳門問題指明了方向,也為解決國際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4.“一國兩制”構想具有法律效力。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引文,指出這是在1982年9月“一國兩制”構想提出以后,1982年12月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中所作出的明確規定,它為實行“一國兩制”提供了法律依據。1984年5月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解決臺灣、香港問題的政策,這表明,中國領導人的設想,已成為一種國策而具有了法律效力。

三、“香港、澳門回歸”一目需講明七個問題。

1.“一國兩制”構想,首先在解決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的運用。

2.中英開始解決香港問題的談判。首先可請一學生朗讀有關香港問題由來和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一貫立場的小字,使學生認識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為香港回歸創造了有利條件。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揭開了兩國關于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序幕。后邊的小字是關于中英兩年多談判的曲折過程,表明中國*******和中國政府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決心。頌揚鄧小平非凡的膽略和睿智,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中國政府解決香港問題的方針。當中英談判進行到重要階段,1984年5月,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詳細說明了中國政府解決香港問題的方針,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一方針的出發點是:第一,1997年7月1日要收回香港;第二,收回香港后,一定要保持香港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這一方針得到英國贊同并成為中英談判的基礎。

4.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的主要內容是:①宣布中國政府決定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英國政府屆時將香港交還中國;②中國政府宣布并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可帶領學生閱讀有關這一方針政策的小字。聯合聲明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的構想。1990年通過的“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把“一國兩制”的方案進一步具體化了。1985年5月,兩國政府互換批準書,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歷史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終于獲得解決。

5.1987年4月,中國和葡萄牙在北京簽署了兩國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告四百多年來遺留下的澳門問題得以解決。

6.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重大意義,可按教材表述。還應引導學生分析成功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國家強大和“一國兩制”方針正確。

7.香港、澳門回歸祖國。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舉行了香港回歸祖國的交接儀式。中國政府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香港終于回到祖國懷抱。教師可指導學生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大會》圖。中英交接儀式的小字內容可通過教師生動講述交代給學生,或請學生回憶描述電視新聞中的場景,也可以選播記載這一盛況的錄像資料,以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999年12月20日凌晨,澳門交接儀式在澳門舉行。繼香港之后,澳門也終于回到祖國懷抱。香港、澳門回歸的重大意義,可按教材內容講授。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豎排的黑體字資料,深刻理解講話的內容。

四、“海峽兩岸的交流”一目需講清三個問題。

1.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下,我們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消除隔閡、促進海峽兩岸了解交流的具體政策和措施??烧堃粚W生朗讀有關小字。

2.海峽兩岸民間交往的堅冰已經打破。中國*******“一國兩制”的構想和促進緩和的政策,在臺灣島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應。臺灣當局不得不調整了對中國大陸的政策,開放民眾赴祖國大陸探親,并在經貿、學術、新聞出版等方面采取較為松動和彈性的做法,民間交流的堅冰已經打破。提示學生看“大批臺灣人士到臺北紅十字會要求與內地親友通信并到內地探親”插圖,插圖反映兩岸交流日益頻繁。

3.必須停止在國際上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活動。臺灣和祖國大陸的統一,是海內外中國人的共同心愿。然而,臺灣當局卻在國際上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活動,這是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破壞和平統一的基礎的。應讓學生認識到,要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必須反對臺灣當局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