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的婚前禮儀

時間:2022-07-23 09:35:00

導語:新加坡華人的婚前禮儀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加坡華人的婚前禮儀

按照傳統(tǒng)觀念,華人把傳宗接代當作人生的重要任務(wù),古語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嫁是終身大事,人們不怕辛勞,一定要找到個良好的終身伴侶,婚后多子多孫,讓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這一點之后,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華人的傳統(tǒng)婚俗和儀式那么復雜與隆重。當然,現(xiàn)代新加坡的華人,婚俗和儀式已經(jīng)簡化了。

婚前禮儀

舊時代締結(jié)婚約之前必須配對“八字”的傳統(tǒng)習俗,實際上已經(jīng)廢除了。同樣的,請媒人代為提親及安排婚禮細節(jié)的做法,也越來越少了。

在今日的新加坡,最常見的是未來新郎拜會未來的岳父岳母并請求將女兒許配給他。在女方家長答應以后,通常由男方與女方的親屬(家長、兄姐〕或雙方的朋友商定交換禮物及安排婚禮的細節(jié)。

雙方商定的事項是:

“聘禮”: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以確定這門婚事。

“定婚”。

“納彩”:雙方交換禮物。

舉行婚禮的日期及當天的儀式。

聘禮

在傳統(tǒng)的華人社會,“聘禮”是議親的中心問題?;槭乱螂p方未能對這個問題商達協(xié)議而告吹,這種事情并非絕無僅有。“聘禮”包括“聘金”的多寡與“嫁妝”的厚薄。過去,男方往往希望女方把聘金的一部分用來準備嫁妝。

今天不少人認為娶親需付金額(即聘金〕的觀念是落伍的,也有損女方的身份。然而,應當指出,“聘金”實際上包含這樣的意義:表示男方承認和感謝女方家長的養(yǎng)育之恩。因此,即使不致送聘金,但送禮物給女方家長的習俗至今依然十分普遍。

為了對未來岳父岳母表示感激與敬意,新郎可以向女方家長奉送內(nèi)封現(xiàn)金的“紅包”,或在婚宴上特為女方設(shè)幾桌酒席,讓女方宴請親友。

定婚

現(xiàn)在一般人已取消定婚儀式,即使要舉行正式的定婚禮,也是一切從簡。

定婚儀式通常是:雙方先交換戒指,接著以供品祭祀祖先,意思是將喜訊稟報。然后分贈蛋糕給親友,代替?zhèn)鹘y(tǒng)上贈送“花生餅”的做法,這種餅是用紅紙包裝,上面貼著“喜喜”字。

納彩

“納彩”就是交換禮物,按舊習俗是在婚禮前幾天進行,通常都是根據(jù)《通書》,擇定吉日納彩。

吉日一到,未來新郎就把一批禮物送到未來新娘的家,禮物的組成因不同方言籍貫而異,數(shù)目通常是六件,人們認為“六”是個吉祥的數(shù)字。禮物可能包括以下任何六件:

一個紅色內(nèi)封現(xiàn)金(代表“聘金”〕。

兩對紅蠟燭,一對貼上龍形的剪紙(代表新郎〕,一對貼上鳳形的剪紙(代表新娘〕,取“天生一對龍鳳配”之意。

一件或多件金飾物,送給新娘。

豬腳,可以是新鮮的或罐裝的,如果是罐裝的,通常需送幾罐。

蛋糕或蜜餞、糖果。

新娘禮服

水果、橙或甘蔗。

禮物用紅盤盛放,由男方一位年長親戚或好友送到女方府上,女方一般不會將全部禮物收下。而會退回六間,其中有:

一個紅包,內(nèi)封原來現(xiàn)金的一部分。

一對貼上鳳形剪紙的紅蠟燭。

一個金戒指。(如果沒有舉行定婚禮或未前往婚姻注冊局注冊〕。

果汁飲料。

水果。

原來豬腳或雞只的一半。

原來蛋糕的一部分。

按照習俗,女方會把收到的蛋糕分送給親戚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