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學及會計思維培養
時間:2022-02-12 10:58:00
導語:會計教學及會計思維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會計基礎》課程中會計思維的培養
(一)教學觀念的改變
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將“以教為主”的傳統理念轉變成為“以學為主”的人本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積極學習,并勇于思考。
(二)教學內容的設計
其次,為能夠更好的實現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應不斷完善課程標準,充實教學內容,保障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比如說會計核算方法是教學中需要重視的,因為不論是后續專業課的學習還是日后會計實踐工作,會計核算方法的七步驟都是必須具備的會計思維。如何讓學生更為主動地掌握會計核算方法呢?可以在第一次課堂教學時播放一些實踐操作的小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識別常見的會計資料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并了解基本的核算程序。要想把企業的經濟業務轉化為會計語言,首先需要工具,因此會計核算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設置賬戶。有了工具,還需要記賬的規則,第二個步驟就是明確記賬規則復式記賬法。在工具和規則齊備的前提下,就可以記賬了,也就是第三個步驟,填制與審核會計憑證,將企業的經濟業務轉化為專業的會計語言。在學生看到第三個步驟時,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發票等原始單據,讓學生有形象的認識,如有條件可以組織學生走進企業實地觀看這些原始單據。同時讓學生能感受到,原始單據和記賬憑證的數量比較多,資料多了后查找信息不那么容易,因此需要將會計憑證上的信息系統地轉化到另外的資料上去,也就是第四個步驟登記賬簿。賬簿里的信息系統而全面,便于查找。接下來,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果會計人員將一大堆的會計憑證和賬簿提交給單位的領導,供領導查看財務信息,領導能順利查找到相應的信息嗎?領導會覺得資料太多了,希望會計人員提供更為精煉的信息,也就是第五個步驟,編制會計報表,最常見的是四張報表和一些附注信息,非常精煉。而在第五個步驟編制會計報表之前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這就是成本計算和財產清查,一共就是七個步驟。通過以上引導,學生對于會計核算方法的掌握更加清晰,而整個會計專業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圍繞這七個步驟進行的,同時能夠為日后真正從事會計工作打好基礎。
(三)教學實踐模式的導入
在學生具備了“證賬表”會計工作流程的基本會計思維后,還需要從教學實踐方面不斷加以鞏固,讓學生的這項思維更加清晰和系統。教學實踐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在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就導入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和賬頁,讓學生形成初步概念。當學生的理論知識系統化后,再組織一次完整的會計基礎實訓,包括企業的籌資、供應、生產、銷售和利潤的計算等環節的實踐操作,讓學生按照會計核算方法的七步驟來完成實訓,包括建賬、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再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最終編制會計報表,并整理和裝訂會計資料。通過兩個階段的實踐訓練,學生進一步熟悉了會計核算流程,鞏固了會計基礎知識,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會計思維,并且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習慣。對會計專業的學生而言,會計思維的形成,不僅僅要靠學校的教育,更要靠在日后的會計工作崗位中不斷的實踐,不斷的摸索。只有二者的有機結合,會計思維才能真正的在頭腦中形成。
二、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會計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會計思維能力的塑造與培養,應從多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切實推進實踐、模擬教學,形成現代化、多元化的會計教學體系,為學生會計思維的塑造與培養創造良好條件。
作者:謝芬芬單位:四川財經職業學院
- 上一篇:教育局工作計劃8篇
- 下一篇:做教合一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