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與的關系
時間:2022-09-19 08:21:00
導語:解析與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五四以前,北大新舊思想斗爭很激烈。許多青年接觸了新知識,思想上要求進步。而學貫中西,思想新穎,又不斷地向青年宣傳革命思想,指導青年走馬克思主義道路。因此,成了眾多青年學生學習的榜樣,青年學生們對他非常敬仰,自然團結在他的周圍。
1918年秋,來到北京,本打算在北京大學待一段時間,再去法國留學。當時的北京大學正是新文化、新思想孕育、傳播的中心,時任北大圖書館主任的,向人們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學說,使胸懷救國志向的熱血青年看見了一條尋求真理的道路。的新思想吸引了青年,使做出不去法國留學的決定。說:“我覺得我對我自己的國家了解得還不夠,把我的時間花在中國會更有益處。”這就是說,此時已決定留在北京大學一段時間,以便汲取思想營養,研究自己國家的問題。
留在北大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生計。后來說:“北京的生活費用對我來說太高了。我是借朋友的錢來到這兒的,到了以后,非馬上找工作不行。我從前在師范學校的倫理教師楊昌濟當時是國立北京大學的教授,我請他幫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紹給當時北大圖書館的主任,這個人就是。他后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后來被殺害。安排我擔任圖書館的助理員,我每月可以領到一大筆錢——八塊大洋。”為安排了圖書館的工作職位,使留在北大,因而創造了毛、李兩人經常接觸、一起共事的機緣。后來回憶道:“在領導之下,我很快地發展,走上馬克思主義之路。”
正是因為有這段和密切交往的經歷,才從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為早期思想的變化與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為后來的一生革命征程奠定了基礎。因而,稱為“真正的老師”。
- 上一篇:鄉鎮委年度總結及發展計劃
- 下一篇:治庸問責活動個人自查報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