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論構建自我調控探索
時間:2022-04-29 11:29:00
導語:心理理論構建自我調控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我調控”機制是學生按內部標準,系統地監測、評估、調節自己的思維、感知、情緒、動作與行為,自我調控策略得以應用不僅影響當前的學習業績,也決定著學生長遠的學業態度和學習興趣,甚至將影響學生今后整個職業生涯。本文深入解剖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小學院國際合作專業學生英語學習過程,試圖探索構建自我調控機制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教育心理自我調控機制
自我調控(self-regulation)策略是教育心理學元認知策略的重要內容,是指學生按內部標準調整其自身行為,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系統地監測、評估,調節自己的思維、感知、情緒、動作與行為,從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調控、自我管理不僅影響當前的學習業績,也決定著學生長遠的學業態度和學習興趣,甚至將影響學生今后整個職業生涯。
英語教學是高職院國際合作專業的重要教學環節,較高的水平和較強的能力是英語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開展專業教學的必備條件,更是國際合作專業應有的辦學特色。但是由于高職院國際合作辦學專業的生源質量相對較低等現實原因,國際合作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
我們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與加拿大戴爾特商學院的合作辦學專業在英語教學實踐中,依據教育心理學中自我調控策略的理論,對英語教學實施一定改革,努力構建有利于學生實踐自我調控策略的環境和機制,幫助學生提高應用自我調控策略的效果,改善學生英語學習狀況,收到了初步的成效。今年的實踐使我們深切體會到運用教育心理理論,構建自我調控機制是搞好國際合作辦學專業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為了幫助學生應用自我調控策略,可以從建立目標、安排環境、記錄與監督三個緯度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目標,夯實自我調控的基礎
目標確定是指學習者要確定自己的學業目標,以及對于這些目標有關的程序、實踐的計劃安排、具體行動等。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有可能不斷地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斷地調整、修正學習的措施與手段,不斷地攀登新的臺階。但是高職院校國際合作專業的多數學生,進校之初難以建立明晰的英語學習目標,有的學生甚至進入高職院學習本身就是出于無奈的選擇,目標確立的缺失成為英語教學的不利因素。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要把幫助學生建立明確的英語學習目標作為構建自我調控機制的基礎工作。
我們把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具體地分解為能力目標和證書目標兩個層面:①能力目標:就是經過三年的學習,學生能夠比較流利地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活動,把英語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使英語應用能力成為自己求職道路上的有力武器。②證書目標:指學生除了按照規定必須拿到英語三級證書之外,還必須拿到大學英語四級證書或者江蘇省英語口語證書,鼓勵學生拿到大學六級證書或者是江蘇省英語口譯證書,使英語證書成為自己求職路上的敲門磚。
根據以上目標我們對國際合作專業大學英語教學進行了以下改革:一是教學組織的改革。即明確規定了學生的考級進程。進校后第一學期參加英語三級考試,第二學期參加英語四級證書的考試,第三學期參加相關專業的專業證書考試,第四學期參加英語口語口譯證書的考試,使學生從一進學校就明確自己所要參加考試的證書類別,明確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并使證書考試的目標成為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的重要動力。二是教學內容的改革。即明確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要緊緊圍繞證書考試的需要來設計、調整,提高大學英語三級、四級和口語證書的考試通過率。
實踐證明,大學英語教學的這項改革成效是顯著的,由于我們確定的英語教學目標緊緊圍繞著學生的職業目標,以國際商務專業學生為例,2004年以來英語教學狀況逐年改觀,學生學習成績有了較大提升。第一學期參加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通過率和畢業前四級通過率呈逐年上升勢頭,少數學生還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
二、安排環境,創造自我調控的條件
安排環境是指學生自己選擇或安排學習環境,使得學習能夠順利進行。學習環境安排恰當,能夠幫助學生強化自我調控的意識和自我調控的行動,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職院國際合作專業作為專科第二批次的辦學層次,多數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安排環境的意識不強、能力不夠,是實施自我調控的不利因素。
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安排環境這個目標,我們從制度設計方面著手,進行合作辦學專業教學制度的相應改革,為學生提供實現自我調控的重要載體。
我們的主要做法就是建立社團活動學分制。規定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參加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工具的社團活動,完整參加一個學期的社團活動,并圓滿完成社團交給的任務可以獲得一個學分,學生在校期間未獲得兩個以上的社團活動學分將被視為未取得畢業資格。學生參加外資企業的生產、工作實踐活動,并得到外資企業的證明也可獲得社團活動學分。三年來我們先后成立了“外籍教師學中文”、“英語原版電影欣賞”、“英語角”、“英語廣播站”、“英語日”、“英語演講”、“英語辯論”等社團組織,有一百多名學生參加了這些社團活動。
社團活動學分制的建立為學生的安排環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們在用英語幫助外籍教師學習中文等活動中提高了英語水平,體驗了過去未曾有過的喜悅和成功、自信和自強。更為重要的是,社團活動學分制的建立,客觀上促進了學生安排環境、自主學習的自覺行動,品行與英語雙豐收,英語學習的環境進一步優化。
目前尚未畢業的2005級學生江某,從在校第二學期開始就到外資企業打工。為了完成企業的任務,刻苦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公關活動能力和該企業產品的專業知識,很快適應了企業的要求,2007年10月就以月薪5000元被聘為外資企業的總經理助理。
三、記錄監督,完善自我調控的制度
實施嚴格的記錄與監督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適當的方式記錄學習的收獲、問題、思考等,更好地發揮自我監督的作用,是自我調控策略的重要環節。為了幫助學生盡快形成記錄監督的機制,我們從新生進校開始就從學生自我、外籍教師和班主任三個層面開展記錄與監督活動,努力構建并實施較為嚴格的記錄與監督制度。
學生記錄就是與學生評教工作相結合,要求學生每月記錄、整理當月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建議、問題。還要填寫調查問卷,問卷中列舉教師備課、答疑等問題。月底由小班(外籍教師上課均為15人左右的小班)班長在班長聯席會上交流,形成學生評教的綜合意見,向外籍教師通報,建議采納。
外籍教師記錄就是借鑒國外的做法,由任課的外籍教師每周將本班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記錄、公布在班級的墻上,公布的記錄包括小測驗成績、作業完成情況,尤其是課堂參與情況(participating)。外籍教師所記錄公布的這些情況也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班主任記錄就是班主任記錄本班每一位學生每天考勤和每一次考試或測驗成績,每學期匯總一次,繪制形成學生考勤和成績的兩條曲線,由于這兩條曲線一般具有正相關性,該曲線圖為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了分析自我調控狀況的依據。
三年來,我們嘗試應用教育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夯實基礎、豐富載體、完善制度,積極構建有利于學生實現自我調控的機制,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實效,繼而提高合作辦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能力,提高了畢業生就業質量。我院首屆合作辦學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5%,協議就業率接近70%,初步實現了辦學的原定目標。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村支書主任培訓活動心得感想
- 下一篇:學習陳剛毅體會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