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電腦繪畫創新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7-17 09:59:00

導語:小學電腦繪畫創新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電腦繪畫創新能力培養論文

摘要摘要: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最能體現于美術繪畫中,但是,由于教育機智的原因而忽視了它的重要意義。本文基于怎樣能進一步使學生創新能力得以發揮,論述了美術繪畫和電腦結合運用的優勢及注重事項,提出了一種新的可行教學模式。

摘要:電腦繪畫創新能力美術教學

為什么要對兒童進行美術教育,許多人不明白,其實,兒童美術教育并不以培養小畫家為目的,它是對人進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質教育。讓兒童參加美術繪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兒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們的完美人格。

一、電腦繪畫

(一)所謂電腦繪畫

電腦繪畫是在傳統繪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繪畫藝術。一方面。它繼續了傳統繪畫藝術的基本特征,如構圖、造型、著色等;另一方面,它具有傳統繪畫藝術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如它的方便易用、新奇獨特以及效果的豐富多樣等。因而,電腦繪畫深受小學生的喜愛。這是一種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它以生動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們眼前展示了一幅誘人的美術教學前景。

(二)電腦繪畫對喜好的重要功能

1.所謂喜好,心理學上是指一個人力求熟悉某種事物,探究某種事物,獲得某種事物和心理反應。喜好,創造的原動力。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喜好,使小學美術教學突破封閉的靜態結構;小學生不喜歡一味地面對老師熟悉的面孔,聆聽單一聲音;老師空頭說教,已無法滿足他們的直觀性具體思維的要求。而電教手段恰好能解決這一矛盾,利用電腦資源,既開闊了學生視野,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蘇聯聞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摘要:“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喜好?!鄙倌陜和南埠孟埠檬嵌喾矫娴?。由于他們對事物的熟悉總是由具體到抽象,由表層到本質,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只憑空洞的說教統統引不起他們的喜好。只有大膽實施喜好教學,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喜好,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3.電腦繪畫中那種近乎游戲的手法,非凡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尤其是對繪畫基礎薄弱的學生,會減輕心理壓力,甚至會激發起學習的熱情,把美術學習作為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那么,我們的美術教育豈不真正實現了愉快教育。小孩剛生下來,什么也不會,但整個世界對他來說是漂亮的、驚異的。孩子天性就是好動、好奇、好問、好尋找奧秘。我們就可以通過繪畫讓孩子來觀察、來了解這個世界,培養他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全面提高兒童的素質。

二、影響創新能力的目前狀況分析

(一)教師教育觀念陳舊,限制學生思維發展

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摘要:“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會這樣那樣的影響全體學生。假如教師很有威信的話,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痕跡?!币虼?,假如教師沒有創新意識,自身視野狹窄,思維僵化,又如何引導學生創新呢?這樣的行為觀念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使學生產生錯誤的熟悉,不創新,只接受。

(二)教學活動單一,抑制學生創新意識

心理學告訴我們,思維活動越積極,觀察的收獲就越大。長期臨摹教學,封鎖了學生的視覺感官,限制了學生的手和腦的發展。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依照著范畫樣本摹仿描畫,一旦寫生實物和進行憶想創作就束手無策,有眼睛不會看,有腦子不會想,有手不會畫,更不可能會創作。只能跟在老師和古人后面爬行,不能畫出更新更美的圖畫,它的最終發展結果,只能是摹仿表現,永遠也不會達到模擬性寫實表現和創造性藝術表現的高度。

(三)繪畫空間狹小,約束學生心靈空間

小孩子生活的空間太小,小孩子的自由支配時間太少,這是傳統教育所造成的弊端。小鳥關在鳥籠里生活,雖然有吃、有唱、能跳躍、能鳴唱,但鳥籠并不是鳥的世界,大自然才是鳥世界。小孩子假如只是關在鳥籠式的學校里天天臨摹畫,是不行的。創造需要廣博的基礎,我們應當多讓學生和大自然接觸,多面對真花、真草進行寫生,這樣便于兒童熟悉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常帶學生去公園、去碼頭寫生,讓他們和大社會接觸,熟悉大社會,了解大社會,這樣他們通過各式各樣面對大自然,面對大社會接觸中,提高了他們的廣博知識,對他們進一步創造繪畫也是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評價的態度,抑制學生的主體意識

現代教育觀中,教師在教學中應起到穿針引線的功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然而,在對學生評價中卻存在諸多抑制學生的現象。表現出摘要:

1.價形式的單一化。往往采用一種方法評價,語言單調。

2.評價標準的絕對化。將判定的范圍集中在很小的范圍內,只有達到同一標準才符合要求,俗話說摘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不無道理,美術作為一種藝術門類只要有一種理念的體現就是成功的。

3.評價觀念的陳舊。表現為只看中結果,不注重過程。對繪畫藝術講,更應注重過程中的體驗,將情感融入后,也就反映出個性對其表達的感受。

三、電腦繪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電腦繪畫獨特功能和優勢

1.繪畫工具把握較熟練

電腦本身就是現代科技創新的產物學生學習和使用電腦繪畫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追求創新的過程。在剛開始學電腦畫時,學生只會在老師的示范下,使用一些最基本的繪畫工具,如“鉛筆”、“橡皮”等,畫一些非常簡單的幾何圖形。中高年級學生隨著對繪畫工具的熟練把握,他們的作品便有了一定的主題,內容也更加豐富,趨向多樣化和個性化。

2.高效的教學效果

電腦繪畫教學演示直觀、生動、形象,圖形、文字、聲音相結合,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如在講授《樹葉貼畫》時,我們就可以用計算機中的動畫或圖片,將所用的每一片樹葉呈現在學生眼前,看清每一片樹葉的紋理,讓同學們分析每一片樹葉放置在何處最能合乎利用它們的原有紋理,并且出示各種不同的擺法供學生選擇。這樣減輕了難度,又突破了重點。通過計算機的動畫演示,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形象化,降低了學習難度。

3.內容豐富,擴大學生知識面

電腦資料容量大,選擇性強,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輕易搜索到自己所需的材料,毫不夸張的說是一個美術欣賞圖書室。

(二)豐富內容,擊起創新欲望

1.選材貼近生活

計算機的巨大容量,可以幫助儲存大量的信息。不管是優秀畫,學習習作,還是世界名畫,教師都可借助掃描儀存入計算機中。另外,利用現代英特網技術,可把世界各地、各種各樣對教學有關的圖文資料下載到計算機,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在資料庫中隨意欣賞。這樣給每一位學生都提供選擇審美對象的機會,產生創作喜好。多看一些有趣味的觀賞性比較強的動物或景物的電視錄像。并經常把他們帶到生活中去,多接觸大自然,增強其感覺能力。

2.豐富多彩的處理效果

由于電腦繪畫軟件的非凡功能,使得電腦畫的處理效果豐富多樣,極具魅力。如許多繪畫軟件都提供了“旋轉”、“變形”等命令,可使圖畫產生旋轉、變形等非凡效果。至于photoshop等經典圖像處理軟件,其效果更是讓人叫絕,可隨意制作出“模糊”、“扭曲”、“紋理”等夢幻般的繪畫效果。在千變萬化的畫面中,學生的創作欲望被大大地激發了。

3.不斷激勵、體驗成就感

珍愛童真,答應出錯,增強了學生自信心,當學生主動積極參和實踐和創造后,不一定每個學生的作品都能得到成功,但孩子們的每件作品都凝聚著兒童的童趣和天真,我們的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應采用審美的眼光來講述和評價;讓學生自評、互評;在學生的作品中找出他的閃光點,給他以適當的評價和肯定。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喜好越來越濃,求知欲望也越來越強,達到真正育人的目的。電腦繪畫和美術課有所不同,有的學生不會素描,可在電腦上點擊素描工具,即可完成。學生較輕易獲得成功,對作品喜不樂滋時,可以通過屏幕廣播,讓全班同學來欣賞,點評。如可以,打印出來給孩子保管讓家長看看孩子的成績,有時看到內容豐富,有創新的作品應鼓勵去投稿。若是被刊登了,就把作品張貼在宣傳欄櫥窗里展示,起到以點帶面的功能,來誘發更多學生的創作欲望。

(三)多種形式培養創新能力

1.隨心所欲、充分發揮

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能力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在美術教育中,只有努力設計新鮮的表現形式和方法,創設寬松的環境,為學生提供新的起點和新的機會,才能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創意設計,一方面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工具,使他們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另一方面也給予了他們一種新的創造途徑。

計算機給予學生一個不怕犯錯誤的虛擬世界,讓他們隨意去實驗、去探索、去創新,消除了他們在傳統學習中所碰到的種種困難。學生所想到的,難以想到的,甚至從未想到的構思都可以在計算機中獲得表現的鍥機,尋找從未迸發的靈感火花。如在《為將來的自己設計一張名片》一課中,學生由于自身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的局限,設計出的名片總不能達到自己滿足的效果。通過“金山畫王筆”等軟件進行設計練習,豐富的資料即可以隨意更改的特征,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促使學生在設計時不斷思索,大量的動腦筋活動產生出來的設計作品,使學生更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鼓勵他們在設計創作中作進一步的嘗試。不經意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2.利用感觀激發創新思維

(1).利用聽覺、啟發聯想

從美術的“聲”來講,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聲音。根據平時所見所聞,往返憶和聯想這種聲音可能出現在畫面上。例如摘要:美術教材中漂亮的魚群一課,我先放一段錄音,是海中各種魚發出來的聲音。讓學生猜是什么聲音。再配上話外音,學生把“聽”化為“想象”,學生的思維表現得非?;钴S,熱烈的討論著自己的感受,不僅觀察了解了事物本身,還意識到和它相關聯物體的環境,從而延伸了學生的視覺空間,使學生的思維也發生了質的變化。

(2).運用視覺、啟發聯想

從美術的“形”來講,通過視覺效果,來引起學生對將要展開的學習內容的關注。小學第二階段(3—4年級)是兒童的成熟過程,心象逐漸失去其強度及個性化,而代以概念進入初步的思想和邏輯推理歷程。這一時期,在美術教學中對兒童視覺上的溝通是我們應該非凡重視的。

由一種事物想到和其有相似特征的另一種事物的思維活動叫做類似聯想。聯想是創造才能的構成因素之一,聯想是想象的開始,聯想和想象是創造活動的導線。例如摘要:在上《用圖形畫動物》一課時,由貓想到老虎,是因為貓和老虎的身形及眼、嘴、爪很相似。以這些為基礎,設計出“貓變虎”的變形畫。屏幕上例出各種動物的圖形,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貓變虎的活動由此展開了,競爭非常激烈,許多同學說出其他的東西可以變成什么,并且行動起來。說明這是他們感喜好的。

(3).視聽結合、創設意境

實踐中側重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一個融聲、形、色、光、動態一體的“真實”情境將遠離學生生活環境的事物逼真的呈現在眼前,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喜好和創作欲望。同樣可以啟發兒童從天想到地,從人類想到動物,從昨天想到今天。這種思維方式,表現了兒童思維能力的整體性和靈活性。可以從正向思維、反向思維、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幾種方式考慮,如《龜兔賽跑》,生動的畫面呈現在眼前,第一則故事摘要:白兔跑的快,但它驕傲的睡了一覺,結果烏龜勝利了,這種常規思維是正向思維。第二則故事摘要:龜兔不愛比賽了,都在大樹下睡著了,為反向思維。學生都很新鮮。第三則故事摘要:龜兔賽跑后又比拳擊,為橫向思維。喜好倍增。第四則故事摘要:龜兔舉行第二次賽跑,白兔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結果勝利了,為縱向思維。

我們的教育要培養能積極適應不斷變化著的社會要求的人,要著力以不同的方式動員、啟發和拓展兒童的思路,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潛能。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學會生存》中指出的摘要:“人們對付當今世界性新問題和挑戰的能力,歸根結底取決于人們能夠激發和調動的創造力的潛力?!眲撛炝κ墙∪拓S富個性的核心,離開了創造力的培養,就談不上培養個性,也談不上培養時代所需要得人才。

參考文獻摘要:

①《教育現代化》(京),2001.3

②柳斌摘要:《美術教學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

③《教育探索》2002年第10期

④《中小學教材教學》2002年第28期

⑤http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