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民族性發展研討

時間:2022-07-23 10:28:32

導語:文學民族性發展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學民族性發展研討

一、全球化定義界說

全球化,一詞在本世紀倍受關注并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然而學者們對于:全球化,的定義和理解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前人對:全球化,的眾多定義中我最贊同的是下面的觀點:里斯本小組,世紀年代后期歐洲委員會建立了由葡萄牙比利時意大利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和瑞士等國的專家學者組成的里斯本小組集中進行全球化問題研究并于。年出版了-競爭的極限)經濟全球化與人類的未來.一書。的學者對此有這樣的權威界說-全球化涉及的是組成今天世界體系的眾多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各種聯系的多樣性全球化描述的是這樣一個過程世界部分地區所發生的事件所做出的決策和行動可以對于遙遠的世界其他地區的個人和團體產生具有巨大意義的后果)因此全球化包括兩種不同的現象即作用范圍或擴大和強烈程度或者深化它包括空間范圍的內容和彼此交往交換橫向聯系和相互依賴的進一步加強但是全球化并不意味著這個世界在政治上已經實現了統一經濟上完成了一體化文化上已經實現了同質化。恰恰值得人們注意的是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十分矛盾的過程無論就它的影響范圍還是它的多種多樣的結果而言。這個定義的優點是很全面更具有合理性。

從這個解釋中可以看出:全球化,既是一個空間上的概念也是一個地域上的概念它自身也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強調世界各地之間的廣泛聯系性同時又指出這并不意味著政治上的統一經濟上的一體化和文化上的同質化而是有著多樣性的結果。多樣性的結果在文化領域方面表現的是最明顯的這一點的指出也是此定義區別于別的定義的關鍵之處。

二、文學全球化的到來

全球化一詞最早是運用在經濟領域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文學全球化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全球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詞產生前全球化這一進程就在影響著我們這個社會。

早在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了世界性了。//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并且每天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悠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國家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來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這里的。世界文學也就是全球化的結果是文學的全球化)文學的世界化和文學的全球化是一個意思指代相同的內容在文章的后面部分若是二者共用時就不再作說明了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由于市場經濟的世界化必然帶來了文學藝術等精神文化的世界化民族的文學將向世界文學的方向發展這也意味著世界各民族文化:文學廣泛交匯的時代開始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這是從經濟)物質方面影響精神文化方面的角度來談的由此看到文學的全球化的時代的到來與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歌德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到文學全球化時代將要到來中國傳奇,風月好逑傳-在言情小說中算不上經典之作可是"年月日歌德讀后卻對其秘書愛克曼發表了這樣的議論.。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感情方面幾乎和我們一樣使我們很快感到他們是我們的同類人/0在他們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沒有強烈的情欲和飛騰動蕩的詩興因此和我寫的,赫爾曼與竇綠臺-以及英國查理生寫的小說有很多類似的地方00所以我喜歡環視四周的外國情況我也勸每個人都這么辦民族文學現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學的時代已快來臨了現在每個人應該出力促使它早日來臨"

歌德從中國傳奇,風月好逑傳-中了解到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感情方面與德國人一樣都是同類人1認為中國的文學與他的小說以及英國查理生的小說有很多類似之處他找到了世界文學形成必然的另一基礎并由此發出世界文學早日到來的呼喚文學的世界化:全球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不單是從馬恩和歌德的話語中看到還有一個必然的原因這就是人類在精神文化方面有很多趨同性由此導致了文學的趨同化和全球化有相同的2現實與理想物質與精神3生存與困境戰爭與和平幸福與災難理性與反理性孤獨與焦慮絕望與希望富有與貧困生與死愛與恨男女老幼等等也正是有了這些人類的趨同性的精神文化導致文學的趨同性才使文學能夠從民族走向世界不同國家或民族的文學為別國或別的民族所認可與接受從而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三、文學全球化的特殊性

文學全球化雖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而到來的但是它與經濟全球化有著很大的不同簡單的說經濟全球化就是要求經濟的一體化這已經為大家所認同1而文學全球化卻遠遠地比這復雜想強制文學全球化也同經濟全球化一樣形成文學的一體化這是萬萬不行的也是萬萬不可能的文學的全球化包括兩個方面.趨同化和趨異化這兩個方面就是文學全球化的方向2德國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一書中闡明的看似奇特實際統一的兩個現象.一旦民族本土化進入全球多元化:多層次:多中心的文化格局就會一方面促使人們自覺地面向世界形成一種全球意識1另一方面促使人們自覺保持自身文化特點形成一種尋根意識

斯賓格勒認為文化的全球化有兩個結果即文化的全球意識和文化的尋根意識文學是文化的一個方面當然也會產生這兩方面的結果文學全球化中產生了世界文學民族文學為了迎合這個潮流一些界限被模糊了表現出了很強的世界意識這就是趨同性1但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它的協世界化和協全球化現象越來越明顯這又激發了文學的民族性和民族的尋根意識使文學表現出了趨異化在這個文學全球化的時代由于很多人沒有認識到它的雙面性只關注文學表現出的趨同性:世界化傾向但文學全球化中的趨異化:民族性則往往被忽視了一些學者認為在世界文學的時代就應該強調文學的趨同性而模糊民族文學中的民族性針對當前這種情況為了使文學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就更應該強調和突顯出民族文學的趨異性:民族性的地位因此我呼喚.

把保護文學的民族性當成各個民族文學的一個重中之重的任務來對待吧4文學的全球化不僅給文學帶來積極的影響還應看到它的否定的負面影響全球化過程中對某些民族文學的民族性的壓抑與解構)一方面強勢民族文學對弱勢民族文學的絕對同化表現為文化殖民主義或后殖民主義同時剝奪弱勢民族的文學話語權1另一方面弱勢民族文學對強勢民族文學的一味欣賞與趨鶩和對本土文學的一味自我貶低削弱他們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這樣就會導致強勢民族文學由于對自我的絕對欣賞其中消極腐朽的東西對弱勢民族文學的侵蝕污染并且還會使弱勢民族文學中優秀進步的東西被棄置被消解如果弱勢民族的文學民族性被完全的同化掉了特別是其中優秀的東西被消解掉了這不僅是民族的損失更是全世界的損失世界文學就會因此失去很多東西減少了其繁榮的程度了各民族是平等的當然各民族的文學也應該是平等的為了使世界文學是各個民族文學的世界文學不至于被一些強勢民族的文學所獨霸成為一枝獨秀或幾枝獨秀我們應該加強文學的民族性提高民族文學的競爭力使各個民族國家的文學都在世界文學這個大花園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樣世界文學的大花園將是一個盛開著萬紫千紅的大花園

四、文學民族性的涵義及存在的必然性

到"世紀"年代基本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看法認為文學的民族性是指。文學反映民族的社會生活文化傳統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心理素質以及語言等特點所形成的特色。它包括主客觀兩個因素客觀因素指民族生活主觀因素指作家的民族意識。文學的民族性是真正的作家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一個民族文學成熟的標志。文學作品具有民族性才能為本民族的讀者所喜愛)文學作品具有民族性才能獲得世界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是不矛盾的

由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到保持文學的民族性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是對某個民族國家的文學有重要意義就是對整個世界文學也是不可缺少的時下有一句流行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很好地說明了民族性對文學的重要性民族性是文學的生命力的體現文學的相互交流與對話價值的共享和相互影響但不可能形成全球的同一化或一體化這是由文化文學的本性決定的。首先文化文學總是一定區域和民族的文化文學成為該區域該民族賴以存在的基礎和精神家園具有長久的歷史傳統和很強的穩定性其個性特色是很難消除的即使是信息社會也無法完全辦到其次語言是某些文化形成的載體更是文學的生命語言本身鮮明突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必將頑強地存在下去不可能完全徹底地實現同一化再次文學是獨特的審美創造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征不僅一部作品有其獨特性一位作家的一系列作品有其獨特性這是一個區域一個民族的文學作品無不有其鮮明的獨特性"

正是這樣文學才能百花齊放姹紫嫣紅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從而滿足著人們多樣的文化需要進一步說文學藝術對于人類共同共通的東西還得通過作家和作品人物由他們所表述的感悟感情思想和掌握的技巧來表現的這個作家必然是一定民族國家的成員如荒誕劇使用一種抽象的符號表達人類的一種相當普遍的生存處境的荒誕感但讀者仍然從作品中體味到一種法國的或者是英國民族文學的韻味因為別的國家沒有這樣的哲學文化與這種如此深刻的文化生存的體驗如果文學失去了個性化表現為同一化從而也就失去了文學自身何來的文學全球化:中國當代文學就走了彎路先是完全學習蘇聯后又是學習西方一直到"年代談論的還是存在主義后結構主義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等等西方文學話語當代文學在全球化的沖突中過分淡化了自己文學民族性不知不覺中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學話語對西方的學習與模仿雖然革新了他們的創作方法觀念及藝術形式但是追隨西方模仿得再好也不是獨創仍存在別人的影子因為各民族的生活本身有其固有的特征各民族作家又都帶有一定的民族氣質因此反映各民族生活的文學也就有了獨特的民族烙印西方作家描寫的文學具有西方各民族生活環境和人文精神的特征中國作家也應寫出有自己民族性的作品來馬克思認為。古往今來每個民族都在某些方面優越于其它民族

歌德也稱贊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情感方面比歐洲人更明朗更純潔也更合乎道德因而中國的文學作品特別注重主人公在道德和禮儀上的修養整個中國藝術都是在追求一種整潔雅致的風格歌德稱贊的也就是中國文學的民族性這是應該發揚的作家進行真正的創作總是以其民族文化精神為指導的就是他要描寫國外現象為此也應該了解其它國家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精神是民族國家的文化價值與文化價值體系它體現著一個民族的理性精神詩性智慧道德品格思想風貌進取求新的處世原則它在不同的人群身上表現各異但綜合起來卻是整體精神的體現顯示了民族精神的氣度面貌而民族性正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體現。

如果一種文學沒有一個具體的民族立足點描寫的沒有具體的民族的人物的生存處境和價值觀念那么全人類世界性以及那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東西是無從得以體現的因為現在還沒有一個人他是既不屬于哪個國家也不屬于哪個民族在文學史上凡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學杰作無一例外的都是立足于本土。描寫那時本國社會現實的如)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對法國社會的卓越描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對俄國社會的描述,魯迅的阿正傳:對當時中國封建禮教對人的迫害的刻畫以及福克納的喧華與騷動:中對美國南部生活的立體透視無不浸透著濃烈的民族特色-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泰戈爾和馬爾克斯等他們的文學創作也是有著濃厚的民族特色-中國作家為何沒能獲此殊榮是應該好好反思的用不著怨天憂人.

五、結束語

文學的世界化并非同一化相同化全球各民族只有一種形態一種風格的文學-世界化或全球化對于各民族文學既不是同化也不是合并每個民族的文學都有自己的特色這是民族集體無意識的積淀-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結構個性氣質和審美取向的作家面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做出的價值選擇與精神契合也是千差萬別的由此導致文學的千差萬別-全球化決不是誰吃掉誰或同化誰的問題而是在全球化語境下營造現代型的民族文化或民族文學最終形成世界多元化的絢麗色彩-最后我用一句當下最流行的話來結束全文,“著眼于全球立足于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