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13 03:22:00
導語: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面臨的新問題
一直以來,為了與本科通識教育區別,高職院校的課程更多強調知識的易懂性、實用性。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現實教學中,除了教材標榜是高職院校專用外,教師授課的內容、方式方法等,與本科院校沒有實質性區別,并沒有體現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特點,沒有達到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的效果。
1.1高職心理健康課程教師“舞臺”缺失。在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師多數是“雙師型”兩肩挑的教師,即既要擔任心理健康理論的教學,又要在實踐中指導學生增強學生心理素質。但是,當前在高職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屬于公共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象其它專業課的教師,既可以給學生進行理論講授,又可以在學生專業實踐中進行技術知識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依然只是從理論層面對學生進行心理知識教育。因此,其沒有發揮“雙師”的作用,純理論講授的教育教學沒有體現出如其它專業知識的操作性與實用性,以增強學生未來競爭的砝碼。
1.2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踐創新不足。我們不可否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學生也有日常實踐指導,如授課之外,參與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大學生心理講座、大學生心理沙龍活動等等,也在為培養身心健康的大學生盡一份力量。試想一下,這些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工作,與本科院校的并沒有區別,還是停留在傳統教育意義方式方法的框架,沒有體現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用理論指導學生實踐的創新性。
1.3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課改研究不足。雖然有個別教師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研究,研究成果也體現了一定理論的前沿性、時代性,但多是對這門課程的一些個別現象進行研究,而對課程的改革的整體性思考不強,沒有深入思考這門課程改革根本性方向的問題。在高職院校中,教師對課改的研究,主要落實在專業課方面,如精品課程研究、某某專業研究等等。
1.4課程設置及內容與人才培養要求不符。如果參照專業課程情況來設置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體現實踐在課程安排中所占的份量,這樣才符合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要求。而日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是講授理論,缺少了實踐的環節,沒有鮮明的人才培養特征。再者,課程內容也多為心理基礎知識,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是無法起到如其它專業知識能直接應用于實踐,解決實踐問題,或者說增強就業、創業和發展的砝碼。
可以說,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中,與其它專業課程相比,沒有鮮明體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
2高職院校學生心理教育課程改革問題的關鍵點
綜合以上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面臨的問題,該課程的改革必須從思維上理清幾個關鍵問題,即改革的重點及難點的結癥所在。
2.1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出路問題。在高職院校中,專業教師既可上理論課,又可以在實踐中指導學生的實習實訓,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在倡導“雙肩挑”的高職院校中有著廣闊的發展天地。而同為“雙師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如何解決其“雙肩挑”中對學生實踐指導的問題,搭建一個讓其跳出課堂的“舞臺”,發揮其探索理論應用于實踐的作用,這是解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出路、課程改革的根本問題。
2.2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問題?,F在所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材的內容,是否已經完全滿足高職生對這方面知識的需求,這些內容是否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能否對高職生在社會生存與發展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即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必須多方論證,尋找出對高職生成才成長最有用的知識。
2.3高職心理教師的素質問題。目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綜合素質是否真的勝任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要求,如果進行課改,課程的內容改變了,對他們的知識結構需要哪些調整和提高?
3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考
針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面臨的新問題以及課改的難點、重點,可從以下個方面著手課改:
3.1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應轉向對行業心理的研究。在高職院校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除了開展日常心理健康常識教育外,應分門別類深入研究相關專業學生畢業后潛在就業的行業或崗位的心理,圍繞畢業生適應行業崗位需要的心理知識進行研究,以提高畢業生行業或崗位的適應性。如商務文秘專業,學生畢業后可能到政府部門、公司企業從事文秘工作,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研究學生在政府部門、公司企業應該要熟悉那些人員的心理,自身應該具備怎么的心理素質等等,通過授課讓學生初步掌握這些行業心理知識,畢業后更好、更快適應工作,在“察已知人”的情況下更好處理工作,使自身獲得生存與發展。
3.2精心編寫行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材?,F在高職院校所用的教材,雖然結合了一些高職生特點來編寫,顯得更容易理解掌握,實用性也相對強些,但也多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協及到行業心理方面的內容很少。從學生對行業心理知識需要的角度看,教材的針對性并不強。因此,學校要組織相關人員,在深入研究與各個專業相關行業心理的基礎上,編寫出適應不同專業授課的行業心理教材。
3.3加強行業心理師資力量。一方面可派學校教師深入行業調查,了解掌握行業心理的相關情況,積累教師行業心理知識的厚度。二是根據校企合作的情況,派老師到企業掛職學習,深入行業第一線,掌握真實可靠行業心理相關知識。三是聘請行業中懂心理學的人士作外聘教師,專門給學生講授行業心理學知識,讓其以自身的感悟,傳授給學生最真實的行業心理知識。四是鼓勵行業人士與校內心理教師共同開展學生心理課題研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彼此完成知識的升華。
3.4專業行業心理課設為專業必修課。如果確定了專業心理課程,可從一般理論的心理健康教育公選課分離出來,作為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學生除了可選修一般常識理論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外,還必須拿到專業行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分。而在授課方式可以更加靈活動,以應適應工學人才培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師定期不定期深入實習、實訓學生相對集中的單位,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課教育、進行個體心理輔導等,實行送知識到行業,體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
總的來說,高職院校必須加大力度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把高職院校學生行業心理教育納入教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了解一些行業心理知識,增強行業的心理素質,在工作中形成一種自覺適應意識或行為,對學生個體未來的發展有著重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饒洪.高職院校公共心理學課程建設中的教學改革策略探討.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5).
[2]龔小紅羅春暉等.淺析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手段改革的必要性.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7).
摘要:隨著高職院校改革的深入與發展,各專業課程的改革都在朝著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形勢的方向改革,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作為公共課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課程的改革陷入了“瓶頸”。本文分析目前該課程的現狀,并對其課改作探討性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教育課程改革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新生代農民工心理分析論文
- 下一篇:青年員工學習心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