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文化研究》雜志旨在探討汽車作為現代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技術、藝術、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多方面的意義與影響。以跨學科研究方法為核心,涵蓋歷史學、社會學、設計學、經濟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為汽車文化研究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前沿探索”、“科學傳播”和“國際視野”。在“中國汽車工業70年”欄目中,雜志深入探討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分析了其在新時期面臨的新定位和新挑戰,并著重介紹了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發展路徑。
“前沿探索”欄目關注汽車文化的多維度研究,如“汽車文化縱橫多維論”和“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等,揭示了汽車技術與文化的交叉影響,以及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科學傳播”欄目則著眼于汽車科普需求調研和行業博物館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探討如何通過媒體和博物館激發公眾對汽車文化的興趣和理解。例如,“從汽車科普需求調研看汽車媒體參與科普創作的優勢”一文,為汽車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視角。“國際視野”欄目聚焦全球汽車文化的發展動態,通過“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汽車主題公園”等文章,介紹國外汽車文化發展的先進經驗,為國內汽車文化的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此外,雜志還附有“附錄”欄目,如“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大事記”,梳理了汽車工業發展的脈絡,便于讀者全面了解我國汽車文化的發展情況。
1.稿件一般應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等部分。1個月后若未收到采用通知,可以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
2.來稿子標題的層級序號。標題層次不宜太多,建議文內標題層次為四級:一、(一)、1.、(1)。
3.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4.來稿要有參考文獻,內容必須是公開發表的,參考文獻需詳細標注,例如:(1)參考專著: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2)參考期刊:請注明作者、文章名稱、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5.注釋是對文章標題、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6.請在來稿首頁的題目、姓名下面列出文章的內容提要和關鍵詞。內容提要一般不應超過300字,但也不宜過短,關鍵詞2-5條。
7.正文應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 層,采用1,1.1,1.1.1 方式。層次的數字序號頂格寫,序號后要空一個漢字。
8.若文中涉及表格或圖片,原則上不跨頁,表須有置于表格上方的編號與表頭,圖須有置于圖片下方的編號與圖說,編號均以阿拉伯數字排序。
9.來稿若是各級基金資助項目、科研成果、獲獎成果的論文,請在首頁下方或文后標明。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編號。
10.稿件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煉。來稿請自留底稿,稿件如不錄用,本刊恕不退稿,投稿后1個月內未接到通知,稿件請作者自行處理。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
郵編:100029
主編:喬曉鵬
我們不是汽車文化研究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汽車文化研究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北京汽車博物館主管,北京汽車博物館主辦的一本交通類期刊。國內刊號:--,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