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統計工具在經濟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11-24 03:10:01
導語:綜合統計工具在經濟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層經濟管理統計工作現狀分析
基層經濟管理統計工作的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首先,統計基礎工作薄弱。有些基層單位存在統計人員不穩定的情況,統計基礎工作相對薄弱,在實際工作中依然采用傳統的處理方式,統計人員與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變動易導致統計處理差錯與統計口徑不一,降低統計數據的質量。同時由于政府部門要向基層單位布置報表,雖然要求報送的報表中存在許多相同的指標,但由于報送的要求、范圍、口徑不同,不同的統計業務由不同的部門負責,然后分別向主管領導呈送,從而出現二級單位、專業部門、統計部門之間數據不一的問題。其次,忽視統計工作。基層管理人員在經濟管理工作中,錯誤認為統計只是數據的匯總或增減,認為填寫幾張報表即可完事,將統計工作簡單化。而統計不屬于直接的經濟管理部門,也不會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即沒有物質產出,因此部分人員則從思想上輕視統計工作,認為該項工作可有可無,出現“輕統計、重會計”的現象。同時部分人員認為收支把關和會計核算重要,而統計工作只是為上級政府部門所用,因而統計人員變動頻繁,專職少且兼職多,在單位調整、重組、改革中經常忽視統計人員的待遇和統計崗位的設置。再次,不能充分發揮統計分析的作用。有些統計人員習慣于傳統的工作方式,對基層單位經濟管理所需的統計信息甚少跟蹤了解,加上在報表分析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少,花費大量時間在統計報表的填報方面,不能提出科學的建議,導致統計工作只局限于單純提供統計數據和對結果的滯后反映。最后,統計指標體系與管理制度不完善。要想做好基層經濟管理的統計工作,必須要遵循“按標準操作、按程序辦事、按制度管理”的原則;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不能明確劃分統計工作的職責界限,增加了統計部門的數據統計匯總的難度。此外,由于指標計算的方法和口徑等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基層單位雖然修改了指標體系的設置及計算方式,但沒有細化某一指標的計算口徑,不利于統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一)計劃工作的檢查。每個基層經濟管理單位都應針對自身的未來發展制定短期或長期計劃,而計劃的執行情況則要借助綜合統計工具進行顯示,以便實時了解和督促計劃的實施情況及完成進度,對計劃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及時發現與妥善處理,充分挖掘計劃超完成的潛力,確?;鶎咏洕芾韱挝坏南蚯鞍l展。例如:某事業單位缺乏系統完善的管理體系,存在一些管理漏洞,相關部門在工作中相互推諉扯皮,導致該單位的設備購置環節發生遺漏問題,某設備購置計劃下達一年仍未能嚴格按照計劃進行購置。以當時的財政政策為依據,當年計劃購置設備的節余款項要在次年年初返回給財政部門,而若該單位錯失設備購置的機會,則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自身的市場競爭與設備更新。由于該單位的綜合統計人員在檢查計劃完成情況時及時發現和反映了這一問題,才避免了這一錯誤的發生,沒有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并為單位挽回了一次設備購置的機會。(二)管理差距的查找?;鶎咏洕芾韱挝辉趯嶋H工作中應用綜合統計工具,能夠很好地進行橫向對比,幫助管理部門明確了解自身的水平,或者是讓不同機關單位在對比中改進不足,取長補短,實現基礎綜合經濟管理單位的良性發展。同時基層經濟管理單位可以根據管理范疇內的諸多因素,如規模大小、市場競爭力、企業市場需求、結構狀況、市場占有率等,與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比對,繼而意識到自身的經濟管理情況,對管理活動中出現的不足加以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理,使經濟管理的制定與實際需要的目標和方向相符[4]。例如:管理單位在具體比對過程中,可以廣泛發揚與傳授自己的管理優勢;若經濟管理中出現問題,則認真研究自身,積極查找問題存在的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扭轉局勢,確保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另外,基層經濟管理單位利用綜合統計工具進行經濟管理結構的對比,能及時發現管理結構的缺陷,然后進行優化調整結構,加快自身的良性發展;或者是借助綜合統計工具,將自身的經濟管理與國際水平的經濟管理進行比較,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查找差異存在的原因,推動基層經濟管理工作的發展。例如:不同省市的政府綜合經濟管理單位在對比過程中,發現自身的發展態勢良好,管理工作的優勢明顯;但與國際上的經濟管理單位相比,則會發現自身依然存在諸多弊端,這就要求及時制定修正與調整的計劃,改善管理結構,以便提高基層綜合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水平。(三)決策依據的提供。基層單位要想改變經濟管理工作繁瑣復雜的數據現象,必須要先做好相關的統計工作,然后借助簡單的文字和圖像等形式呈現這些繁瑣的內容,確保統計數據的直觀、清晰、易懂,使管理人員明確掌握單位的生產運行情況,節省研究各數據的問題。這樣管理層在決策制定過程中,才能客觀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單位經營情況,深入分析當前的運行機制,綜合思考單位今后的發展方向,保障決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四)歷史數據的對比?;鶎訂挝辉诮洕芾砘顒又型ㄟ^統計,可以綜合比對過去的數據和當前的數據,明確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科學的發展決策,并根據自身情況優化資源調配,高效利用單位的現有資源,以避免資源的不必要浪費,促進資源利用率的提升[5]。如果此時基層單位處于良好的發展態勢,單位管理層應該制定切實合理的決策,準確把握自身現有的優勢,適當加大生產力度,擴大經營發展的規模,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推動自身的長足發展;但若此時發展態勢較差,則管理層要及時改變發展的方向,積極研發創新長篇,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五)實際情況的分析。通常經濟統計工作是由一系列專業的統計工作所構成,如資產統計、生產統計、人員統計、財務統計、勞動統計等,但這些工作需要通過不同的專業統計人員對不同的資料進行分別收集。對于分類統計工作而言,其主要是反映與總結某一方面的經濟情況,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片面統計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而綜合統計工具在基層經濟管理中的運用,能夠科學全面收集相關信息,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面貌進行整體反映,讓管理者公正客觀看待經濟發展問題,以免因統計信息的片面性而做出錯誤的決策及選擇,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和諧發展。
三、結束語
隨著管理理念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基層單位統計環境有所改善,統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為綜合統計工具在基層經濟管理工作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有利于綜合統計工具作用和價值的充分發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基層經濟管理工作對社會的發展具有直接關系,因此單位統計人員應該科學利用綜合統計工具,利用其準確掌握單位經濟管理的實際運行情況,幫助單位增強市場競爭實力,使單位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
作者:劉鑒英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鐵山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
[1]肖洪輝.基層經濟管理工作中綜合統計工具作用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6,33:50-51.
[2]周艷會,孫文虎.基于Excel的信息匯總統計工具的設計實現[J].軟件導刊,2012,04:108-109.
[3]強世杰.淺論基層經濟責任審計的分類管理[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2,03:32-33.
[4]鄧玉珠.淺談綜合統計工具在基層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9:221.
[5]鄭升起.基層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發展的有效措施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6,24:151.
[6]本刊記者.提高基層會計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J].中國財政,2013,13:48-50.
- 上一篇:高中數學統計信息技術論文
- 下一篇:統計職能發揮途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