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中表達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11-14 08:36:41
導語:閱讀教學中表達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學習目標,從而達到知識獲得、思維方式、人格健全的協同,實現了促進人的發展目標上的融合。本文就從語文閱讀教學中來探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具體從語文閱讀的主體,閱讀的視角以及閱讀的手段,習慣這四個方面來分析。本文嘗試在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從理論到實踐上為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多元解讀視角,從而在閱讀教學領域將語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以求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閱讀;表達能力;教學;目標
閱讀教學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當今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形式。通過閱讀,讓學生更好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更好地吸取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個性,并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接下來筆者就具體從閱讀的主體,閱讀的視角,閱讀的手段以及閱讀的習慣四個方面來談談閱讀教學中語文表達能力的培養。
首先,從閱讀的主體上來看,在課堂教學中到底是以學生為主體,還是以教師為主體,語文閱讀活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的積極有效參與為主線,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來欣賞作品的美學價值,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人生的有益啟示。我們現在所講的生本教育實際上就是走以學生為主體的道路。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在語文閱讀教學目標中提出“能對課文的內容表達出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探討疑難問題”,從而明確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應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即以教師的有限引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實踐為內涵的主體性閱讀應成為當前閱讀教學模式的首選。從這一點上來說,是否實現學生閱讀主體的轉換,對于能否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對此,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激勵和引導。
其次,從閱讀的視角來分析,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時代,如何確定我們將要閱讀的材料正是我們所需要而且應該閱讀的,這就要根據標題、首句或首段,對閱讀材料進行預測,然后確定有無必要繼續閱讀。預測是否準確,可以通過閱讀來加以檢驗,而這種預測能力的培養,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我們在教授每一個單元的課文前,往往要求學生根據標題對課文的內容進行預測。這時學生們思維活躍,思路開闊,通過討論,激發他們對將要學習的課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種討論要廣開言路,讓學生們暢所欲言,以培養他們的語文口頭表達能力。
再次,從閱讀的手段上來看,我們在肯定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的前提下,實際運行中還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為:閱讀教學觀念陳舊落后、閱讀教學方法單調、閱讀教學中得“道”而忘“文”與學“文”而棄“道”的偏向、“四步曲”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依舊盛行、流行多年的重講解與重分析的“講讀教學法”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觀察、認識事物,實現從功利閱讀向經典閱讀回歸、從興趣閱讀向意志閱讀躍遷、教師閱讀與學生閱讀共生,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吸收傳統教讀法的精華,更新精讀和略讀、快速閱讀、書面及多種形式擴展閱讀等閱讀方式,回歸閱讀教學手段,創造出諸如拓展研究法、開拓想象法、引申法、欣賞評價法等新教讀法。
最后,從閱讀的習慣上分析,現階段我們學生在閱讀的習慣上還是存在較大的問題,一篇文章除了傳統的標記段落以及分段之外,就是概括段落意思,而對文章語言的品讀就停留在表面上,造成思想呆板,不會運用,語言表達能力得不到提高,使得學生考試課內閱讀篇目得高分,課內閱讀得分較低,我們從閱讀習慣上主要從課內閱讀來談。從課內閱讀來看,我們應當在閱讀中感悟,解讀其中的意蘊。清人袁枚《隨園詩話》里有語:“蠶食桑而所吐者絲,非桑也;蜂采花而釀蜜,非花也。”積累沉淀只是一種攝入,真正要成為自身的東西,還必須經歷“吐絲釀蜜”的內化過程,語言表達也是如此。我們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閱讀上應當做到感受語言之后品味意蘊,最后進行適當的相關表達技能訓練,另外還可以對其表達能力評價。“讀書百遍,其意自見”,這是不可否定的,由“讀”的感受到“見”的領悟過程,正體現了新課標“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的表述。因此只有口讀、耳醉其音,目醉其情,才能實現真正的感受和切實的體驗。
在學習《我們家的男子漢》的時候,就留給學生充分的品讀時間,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寫得精彩的語句進行適當的批注,然后大家眾說精彩之處,之后就對他們進行適當合理的評價,讓學生有了思維語言表達的轉化過程,這是在自然真實的狀態下的語言表達訓練。事實也證明效果很好。沉下心來,拷問靈魂:面對語言表達能力缺失的現實該怎么辦?“語文教學要回歸本原,莫忘語文來時路”、倡導“豪華落盡見真淳,鉛華洗卻見本真”的“真”課;我們主張“語文學習,應該從表達打開突破口”,因此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希望本文的閱讀角度研究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有所幫助,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走向有所成就與突破,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努力與探索。為此“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李思純主編.體驗新課程(語文),長沙:湖南教育版社,2002年版
[2]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李玉玲 單位:南寧市第十四中學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公路工程監理施工質量對策
- 下一篇:淺析重慶打銅街民國銀行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